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大學生創業成與敗
頗有成就者多有失敗經歷 網絡類創業沒有傳說的那么輕松
2011屆大學畢業生全面進入了揾工季,每年總有為數不多的創業。有的是為避開求職高峰另辟蹊徑,有的則是懷著一種“走不尋常道路”的理想。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都要經歷創業的坎坷辛勞,也要經歷創業的啟發。
威水篇:
寧愿“餓死”不打工
28歲已有三家公司
當同齡人力謀得一份工作并勤懇打工時,當這些“80后”們紛紛努力成為房奴時,徐勝廣卻“不走尋常路”,從大學時代就開始創業,屢戰屢敗,屢敗屢戰,至今已經是3家企業的管理者,近日他旗下的廣州綠動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更因為向亞運會捐贈200萬元的空氣凈化產品而風頭正勁。
“我不希望我的命運掌握在別人手里,我要把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所以餓死也不打工。”這就是徐勝廣在創業路上“打不死”的真正動力。
屢戰屢敗
大學二年級開始創業
出身于山東山村,28歲的徐勝廣卻有異乎同齡人的成熟和敏銳,他常常會冒出與別人不同的想法。正是這種不同令他從大學時候就走上了與同齡人不同的路。大學入學時,因為家庭困難,他每天打掃教師辦公室賺取一點生活費。生活的艱難讓20歲的徐勝廣每天清晨就開始打工。這一段不同尋常的“打工史”令他既感激,又感悟:“我不愿意一輩子打工”。
2001年,當別的同學或苦讀或忙于游樂時,大學2年級的徐勝廣就已有了創業的念頭,并馬上付諸行動。創業的路并不如想象中簡單。他一開始開過家教班,后來又看中了大學校園的文具消費需求,經營起了文具批發,卻因為合伙人解散而失敗;后來又在某新開的商場經營飾品經營,但卻因為財務問題而又以失敗告終。
屢次創業失敗,令徐勝廣明白了創業需要商業經驗、資金、項目、團隊,缺一不可勝。因此,徐勝廣暫時停止了創業,開始求職路,以求獲得重新創業的時機。
屢敗屢戰
求職路順暢不忘創業
徐勝廣的求職路比創業路順暢得多。畢業后,徐勝廣到中山的一家公司當總經理,由于當時手下的經理貪污受賄,他把倉庫的采購權和經營權都收回,迅速開拓市場。在中山工作了3個月,徐勝廣就跳槽到廣東眾行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從最低級的電話接聽員干起,一直做到部門經理。
眾行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后與清華合作開辦戰略理財班,教企業總裁如何管理企業資金,徐勝廣做的是市場推廣,這一段時間他像個拼命三郎一樣,“當時每天都睡不著覺,公司要求9時上班,我每天7時就到,頭腦里琢磨的都是如何做好市場推廣。” 當眾行的工作穩定下來,不安分的徐勝廣又開始琢磨起自己未實現的創業夢。他在員村超市開設起流行飲品店,開始了自己的第五次創業。
為了創新經營方式,他先與手機連鎖店合作,在手機店門口擺放小推車銷售飲品,只需每個月支出500元左右的合租租金,每天的利潤可達150~200元。之后,他又與某涼茶連鎖店合作,希望把這種小本經營推廣到其廣州數百家分店中。
墻內墻外都開花
從外資銀行取得公關業務
這一次小試牛刀后,他嘗到了創業成功的快樂,還是決定走自己想走的路。其后,他又陸續創辦了3家公司,其中的一間廣州和勤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成為外資銀行在中國內地的公關公司,另一間廣州和利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準備作為陽光私募基金的基地。
另外一間廣州綠動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已引進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環保技術,用作中國內地的污水處理和空氣質量改善。正值廣州的“亞運年”,當亞運會提出綠色亞運無煙亞運的理念時,敏銳的徐勝廣想到了一個“三贏”的方法,既可借助廣州亞運會契機宣傳企業和宣傳綠色環保,又可以為亞運會盡一點力量。
于是,徐勝廣引進了一種能有效吸收空氣中40%~60%的尼古丁的環保產品。他向廣州亞運會捐助價值200萬人民幣的空氣凈化環保產品,并將在亞運會舉辦期間無償向所有廣州市的餐館、棋牌館、KTV免費贈送這種空氣凈化產品。“慷慨的企業者更容易被命運慷慨對待”,徐勝廣表示,自己的創業路還長,但將走得更坦然,更不屈不撓。
創業提示
誤區:
當代大學生普遍缺乏創業教育,如果畢業前沒有在學校做過一些小生意,大部分人對于創業并無概念,對于進貨渠道、如何撰寫商業計劃書炒作宣傳、虧損到多少應該進行止損都沒有明確的想法,即使是電子商務等專業的學生也僅僅接觸到皮毛,沒有系統的創業知識。
由于教育體系中死記硬背的東西比較多,而調查的訓練比較少,導致大學生創業甚少經過細致的市場調查,不少人都是跟風創業,風險比較大。
現在國家的政策對大學生創業是有一定傾斜的,比如有一些免稅的政策等等,可是大部分大學生創業者對此并不了解,會付出一些額外的成本。
建議:
決定創業之前,應該多了解創業成功的案例,做好創業前的規劃和心理準備。
創業前應對自己想要涉足的市場做一些調查,避免跟風創業。
要對創業政策進行一定的了解,充分利用政策給予的便利。
避免單打獨斗,盡量找一些合作伙伴抱團創業,既能互相支持,也能分散投資風險。
適合進入的領域。由于剛畢業的大學生,資金一般比較有限,很少有人能夠擁有自己的廠房,因此更適合進入經銷環節,低買高賣以獲取利潤。另一個方面,大學生可以利用思維敏銳、前衛的特點,賣自己的創意,比如經營活動策劃公司、公關公司等。如果自己本來就有一技之長,比如DIY蛋糕、乒乓球等,也可以利用自己的技術開培訓班等。{page_break}
進階篇:
為畢業生量身定做衣服
靠著“學生氣”賺學生錢
據統計,光我國每年高校畢業生人數就已經突破600萬人大關,而今年高校畢業生更是達到史無前例的630萬人。這些即將踏入社會大門的“準社會人”即使一人購買一套正裝,都能形成一塊不小的市場“蛋糕”。
2009年,一批專攻校園的正裝品牌爭相誕生,廣州外語外貿大學2009屆畢業生許偉燦和他的團隊創辦的品牌“Suitup休塔”便是其中的一員。
在休塔成功運營之前,運營總監許偉燦經歷過五次創業經歷,都失敗了。不過,之前的這五次創業為休塔的成功奠定了一系列的鋪墊。
在上海實習期間,許偉燦見到出入高檔寫字樓的白領的筆挺西裝,再聯想到剛畢業大學生著裝的格格不入,這一切讓他看到校園正裝行業的無限前景。
以培訓拓學生市場
2009年10月,“休塔”正式開始線上運營。最初的創業團隊由六個應屆畢業生加兩名在校生組成,3名核心團員加上廠家組成四人持有所有股份。銷售團隊大部分依靠在校園里招募的學生代理。
許偉燦表示,自己已經主動壓縮了利潤空間,商務正裝的純利潤在60%以上,而他們用料和商場里大牌相同,利潤空間卻不到大牌的一半。然而,單純的優質低價并未獲得良好的銷路。在2009年年底,資金鏈的切斷讓所有人對整個創業計劃產生質疑,許偉燦以接近七八折的價格買斷了另外兩名股東的股份,自己來承擔。
在最困頓的時候,2010年2月,兩位大學生職業發展聯盟隊友的加入給許偉燦增添了信心和力量。
恰好時值過年前,看著積壓的貨物,許偉燦沒有進行虧本銷售活動,反而轉向了打造品牌。
許偉燦首先在自己的母校舉辦了“塔尖訓練營”,利用線上銷售和之前職業發展聯盟的各種項目機會對在線大學生進行職業培訓。許偉燦一方面是把這個訓練營當做公益項目來做,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對該品牌進行學生間的口碑相傳的宣傳作用。這個訓練營第一期只有8人參加,第二期便增加到20多人參加,其中大部分學員成為了公司員工。同時,舉辦廣州外語外貿大學女生節等活動,看似學生氣十足,卻實實在在地在廣州的大學生圈子里打響了“休塔”的品牌。
“休塔”終于扭轉了頹勢。“今年3月份開始有所盈利,預計今年營業額應該會突破百萬元。”
經營規律
行業概況:主攻年輕一族的“校園正裝”行業在2009年開始嶄露頭角,現在已經進入了高速發展期。據悉,目前廣州市場上大約有20個“校園正裝”品牌,而在大學城這樣的品牌有11個。大部分都是剛畢業的大學生或者在校生所自創。
發展機會:全國每年高校畢業生大約為300~500萬人,對于校園正裝的需求巨大,市場前景廣闊。同時,由于該行業剛剛起步,沒有太強勢的主打品牌,行業門檻較低。
行內人說:著名服裝品牌卡路·約翰總經理云健向記者表示,目前很看好這個市場,尤其是發展潛力很大,但是對于大多數剛畢業進行創業的大學生而言,不應把市場限制太窄,市場風險很值得注意。針對新創品牌,市場認知度和品牌效應有待驗證。{page_break}
糾結篇:
團購網創業辛酸 “團長”更像打工者
近期號稱“無成本創業”的團購網站熱得發燙,吸引了眾多畢業生跟風創業。但同時,也有很多團購網站由于各種原因紛紛倒閉。團購網站究竟是不是互聯網另一個創業天堂?
小何是深圳大學2010屆畢業生,剛畢業就選擇了創業。如今她是深圳團時代化妝品團購網的負責人。
看中創業門檻低
“當初看中團購網站的門檻低,不需要太多的啟動資金和人員”,小何說。目前網站處于收支平衡的狀態,但投資的本錢卻不知道何時才能收回。
創業之初,小何向網站代理商直接購買了每年1000元團購網站后臺基礎服務。
小何提醒大學生創業者,可以試著在校內找到合適的技術人員,可以省去一大筆建設和維護費用。但要記得登錄國家信息產業部網站注冊備案。
在支付方面,小何選用支付寶電子支付,每年600元有6萬元左右的資金額度。接下來她在團購導航網站和一些論壇做宣傳,在學校內也投放了廣告。小何還開設了微博希望跟顧客互動。
小何做化妝品無存貨團購,最初是通過朋友聯系到商家的,這樣就能以較低的價格拿貨。上架的商品小何會先少量購買試用,效果好的再大力推廣搞團購。“首先要保證化妝品的質量,還要承擔售后服務的責任。”
平衡價格和利潤
“利潤很微薄”,小何說,服務類團購和商家分成,還可能享受未消費顧客的余款,但實物類團購利潤則是相對固定的。參加團購的顧客對價格很敏感,“我們既要讓顧客感到有殺傷力的團購價格,同時保證利潤空間。”
初期小何依靠口碑傳播和朋友關系拓展市場。此外,還拿到了商家的正品授權認證。小何提醒創業者,現在市場上并沒有權威的團購網站認證標準,不同類型的認證很多,一定要仔細辨別。
提醒:要花更多精力
團購創業需要花費更多精力和時間。小何說,現在自己不僅跟商家討價還價,還兼任客服和售后,名義上是老板,其實和打工者差不多,“很可能連溫飽問題也不能解決。創業的辛酸恐怕只有‘團長’才知道。”
談到盈利模式,小何說,“其實就是批發”,已經打出名聲的大網站,往往供貨渠道豐富批發價低,利潤高業績水分也少。說到團購人數,小何認為,團購網站每天的業績看起來驚人,但有的供貨商壓根沒有那么多貨,“有時是為了制造搶購的氛圍而不得已注水。”
“團時代”網站基本情況
現狀:收支平衡,略有盈余
人數:2人
啟動資金:4萬元
宣傳費用:導航網站和論壇,在校園投廣告500元/月
網站費用:1000元/年
其他成本:支付寶使用費600元/年、補貼用戶郵費等
展望:“殺手”級的應用和特色是關鍵
“門檻低不是優勢,誰都可以進來攪局。”小何認為,早期的團購網和一些大網站已經有了信譽度和回頭客,幾乎壟斷了市場。而小網站流量上不去,就算產品不錯也很難開發市場。
業內人士建議創業者目前選擇團購網站創業。在某些細分產品服務上,團購還會有市場,創業者應踏實下來考慮制造“殺手”級的應用和難以復制的特色,提前預想到能否持續地投入資金、如何營銷、怎樣獲得商家和社會資源等,把某個領域的團購做精做深,開發一些特色服務產品團購。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