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優衣庫牛仔比肩專業品牌的背后緣由

十八世紀70年代,人類歷史上第一條牛仔褲悄然誕生,強大的耐磨損性深受彼時美國西部淘金者追捧,由于與牛仔精神的某種暗合,無產者的粗獷工服被有閑階層的東部人意外發掘。而在隨后兩個世紀,牛仔褲誕生之初的卑微被美國的現代流行文化徹底吞并——隨之而來的是持續幾十年的各種意義堆疊,無論是二戰后掀起的消費浪潮,五六十年代令年輕人燥熱的嬉皮士,還是七八十年代的搖滾樂,牛仔褲都被視作一種物化的反叛精神。
曾幾何時,在叛逆者的期許中,在好萊塢電影和市場營銷的話術中,牛仔褲代表了自由與平等,但如今,當這些昔日的“意義”已成常識,當牛仔精神“返璞歸真”,倒是與優衣庫2013年提出的“LifeWear”穿衣哲學頗為匹配。
優衣庫不久前在東京舉行了2017年春夏系列預覽,牛仔系列正是本季重心之一。非常有幸的是,前段時間我受邀前往廣島,作為來自中國大陸的三位媒體人之一,與全球幾十家媒體一起參觀了為優衣庫生產牛仔布的工廠——日本最悠久的丹寧布料供應商貝原公司(這家久負盛名的工廠首次對外開放),在感受到“大工廠時代”技術分工體系的美感,以及零星工人與機器協同合作的現代化之外,也窺見到優衣庫牛仔比肩專業品牌的背后緣由。
牛仔傳承
這次去日本,除了拜訪廣島貝原工廠,另一項行程是在迅銷集團(優衣庫母公司)東京總部采訪幾位高管。印象深刻的是,當被問及“優衣庫有多少家供應商”這一敏感問題時,生產執行副總裁YoshihiroKunii的一番回答:“跟規模類似的其他公司相比,優衣庫供應商的數量大概是十分之一左右,有可能更少。我們聚焦于一些很細致的地方,精選真正可信賴的全球頂級合作伙伴,和他們進行長期深入且規模很大的合作。”
其實任何領域,優質供應鏈都是稀缺資源,而如Yoshihiro Kunii先生所言:優衣庫的“擇友標準”頗為嚴苛——他們全球常備代工廠很少,但都是行業翹楚,貝原就是其中重要的一家。
任何資深的牛仔閱歷者都不會否認,來自東方的日本是現今牛仔工藝最卓先進的地方——而貝原(KAIHARA)正是這個國家最早的牛仔工廠,幾乎可以說,貝原工廠的歷史與日本的牛仔歷史高度重疊。
據世界服裝鞋帽網了解,貝原創始于1893年,最初使用傳統非化學染色方法生產絣織,后來開發了繩索染色,在1970年成為日本第一家生產牛仔布的公司,并在1991年建成了牛仔布從紡紗到精加工的一條龍生產體系。他們如今保持著全球市場最高份額,生產出的布料兼具優越的舒適感與做舊外觀,并隨著時光流淌更加彰顯個性。“madeinJapan”的嚴控讓包括拉夫勞倫,PRPS,NudieJeans在內的高端品牌都要仰仗貝原的牛仔布,而優衣庫的牛仔面料也同樣來自這里。
那么問題是:貝原成為世界頂級牛仔布制造商的“秘密”是什么?
帶著這個問題,我分別探訪了貝原在廣島的幾家不同工廠,并嘗試給出幾種不同回答,它們的合力,即造就了貝原在業內的優良口碑。
{page_break}首先自然是原材料的選擇:就像一位勤勉的匠人,貝原總在尋找世界上最好的棉花——事實上,貝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堅持使用最優品質棉花的牛仔布制造商之一,他們只使用從優質棉花中收獲的原棉,并混合不同特質的棉花,以達到生產牛仔布的完美比例。值得一提的是,貝原總是保存足夠五個月生產所需的棉花,并分配三分之一的紗線用于生產優衣庫的牛仔褲。
貝原的第二個“秘密”,毫無疑問是獨創的世界級繩索染色。仔細靜觀紗線會發現,其外部是驚艷而經典的靛藍,核心則保留棉花的天然白色,只有由這種紗線紡織而成的牛仔布才可突顯漸變褪色的魅力。而繩索染色工藝是生產這種白色核心的秘訣。
剖視技術的全貌:將被制作成繩索的紗線反復浸沒在靛藍染料中,再經軋布機壓制,然后氧化。染色工藝稍加變化便可生產出不同的顏色強度,而每根繩子約500米長——自1970年貝原與這項技術相遇,他們一共染了大約100萬公里的繩子,繞地球25周。
貝原“秘密”之三,則是因“守舊”帶來的美感:他們堅持使用老式織布機生產復古牛仔布。貝原使用和保存了最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初使用的老式梭織機,他們執著地相信,唯有用這種織機紡織的牛仔布,才是真正的復古布,而使用外形看似舊式織機生產的紅色邊緣牛仔布只是仿制品。這當然會折損效率,先進的高速織機每天能生產約350米的紗線,老式梭織機每日生產上限為120米。但為了確保復古牛仔布的紋理,用“正宗”對抗“效率”,不就是匠人精神的意涵嗎?
事實上,貝原的秘密不只三條。從紡紗,整經,染色,上漿,到織布,坯布檢查,整飾,以及最后的加工檢查,在貝原的分工體系里,你會不經意間體察對細節的把控。
這無疑會讓其客戶受益:優衣庫作為貝原工廠最大客戶之一,你可以想象其對品控的嚴苛。其實無論即將上市的2017年春夏新品,還是過往其他牛仔系列——算是業內共識了吧,優衣庫在性價比上的競爭力非常明顯,如一位知乎網友所言:優衣庫采用的牛仔布料頗具行業標桿屬性:倘若一款布料在縮水,色牢度,抗撕裂等指標上達到了“優衣庫水準”,基本可斷定為實屬上乘。
未來突破
當然,相較于襯衣等面料豐富的服飾品類,牛仔服面料相對單一,這也意味著技術突破的必然性——在我個人看來,這個時代,標榜為“丹寧純粹主義者”似乎稍顯守舊,牛仔面料的變革是一種可確定的趨勢。而你知道,優衣庫一向以技術研發的節奏推陳出新,其背后邏輯是:與其被動等待下一個技術轉捩點的來臨,不如嘗試主動觸碰。
也在最近,迅銷集團宣布在丹寧的故鄉,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市成立了丹寧創新中心(DENIMINNOVATIONCENTER),這是集團旗下第一家專注于牛仔面料研發的機構——如果說過往與貝原的合作代表了已有技術的成熟與完善,那么更具實驗室精神的丹寧創新中心則指向未來的野心。該研發中心并非生產基地,而試圖在現有牛仔褲傳統工藝基礎上開發創新技術與材料制作的牛仔褲——創新中心現已開始運作,第一個項目就是為優衣庫和JBrand研發牛仔褲。
具體來看,創新中心專注牛仔褲制作的所謂“3F——Fabric(面料),Fit(版型),Finish(外觀處理)”要素。首先當然是面料,要知道,長久以來,洛杉磯都是全球牛仔面料制造商匯集之地,在這里,他們可以根據牛仔褲類型優化面料開發和精選材料,可以與貝原這樣的面料制造商進一步合作,探尋牛仔面料的未來可能。
此外,版型方面,創新中心將與迅銷集團旗下各大品牌的研發中心合作,開發超越每個品牌極限的牛仔產品;而在外觀處理上,來自這一領域全球最頂尖的頭腦將匯集于此,采用尖端工藝技術呈現高端品質的牛仔褲——而如你所知,水洗和做舊是影響牛仔褲外觀和質量的兩個非常重要的工藝,丹寧創新中心將采用世界上先進的丹寧加工技術,在反復測試之后,為優衣庫制作具有更高品質的牛仔褲。
嗯,其實與科技行業相似,在愈加自由開放的歷史進程中,倘若未來真有什么可被稱為壁壘,最大可能即是技術本身,而置身于技術的轉捩點,率先觸碰到未來利益的最有可能就是優衣庫這樣的先行者。
人,究竟為什么要穿衣?
但在我看來,與科技行業慣用“黑科技”作為“秀肌肉”的手段不同,歸根結底,當擺脫掉強行賦予的時代意義,牛仔褲僅是一種無需渲染的單品,這個時候,滿足用戶的需求,幾乎就是它的全部。
你甚至可以將牛仔褲視作一個窗口,去重新審視那個在稀缺年代不曾提及的哲學話題:“人,究竟為什么要穿衣?”
在不久前東京的2017年春夏預覽展示會上,優衣庫再次給出了一個自己的答案:不同于一般服飾品牌的T臺式走秀,為了重新訴說人類對于服飾的表達方式,在發布會上,他們將人與服裝的關系還原回城市,商務,運動,居家四種不同場景,不同年齡“模特”本色出演,毫不做作地將每個人的親人,朋友,同事乃至公園里的陌生人搬至秀場,如舞臺劇一般令人深感真切。
那么問題來了:在對待牛仔褲——乃至一切產品的態度上,優衣庫想要表達什么?一個簡潔有力的回答是:憑著對每一個人的尊重做衣服。“‘LifeWear服適人生’的核心,是尊重每一位消費者,充分聆聽穿著者的生活與潛在需求,在科技,面料和設計等方面不斷進化升級。”
嗯,一切都可以回到優衣庫創意總監JohnJay開篇的那句話:“簡單比聰明重要,穿衣也如此,與其花心思迎合他人,不如簡簡單單做好自己。”
更多精彩報道,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