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棉抵港“爽約”事件給印度棉添了多少麻煩
12月下旬以來,1月船期遠東主港S-6 1-5/32〞、S-6 1-1/8〞及BCI 1-1/8〞的報價穩定在76.70-76.90美分/磅、76.40-76.60美分/磅及77.50-77.70美分/磅(CIF);而12月船期MCU 30mm、DCH32 35mm的報價為77.20-77.40美分/磅、108.50-108.80美分/磅;其中1月船期S-6 1-5/32〞與同期船EMOT SM 1-5/32〞的差價達到5-5.5美分/磅,但仍低于2013/2014、2014/2015年度平均6.5-8美分/磅的價差。山東、江蘇等地的貿易商估測1月中旬以后才將陸續有2016/17年度EMOT、印度棉S-6抵港;而GM、SM級烏棉則要等地1月底前后才能見“大貨”。
從幾家外商和進口商的報價來看,12月船期的印度棉中除MCU5外,S-6、J34及DCH32的船期都已順延至1/2月份;而截止12月底,青島、廣州、張家港等主港只有很少量的印度棉抵港外(都是到港即清關),2016/17年度美棉、烏茲別克斯坦棉等仍不見“蹤影”,船期也調整為1/2/3月份。業內分析:一方面印度新貨幣政策對產業鏈的影響仍在發酵,籽棉交售進度和軋花工開機率嚴重滯后,國內紗廠只得簽約進口2016/17年度美棉“過渡”,12月份裝船、交貨的出口合同紛紛“泡湯”,買方只能解約或延期裝運;另一方面由于對人民幣一次大幅貶值或持續貶值的預期強烈,一些外商和國外軋花廠、出口商并不急于“提前”裝船交貨,而是“能拖就拖”。
筆者認為1、2月份印度棉繼續下滑、紗布出口競爭力進一步增強的概率較大:
一、巴基斯坦國家糧食安全和研究部日前表示,在國內新棉全部銷售完畢之前,暫停免稅進口印度棉。這是自11月下旬傳言巴基斯坦停止對印度棉發放海關進口許可證以來巴方第一次官方表態,至少短期把印度棉堵在“門”外,對印度軋花廠、出廠商的打擊不言而喻。
二、印度新棉上市推遲及受貨幣政策波及,一些紗廠和中間商“提前”進口外棉(主要是美棉、中亞棉和西非棉),相當于為本應“供大于需”的印度棉花市場埋了顆“炸彈”,后市被推向國際市場的印度棉將大幅增加。
三、美股、美元指數漲勢確立及美聯儲加息,印度盧比貶值幅度擴大,對棉花、棉紗的出口是個大利好,軋花廠和貿易商的關注和操作重點是出口。因此可以預見,2017年印度棉與美棉的價差或持續拉大,越南、孟加拉國、印尼等棉花消費國“棄美棉,購印度棉”的預期較強。
據青島一些棉商反映,12月中下旬幾家國際棉商和國內大中型進口企業已著手“預定”位置比較好的保稅區倉庫(易于進出貨物且倉儲價適中),一些保稅庫、中轉庫也積極清理、整頓陳棉等待2016/17年度新棉抵港、入庫。但今年棉商與2015/16年度操作基本一致,銷售重點是遠月船期和即期裝運的棉花,盡可能減少保稅量,一方面對2016/17年度中國棉花進口數量的預測不超過110萬噸(2015/16年度僅進口96萬噸)。2017年按中國政府加入WTO承諾發放1%關稅進口配額89.4萬噸,再加上約15-20萬噸“展期”配額,總量105-110萬噸;另一方面中國港口收費偏高。如存放在東南亞港口(如巴生、胡志明等)不僅倉儲費可以低一些,而且能隨時轉港,畢竟2014年度以來全球棉花進口和消費的重心轉向印巴、越南等東南亞市場。
想要了解更多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的報道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