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木匠行政總裁譚傳華:小物件中的大生意
品牌。
目前國內的制梳市場實際上處于一種相對飽和的狀態,很多廠商都在面臨著倒閉關門的危險,而譚木匠卻能夠遍地開花,在全國范圍內開設了超過900多家加盟店。我們知道做梳子的企業很多,但是能把梳子做到家喻戶曉的卻只有譚木匠一個。今天我們有幸請到了譚木匠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總裁譚傳華先生作為我們這期的訪談節目的嘉賓。
譚木匠能夠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您認為其中關鍵的因素是哪些?
譚傳華:其實還是和沒有好大的野心有關系,我本人對錢的愛好真的不大,也沒有很多企業家的那種志向,也沒有想把生意做的很大很大的野心,就是喜歡專心致志的把一件事情做好。我只想做好公司,但是總是認為自己還沒有把公司做的最好,總是感覺剛剛把一個問題解決了,馬上又會面臨另外一個問題。我就發現總有自己解決不完的問題,所以并沒有考慮擴張其它的領域去做。
您是如何想到經營梳子的,發現梳子的商機的?
譚傳華:也是很偶然吧。當時我們在深圳參加一個展會,我那時在做木雕,就是用木頭來做一些雕刻產品。做了幾個月以后,我們把這個木雕提到深圳去后,就發現我們的產品根本沒有市場,因為我們做不過沿海,尤其是東亞和浙江。因為他們做的已經很成規模了,所以我們發現自己的產品并沒有市場。后來偶然發現一個商機,我們在一個旅游商店里面花了兩塊錢買了一把梳子。當時我們做了一個市場調查,隨便問了服務員說這里什么東西最好賣?他說木頭梳子好賣。當時我吃了一驚,說木頭梳子還好賣?我就去買了一把兩塊錢的梳子。我發現木頭梳子還有市場后,我就開始琢磨,之后就開始生產。我就是這樣發現商機的。
在梳子這樣的產品經營中,您認為最大的挑戰是什么?是否會擴充產品鏈?怎么擴大?
譚傳華:我認為其實也不算是很大的挑戰,最重要的是要收住自己的心,很重要的就是野心。因為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也是窮怕了,所以大家都想掙很多很多的錢,都想把自己的公司做的越大越好,但是我沒有這么大的沖動。我就是老想要做一個小東西。這幾年以來,我在與加盟商開會都在說一個問題,就是我幾年來一直所挑戰的問題:浮躁。我一直都在打壓一個浮躁的心理。因為畢竟有些加盟商,甚至我身邊的一些人,總是有很大的野心,想做好大好大的事情,我就總是打壓這種士氣。甚至于有些事情我總是跟人家反著做的,我這個人就是有這么個脾氣,我就喜歡認準了的事情,就按著自己的一條路子去走。比如說我賬上有錢我也不投資,我也不炒地,我堅決不炒地,就是有機會我也不炒。明明那個賺的錢比梳子可能賺多少倍,我也不看好這個錢。所以,我認為挑戰的還是自己,是一種內心的安靜。
至于擴充產業鏈的問題,我至少現在還沒有打算。我其實就是想把梳子做好,目前把梳子做好都還有很多的事情做不完。{page_break}
目前譚木匠已經有相當的品牌度了,請問您這個品牌是如何樹立的?關鍵要素是什么?
譚傳華:我認為一個品牌還是要起到給社會帶來一個好的、一個正確的引導。作為一個好的品牌總是要把人往好的方面帶,就是讓人感覺你這個品牌是有社會責任的,是正直的、誠實的。我認為譚木匠的知名度還很小,默默無聞的。所以,我們的品牌如何去建立呢?我還是認為你給顧客帶來了什么,除了商品以外。其實我感覺到譚木匠這個品牌的影響力,懷著他的文化,懷著其價值觀,我們還需要真正的反思和檢討,需要做的更好一些。
要保證一個品牌的美譽度,您認為譚木匠還有哪些需要堅持?有哪些需要改進的?
譚傳華:其實我認為譚木匠需要堅持的就是我們的企業文化,我們信奉“誠實、勞動、快樂”理念。我們不僅需要堅持這樣的理念,而且還需要我們去認真的對待。我過去總認為譚木匠要真正做到誠實,其實是很不容易的,真正的、完全的誠實是很難做到的,看上去很簡單,但是實際做到了是很不容易的。但是,我們譚木匠這么多年來實際上是一直在堅持,也在不斷的學習,就是希望做一個真正誠實的企業。另外一方面,我們希望能夠幫助社會做一些事情,目前我們也是在盡力的做,但是我們還是感覺做的不好。比如,我們一直希望真正去關注一些弱勢群體,我經常和我的員工們講,去關注弱勢群體不是說你做了些什么,而是我們自己成長了。也不是說我們幫助了別人多少,而是在我們去幫助別人,去看望別人的時候,其實是自己享受到了一種人生的幸福。有時候人容易迷失方向,我們要堅持的還是我們的企業文化:誠實。還要堅持的就是譚木匠公司的淳樸,節約精神和對環境的那種責任感,我們每年都在植樹,但是我認為還是做的比較不夠深,很多事情都還需要我們去做。另外,關于資源的消耗,我們也是在想如何通過一些技術改造爭取減少材料的損耗,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去做。
我們知道一個企業的內在文化非常重要的,您是如何看待譚木匠的企業文化的?
譚傳華:譚木匠的企業文化叫:“誠實、勞動、快樂”。這個理念的提出已經有十多年了。當時在提出這個理念的時候,尤其是提出“誠實”二字的時候,在當時的中國提出這兩個字真的是需要勇氣的,意味著你要多給錢,因為誠實。所以說我們在十多年前提出這個理念的時候是非常重要勇氣的,當時也有很多人反對,他們說到處都在奮斗,在拼搏,你還提出誠實?拼搏和奮斗才是應該的。但是我認為誠實,應該是我們要堅持的企業文化的核心。
我們每個月都有一天的愛心日活動。就是公司的一些部門去找一個弱勢群體去做一些事情給予幫助。我們不是整個公司去一個單位,這樣就沒有選擇的余地了,很容易被看做是走形式。如果我這個公司有100個員工,有100個行政管理人員,全部到一個弱勢群體機構去,一去反而給人家添亂了,因為人太多了。我們就把他們分到不同的部門,一個部門可能就十個八個人,三五幾個人,有些人去養老院,有些人去孤兒院,有些人去學校。不管去哪里,是自己決定,這樣就有一個比較有自由的發揮空間,如何獻愛心,如何幫助別人,也是自己決定。我們不做統一,這樣就比較務實一點,我們不是要做樣子,我們希望員工是真真正正、實實在在的去做。這樣,員工很快找到了一種成就感,找到一種幸福感。我聽說,很多去養老院、孤兒院、學校的員工,他們很放松,而且養老院的老人都很喜歡他們。他們每個月都會去一次,慢慢的就會成為朋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