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為什么半數以上失敗?
一般而言,超過一半的創業個案最終都是失敗收場。
很多創業者都會有這個經驗:以為公司開始正式運作后,便可松一口氣,怎料各種大小問題卻開始不停出現,令他們不知所措,發現跟以前想像的完全是兩回事>。在企業的成長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各種疑難雜癥,就像小孩子會經常生病一樣。
預防勝于治療
由于中小企的老板和員工都必須身兼多職,故并沒有足夠的專業知識或人力去針對性地解訣這些問題,所以中小企創業的失敗率會比大企業為高。
其實,若中小企老板能有效地預防企業常見的問題,或及早將問題找出來作出適當的治療,便可大大降低失敗率,即等于成功。
三種常見的企業病癥
企業通常患的「病」,其實可分為融資、客源、產品三大類。
融資-有關企業所面對的融資問題,例如香港政府其實有為中小企提供貸款計劃,但經營者可能并不知道該計劃的存在、嫌申請麻煩或因為不懂得如何撰寫創業計劃書而放棄。
客源-若企業有客源不足的問題,其經營者在該行業所浸淫的時間應該不長。「不熟不做」的好處,是創業者本身在該行業已建立了人際網絡,在客源方面會較有保障。
產品-隨著時代的轉變,企業的產品應在市場上要有一個特定的定位,單靠模仿是難以取得成功的。
為了預防企業「生病」,創業者應注意幾個重要因素:
——風險評估:中小企在創業前應先進行詳細的市場調查、評估公司或產品的市場定位、針對的顧客對象及預計首年的收入和支出。企業應最少預留應付一年支出的資金。
——個人網絡:如果創業者有意進軍某個新行業,宜先多結交該行業的朋友,待人際網絡建立起來后再正式開業。此外,工余時不妨多擴展自己的圈子,或許這些新相識就是你將來的顧客。
——知人善任:無論作為老板的你有多能干都好,都不可能一個人做完所有工作。在不同專業范圍給予他們發揮的空間,才能使各人盡展所長,令公司能得到最大的利益。
——專業知識:創業者最好對所選擇的行業有專業的知識,如有好的人際網絡,更可減低創業初期的風險。若創業者本身并無任何專業知識,則建議他們投資加盟店,因為其固定的經營方式會令創業者較易上手。
——本身性格:理想的創業者,本身的性格應有冒險精神,不怕失敗,并視問題為工作的動力。老板亦必須是一個成功的領袖(Leader),去領導員工發揮所長及激勵他們盡力工作。若自問缺乏領導能力,你大可選擇成為自由人(SOHO/Freelancer)或傳銷商,這也是創業的一種。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