貨幣政策的對沖性放松,或成激發市場上漲的催化劑
中國上月外貿數據遜預期,按美元計價,當月進、出口“雙降”,同比分別跌1.9%、10%,其中出口跌幅更是今年二月以來最大,市場此前預期進出口分別升0.6%及跌2.3%。累計今年前三季度,中國進、出口分別跌8.2%、7.5%。中國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坦言,今年以來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匯率變化對中國進出口的具體影響較為有限,外貿發展的不確定因素仍較多。

按人民幣計價,上月進口升2.2%、出口跌5.6%,亦遜市場預期。累計今年前三季度,中國進出口分別跌2.3%、1.6%。黃頌平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稱,雖然外部環境有改善的跡象,出口企業的信心有所增強,但仍然不能掉以輕心,全球需求仍然呈現疲態,外貿增長空間受到國際貿易格局變化及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不利影響。
對港進口跌3.2%
蘇寧金融研究院研究員石大龍分析,上月中國出口的大幅下滑,主要受當前外需疲弱、出口壓力較大因素影響。其中因英國脫歐、美國大選、德國和意大利銀行業危機等影響,上月中國對主要貿易伙半出口增速幾乎全線下降。興業銀行兼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指出,上月出口回落除外需不足外,很大程度是受當月特殊事件擾動,特別是浙江省紡織、鞋制品等出口產品的下降。中金公司分析師劉鎏也認為,當月一些短期因素亦對出口構成擾動。

對于進口增速下跌,恒生銀行高級經濟師姚少華認為,與去年同期高基數有關,但當月進口額為今年新高,反映大宗商品價格明顯回升,且得益于經濟的企穩,中國加大對大宗商品的進口需求。數據還顯示,上月內地自香港進口同比跌3.2%,為一年來首次負增長。凱投宏觀中國經濟學家JulianEvansPritchard認為,這反映近期針對人民幣跨境流動的行政手段力度加大,以及離岸─在岸人民幣差價的縮小限制人民幣套利交易的機會。
人民幣匯率九月雖略貶值,但黃頌平指,這對中國進出口的具體影響較為有限,目前支撐外貿持續反彈的基礎尚不牢固,所面臨的困難也不是短期的;今年馀下時間要進一步落實已出臺的政策措施,努力實現全年回穩向好的外貿發展目標。
不過,上月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繼續回升,并錄35.8,預示本季中國出口壓力有望減輕。黃頌平并透露,根據對近3000家外貿出口企業的問卷調查數據顯示,三季度內各月中國出口經理人指數分別為36.9、38.7和39.9,逐月提升,這預示后期出口有望獲得改善。
順差降降準預期升溫
交銀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預計,年內出口增速將現回暖,個別月份出口增速或見正增長。此外,今年中國進口增速料優于去年,但全年看仍將延續低速增長。姚少華估計,未來數月以美元計價的中國出口或重返增長,但維持今年中國出口負增長5%和進口負增長6%的判斷不變。
此外,上月進出口雙降令當順差環比跌100億美元至419.89億美元,今年前三季度為3963.57億美元。順差大幅下降,也加大了人民幣貶值壓力。后續貨幣政策方面,上海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胡月曉指出,外貿順差減少,加上資本和金融項下逆差,中國外匯儲備仍將延續緩慢下降態勢,為維持中國貨幣增長的穩定,降準的壓力將進一步上升,年內仍存對沖性降準的可能。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