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棉:簽約出口“如火如荼”支撐ICE期棉高位
OPEC各國在維也納部長級會議上達成原油減產協議,協議有效期持續6個月。受此影響,CRB指數大漲2.90%,大宗商品得到提振,ICE期棉各合約隨之小幅振蕩上漲,但從漲幅和基本面來看,ICE期棉主力合約上行的空間、力度正逐漸減弱,測試72.75美分/磅乃至78美分/磅的難度加大,在67-73美分/磅廂體內橫盤的概率較大,“跌不深,漲不大”、“上有頂,下有底”是短期外盤的主要特征,那么短期支撐主力合約70美分/磅上方的因素有哪些呢?
一、印度新貨幣政策的邊際效應及巴基斯坦因檢疫問題暫停發放印度棉花進口許可給美棉出口趁虛而入的機會。由于印度廢棄500、1000盧比鈔票,導致2016年度印度棉花從收購、加工到銷售都慢一大截(部分棉區同比下降50%以上),11月底近10多萬噸棉花出口合同無法執行,買賣雙方只能協商延期裝運或終止合同。巴基斯坦為保護農民利益、降低對印度棉的依賴(政治因素的影響也很大),停止發放印度棉進口許可證。
二、外圍大宗商品對ICE期棉走向的影響至關重要。周三(11月30日)美國公布的ADP就業人數、個人收入及芝加哥PMI等都一系列經濟數據表現靚麗,且OPEC意外達成8年來首份減產協議,使得油價飆升10%,共同支撐美元指數升至近一周高位,美元和油價齊頭并進,對大宗商品的拉拽作用突出。高盛、斯坦利等投資機構繼續看高美元指數,認為120對美元指數而言并不是障礙,而棉花期貨對金融、金屬層面的反應又比較敏感,“重壓之下焉有完卵”,ICE期棉或仍將隨商品期貨再“飛”一會。
三、美國部分棉區天氣狀況擔憂加劇,簽約出口“如火如荼”支撐ICE期棉高位。據了解,本周末雨雪冰凍天氣將進入得州高原和丘陵地區,天氣預報顯示未來3天拉伯克地區的降水概率從30%上升到60%(截止11月底,得州棉區籽棉采摘進度約70%,但高原和丘陵地帶只有50%、30%);西南、東南棉區也將陸續迎來降溫、降水天氣。
另外據USDA數據,截止11月17日,2016/17年度美棉累計簽約出口159.68萬噸,其中陸地棉的出口量已占本年度預測出口量的60%以上,而越南、土耳其、墨西哥、巴基斯坦、中國等國的用棉企業、貿易商采購的熱情仍在持續高漲,同比增長100-200%的情況普遍存在,美棉增產,出口大增,進度加快,印度棉雖物美價廉,但表現卻遠遠不如人意。受巴基斯坦停止進口印度棉花政策影響,印度棉花價格大幅下跌,加上盧比不斷貶值,印度棉紗出口向好。
據了解,在印度廢除部分大額鈔票后,印度棉農開始逐漸接受非現金支付收購籽棉。隨著現貨市場的棉花供應量增加,棉花價格小幅下跌,棉紗價格隨之下調,棉紗出口量也在逐漸增加,特別是對中國市場的出口。據統計,上周印度棉紗價格平均下調1盧比/公斤,下調幅度0.5%。
據中國海關數據統計,2016年10月份中國對印度棉紗的進口量大幅增加,特別是青島港,預計11月份的進口量還會有所提升。而受TPP協議廢止影響,越南不再享受免關稅進入美國市場的優惠,同時也不必遵守TPP原產地規則,因此,越南對印度的棉花和棉紗進口量有所增加。
想要了解更多的資訊,盡情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的報道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