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伯格的內心好像藏著一個孩子
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當選“2010年度人物”
12月15日,《時代》雜志宣布,《外灘畫報》的電話專訪。在他的眼中,扎克伯格自信、有遠見,但“他的內心,好像藏著一個孩子”。
舊金山一家攝影棚里,迷你唱機里播放著鳳凰樂隊(Phoenix)的成名曲《United》,Facebook的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 MarkZuckerberg),絲毫沒有被大量的合成器音樂以及帶有復古的曲風感染。他站在一塊白色的背景板前,一動不動。他的身材看上去并不魁梧:差不多身高 173厘米,穿著如同大學“兄弟會”成員一樣,T恤衫、牛仔褲,外加一雙沾了些灰的球鞋。
攝影師馬丁·蘇勒(Martin Schoeller)用的是老式手搖相機。每搖一下,會發出“咔嚓”一聲。扎克伯格的表情,就在短短 2秒鐘時間,迅速轉變,從冷酷無表情,突然下顎微揚,嘴角上翹,露出幾顆門牙。拍完一張,他立馬恢復嚴肅表情,周而復始。
“也許,你可以不用笑。”蘇勒建議說。
扎克伯格有些詫異,他拾起有些凝固的笑容,努力揚了揚下巴。盡管他已經被告知“只拍攝臉部肖像”,他還是不自覺地將大拇指反扣進褲袋,側了側身,挺了挺胸,還微微踮起腳尖,試圖看到更多的東西。
蘇勒邊拍邊跟他“嘮家常”。扎克伯格回復非常快,通常很簡短,一問一答,接著就冷場了。最后,蘇勒拋出兩個有關家庭的問題。
“你的家人住在哪里? ”
“紐約州。 ”
“是紐約市嗎? ”
“不是,是周邊。 ”
終于,扎克伯格僵硬的表情融化了,攝影師得到了他想要的照片:鬈曲的頭發貼在頭皮上,高鼻梁,綠色清澈如深潭的雙眼睜得很大,臉上星星點點的雀斑鐫刻著青春的印跡。最終,這張照片登上了 12月 27日出版的美國《時代》雜志封面。《時代》記者列弗·格羅斯曼評論說:“這是扎克伯格最自然的表情:睜大眼睛盯著你,就好像你的額頭上站著一只大蜘蛛。 ”
12月 15日,《時代》雜志宣布,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當選“2010年年度人物”。《時代》給出的當選理由是:“如果將 Facebook聯系起來的 5億多人聚集在一起,人口數量僅次于中國和印度,相當于世界第三大國。此外,在扎克伯格領導下的‘這個國家的國民’也更有優勢,因為他們掌握了最多的信息。 ”
早在 11月初,蘇勒就知曉了結果。當時,《時代》周刊攝影總監卡拉·波拉克告訴了他這個秘密,并邀請他拍攝一系列照片。“當時,我們還簽訂了保密協議。《時代》年度人物評選了 80多年,從未提前泄密過。我甚至不能向我妻子泄露半個字。”12月 23日,蘇勒在接受《外灘畫報》專訪時回憶說。
42歲的蘇勒曾是美國著名攝影師安妮·萊博維茨的助手。上世紀 90年代后期,他開始為包括克林頓、奧巴馬、布拉德·彼特等諸多政界和娛樂界名流拍攝肖像,他的作品被評論家稱贊為“讓你能感到對方的呼吸,卻又有些透不過氣來”。
接到《時代》的拍攝任務后,蘇勒兩度從紐約飛往舊金山,兩次為扎克伯格拍攝肖像,總共花了 1個多小時。他還走訪了 Facebook位于加州帕羅奧多的總部,這座后工業時代辦公室呈現濃濃的“硅谷風格”,混凝土地板、鋼梁、窗戶數量眾多,最讓人驚訝的是它時尚的吊頂竟懸掛著各式各樣“超級瑪麗”游戲中出現的卡通圖案。蘇勒還捕捉到扎克伯格工作之余經常光顧的酒吧“安東尼奧的堅果房間”,里面有扎克伯格最喜歡的“寵物”:一只巨型玩具大猩猩。
“馬克的內心,好像藏著一個孩子。不僅他是這樣,他的整個團隊,似乎都童心未泯。”蘇勒評論說。
“他經常會突然陷入沉默”
Facebook的總部位于美國加州帕羅奧多市,這座只有 6萬人的城市,被稱為硅谷的中心。蘇勒第一次見到馬克·扎克伯格,是在 Facebook總部的后花園。當時,《時代》記者列弗·格羅斯曼剛跟扎克伯格做完訪問。一旁《時代》攝影總監和 Facebook的公關商量,能否先試拍幾張照片。然而,那次拍攝,卻以扎克伯格的沉默告終。
一開始,扎克伯格主動上前與蘇勒握手,并拋出話題:“你用 Facebook嗎?感覺怎樣? ”
“我不用。我 21歲的兒子幫我注冊了一個賬號。但我發現,我還是不太習慣在網上跟他交流。 蘇勒反問”
“你呢?自己用 Facebook嗎? ”
“當然。”扎克伯格回答。
此后,兩人再也沒有對話。“馬克的表情一直有些凝重,眼睛也缺乏神采,好像在賭氣。”蘇勒說。這一次,他沒有得到滿意的相片。
Facebook的工作人員告訴蘇勒:跟馬克交流是一件很有挑戰性的事。他把交談作為一種盡可能快速、高效傳遞數據的方式,而不是一種休閑娛樂活動。馬克講話非常快,也非常精準,如果沒有數據可交換,他就會陷入沉默。和扎克伯格一樣,Facebook 的高管層都是一群長不大的孩子
第二次拍攝是在舊金山《時代》雜志租用的一個攝影棚內。為了活躍現場氣氛,蘇勒特意帶了一只迷你唱片機。這是他拍攝人物肖像的法寶。
2004年,他給《紐約客》雜志拍攝“年度人物”。獲獎者是時任伊利諾伊州民主黨參議員的奧巴馬。聽到蘇勒播放的音樂,奧巴馬興奮地舞動了幾下,很快進入拍攝狀態。1998年,克林頓尚在總統任期內,蘇勒到白宮為他拍攝肖像,播放了爵士大師米爾斯·戴維斯的音樂,克林頓饒有興致地聆聽。
蘇勒屢試不爽的“音樂法寶”,在馬克·扎克伯格身上卻失靈了。一開始,扎克伯格來到攝影棚時,蘇勒播放的是珍珠醬樂隊的歌曲,但馬克顯然對這支老牌朋克搖滾樂隊不感興趣。盡管立體聲環繞效果很好,扎克伯格只字未提,只是自顧自梳理著鬈發,讓它們顯得蓬松,不要太過緊貼頭皮。蘇勒悄悄向馬克·扎克伯格周邊的工作人員打聽,得知扎克伯格喜歡美國三人搖滾樂隊“綠日”(Green Day)。無奈的是,當天他并沒有帶“綠日”的唱片。于是,他換了一張與前者風格類似的流行搖滾樂隊鳳凰的唱片。遺憾的是,扎克伯格依舊當它是“空氣”。
蘇勒的第二招是“嘮家常”,幸運的是,這招見效了。成功拍攝完正面肖像照后,蘇勒決定再給扎克伯格拍一張側面照,“因為他高聳的鼻子實在太有特色了”。后來,他聽 Facebook員工說,扎克伯格很喜歡側面照,每當員工拿不出令他信服的觀點時,他經常會轉頭,看另一邊,讓你看到他側面高聳的鼻子。“那不是不禮貌。馬克的意思好像是,既然你不能利用好這段時間,他就要找到其他途徑更好地利用這段時間。”一位員工告訴蘇勒。{page_break}
“宿舍”辦公室
蘇勒的拍攝第二站是 Facebook總部。那是兩棟辦公大樓,間隔只有幾分鐘路程。建筑外觀為野獸派建筑風格,內部到處是涂鴉的“黑客”字樣。Facebook的辦公室又被稱作“藍屋”,因為馬克是紅綠色盲,所以辦公室大量采用了藍、白兩色。
“馬克顯然把這里當作一個大學學生宿舍的延續。 ”蘇勒告訴記者。
讓他印象最深的是,這位被《福布斯》估算有 69億美元身價的、創造出網絡社交“帝國”的扎克伯格,竟和扎克伯格一樣,Facebook的高管層都是一群長不大的孩子然連一間獨立的辦公室都沒有。
Facebook整個辦公室完全開放,沒有小隔間,有的只是辦公家具。辦公室內唯一一個封閉區域,是會議室“水族館”,名字由來是因為這個房間位于辦公區域的中間,三面都是透明玻璃,所以每個人都能清楚地看到里面的狀況。有員工透露,把辦公室打造成“宿舍”,是為了紀念“Facebook是從哈佛大學宿舍誕生的”。
“他的桌面甚至比普通員工還要簡單。其他員工桌上都有一臺戴爾電腦。而他桌上,只有一臺筆記本電腦,還有幾根竹葉片從空中垂下來,在他桌子上面晃來晃去。 ”蘇勒回憶說。
地球上每 12個人之中,就有一個人擁有 Facebook賬號。為了體現 Facebook將全球連為一家,《時代》雜志特約四名攝影師前往日本、印度、法國和愛爾蘭拍攝當地的 Facebook辦公室。結果,攝影師發現,每個辦公室都有一個共同特征:它們會按員工不同國籍制作對應的國旗,作為裝飾掛在辦公室頂部。
但是,在美國 Facebook總部,蘇勒沒有看到很多國旗。“走進辦公室,仿佛置身于‘超級瑪麗’游戲世界,辦公室的天花板上,朵朵白云、紅蘑菇、金幣,還有綠色的藤蔓被一根根細繩子垂吊著。有趣的是,那些形象都被精心地改良過,還染上了中國元素,金幣被設計成類似中國古代銅錢的形狀,而綠色的藤蔓選用的是竹葉。 ”
蘇勒發現,Facebook員工待遇不錯:一日三餐免費,不限零食;大廳中堆放著兩輪滑板,可免費干洗衣服,而且還設有廚房、專門的調酒桌;還有專門的視聽室,里面擺有爵士鼓和電吉他,還有一個巨大的棋盤。蘇勒還發現,Facebook的飲料柜提供包括可樂零度、橘子汽水等 8種飲品選擇,而且機器還能自動加冰塊。
“在 Facebook辦公室,沒有穿西裝上班的員工,每個人看上去都很年輕,不超過 30歲。”當 42歲的蘇勒拿著相機穿梭其中時,不禁覺得自己老了。“到處都是男小鬼。打聽之后發現,整個公司超過 40歲的只有 3個人。 ”
目前,已有包括小布什、克林頓在內的名人造訪過“藍屋”,都對“藍屋”的人性化設施贊嘆不已。但馬克“同學”,卻很少在辦公室內設的音樂室、棋室或酒吧出沒。
馬克的“私人時間”
“他非常害羞,人很內向。對于不認識的人,他看起來好像不冷不熱的,但實際上他是非常熱情的。”說起老板扎克伯格,Facebook首席運營官謝麗爾·桑德博格表示:“他對于一起工作的同事充滿了關心。 ”扎克伯格是《時代》周刊自1927 年以來最年輕的年度人物
每天下班后,扎克伯格經常會去辦公室旁邊一家名叫“安東尼奧的堅果房間”的酒吧,他不跳舞,不聽音樂,而是喜歡一邊喝那里的伏特加,一邊編寫程序。電影《社交網絡》中稱馬克喜歡喝蘋果馬蒂尼,事實上他從未喝過。
有一天,蘇勒得到扎克伯格的邀請,來到“安東尼奧的堅果房間”。一進去,蘇勒看到大門口的一行字,愣了一下:“請小心口袋被劃開以及放蕩的女子”。酒吧面積不大,有些昏暗,四周混凝土墻壁滿是涂鴉,一切都顯得臟兮兮的。蘇勒看了下酒單,發現這里的特色飲料紅莓伏特加 5美元一杯,鮮橙雞尾酒只要 4美元。如此廉價的酒吧,經常會吸引一些年輕人光顧,有些面孔十分稚嫩,蘇勒看到酒吧老板忙不迭地讓他們出示身份證。
扎克伯格找到一張靠近門口的桌子坐下,點了一杯紅莓伏特加,打開蘋果電腦。乘電腦開機間隙,他抓了一把桌上免費的花生,走向酒吧里一只關在牢籠里的巨型 “大猩猩”。那是一只一人多高、面孔猙獰的高仿真玩具猩猩,它會把毛茸茸的手掌伸出牢籠“乞討”食物。馬克邊喂猩猩,邊抬頭欣賞大猩猩的表情。
蘇勒覺得,盡管 26歲的扎克伯格已經創造出了一個了不起的網絡社交“帝國”,但有些時候,他仍很孩子氣。就像他會在感恩節假期,帶著家人去奧蘭多的哈利波特魔法世界旅游,買一根魔杖留作紀念。
Facebook的高管層,同樣是一群長不大的孩子。Facebook主管增長、移動和國際化的副總裁扎馬斯·帕里赫皮亞,工程副總裁邁克·斯科羅費,技術運營副總裁喬納森·海利格爾和產品副總裁克里斯·考克斯都是“安東尼奧的堅果房間”的常客。他們會跟扎克伯格一起,在旁邊的廉價墨西哥餐廳點幾道便宜的小菜,接著一起去打臺球,玩桌上足球和飛鏢。“整個高管團隊,看上去很像一群高中生。每個人都穿著休閑上衣和牛仔褲。他們大部分穿泛著光澤的皮鞋,但馬克運動鞋不離腳。”蘇勒說。
當五個人聚在一起拍攝照片時,愛耍寶的 Chamath拿出一支飛鏢,頂在手指上“拗”造型,扎克伯格則坐在旁邊的一張高腳椅子上,雙手平攤在兩條大腿上,對著 Chamath咯咯笑。
“對著鏡頭不緊張了嗎?”蘇勒問。
“不緊張,真的很放松。”扎克伯格不假思索地回答。
2010年 11月,扎克伯格為推廣 Facebook的照片共享功能,在自己的 Facebook里上傳了幾張他跟華裔女友普莉希拉·陳的照片。其中,有一張是兩人拿著兩把玩具劍,在辦公室里“大戰”。《時代》記者調查發現,扎克伯格業余愛好不多,除了學漢語,只有擊劍。他曾是高中擊劍隊隊長。于是,他們向 Facebook的公關提出,能否拍攝一張擊劍照。公關很快同意了。
后來有一天,蘇勒來到扎克伯格的住所樓下。扎克伯格跟女友在 Facebook總部辦公室附近租了一套老公寓。“那座公寓看上去已有好些年頭,墻壁上有厚厚的黑斑,如同墨汁一般,從墻角開始向上暈染;墻邊上,能找到行人隨意丟棄的煙蒂;公寓底樓臺階旁不遠處,有一個小淺坑,積著污水,上面還漂著片枯黃的葉子。這個 26歲的網絡社交帝國創立者過著‘清教徒’般的生活。 ”
扎克伯格還是老三樣,休閑服,牛仔褲和運動鞋。在他身邊,有一個五六歲的男孩,戴著面罩,穿著白色專業擊劍服,全副武裝,擺開戰斗架勢。鏡頭前,扎克伯格不愿意跟一個 5歲孩子“打斗”,于是他一手抓面罩,一手拿劍頂著地面,擺出一副不戰而勝的姿勢,旁邊 5歲男孩用劍“戳”他的腰,他笑而不言。
蘇勒后來得知,這個男孩是 Facebook首席運營官謝麗爾·桑德博格的兒子。兩年多前,馬克把她從Google挖過來,很快,這位女性成了他的黃金拍檔,幫助 Facebook度過了創業公司發展周期中最危險的階段——快速成長期。
41歲的桑德博格是 Facebook公司超過 40歲的 3名員工之一,優雅、健談的她為什么會愿意為不善于交際的扎克伯格工作?其中的一個原因是,扎克伯格答應她,將自己的擊劍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她兒子。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