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戈爾董事長李如成:回顧2010 展望2011
而在董事長李如成,——作為低調的中國服裝標桿企業領軍人,輕易不開口的他,向我們回顧2010年,展望2011年,并對雅戈爾未來的發展規劃坦陳思考、夢想和行動藍圖。
轉發展方式:“三轉一新”提升品牌
從1995年雅戈爾開始部署第一個“五年規劃”至去年第三個“五年規劃”完成,經過一番調整取舍,最終將主營業務聚焦在服裝、房地產、金融投資三個產業。
如今,自主創新的服裝品牌已成立了五個工作室,所創利潤達12億;已具有一定品牌效應的房地產業憑借五百個人的團隊一年便為集團創造十幾億的利潤,而剛剛成立兩年的凱石投資公司一年就為雅戈爾帶來幾十億效益。對這樣的成績,出乎很多人意料,但如何把握未來五年的發展,將是雅戈爾面臨的最大挑戰。
對此,李如成表示,雅戈爾將通過“三轉一新”來進一步提升品牌價值。首先是轉變營銷方式,從生產制造向品牌方向發展。在未來五年中,雅戈爾將致力于從勞動密集型向品牌運營型轉變,進一步提升并作大品牌。第二是轉變產業布局,一方面是將部分勞動密集型企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另一方面,房地產業將在已完成的開發布局上,定位于寧波,輻射長三角。最后是管理團隊接替模式上的摸索。經過31年的歷程,雅戈爾第一批創業團隊基本已接近退休,是時候從第一代創業者向第二代、第三代傳承了。
與此同時,雅戈爾還在探索企業體制改革的創新,“雅戈爾是一個特殊的企業,既不是國有企業,也不是私有企業,作為最大的大股東,我也只有5%的股權。”李如成坦言,這樣一個有著30萬億股東的社會型企業,管理體制怎么創新,怎么傳承將是個很大的矛盾。他表示,在未來五年中,他們將采取“賽馬育馬”機制培育新人,探求企業傳承的出路。
強主業服裝:創世界品牌,漢麻期待全民參與
由于歷史原因,中國服裝產業的發展,基本起源于加工企業,雅戈爾也不例外。一個以服裝加工起步的企業要登上國際品牌的舞臺并非易事,對此李如成非常清楚:“中國零售結構的環境不具備產生奢侈品的創造性環境。雅戈爾基礎的服裝產業,要產生一個奢侈品牌,還是有很大的難度。”
在雅戈爾未來的發展戰略中,繼續做強基礎品牌渠道及技術產業仍然是不可忽略的一項。但僅此顯然已不能滿足雅戈爾的“胃口”,按照李如成的說法,就是“不滿足于替人打工”。事實證明,多年來雅戈爾在品牌打造的道路上已經有了很好的口碑,遍布全國的營銷網絡為其從生產型向營銷型轉變奠定了基礎。李如成表示,在營銷模式不效仿國際大牌的運作方法,不放棄實體店、直銷店的開拓。而對于現在風行的網絡營銷,雅戈爾也在積極探索,李如成大膽啟用旗下的漢麻產品做實驗,希望二者能夠相得益彰,將這一健康又獨具中國蘊味的品牌迅速推廣開來。
李如成認為,一個中國的品牌要讓國際市場認可,還要經歷漫長的過程。“現在雅戈爾在國際上已經有了一定的影響,但是一線品牌還是很難進入。”現在不僅企業在一步步地努力,國家也在將中國的文化產業向海外滲透傳播,“只有我們國家真正強大了,品牌才會被逐漸認可。”{page_break}
深挖房地產:立足寧波,輻射長三角
18年前,為了滿足進一步擴張的需求,雅戈爾第一次涉足房地產業,而當時他們也許沒有預料到,這個產業會為雅戈爾貢獻十幾億的年利潤,成為它的主營業務之一。
在發展之初,雅戈爾就將房地產布局定位在寧波,后來才逐漸延伸到蘇州、臺州、紹興和杭州。10多年的經營既積累了成功的經驗,也得到了很多失敗的教訓。李如成坦言,對房地產,他不是專家,但也算是一個行家,“對這個行業還是比較理解、比較有信心的。”
去年,雅戈爾成立置業控股公司,將原本分散的房地產公司從“兄弟關系”轉變成“母子關系”,完成對管理的統籌劃一。現在,寧波、杭州、上海、蘇州四個城市基本已經布好局,在李如成眼中,這是中國最富的四個城市,“只要把市場做好就夠了”。
事實上,在這之前雅戈爾曾經考察了很多地方,包括北京、重慶、海南等,但是最終還是將目標鎖定長三角。李如成的解釋是,房地產并不是他們的主要產業,“我們經營資源有限,不能盲目、無限地發展。我們的主業始終是雅戈爾品牌,所以要把有限的資源聚焦在長三角。”而李如成在面對采訪時也并不掩飾對這個產業的期望:“房地產,還是有比較大的空間的。”不排除在做好服裝品牌的同時,把房地產作為龍頭產業之一的可能性。
拓股權投資:布局金融創建新盈利模式
近年來,金融投資帶來的可觀的贏利證明雅戈爾選擇的方向是對的。據李如成透露,他們還在對長期PE投資、風險投資等方面做適當的嘗試,“未來十年,我們將把金融投資作為長期產業來做。”
在李如成的眼里,金融投資跟房地產兩個行業非常相近,都是雅戈爾兩個輔助性的產業。而隨著房地產利潤趨向薄弱化、平民化,雅戈爾可能會相應縮小其規模,轉而增加金融投資的力度。但對雅戈爾而言,金融投資是個新興的行業,無論是短期的計劃投資,還是中期的增發,都會盡可能把風險限制在可控范圍之內。
負責雅戈爾金融投資業務的凱石投資總經理陳繼武也同時表示,目前國家大力推動的經濟結構調整對企業投資而言,既是一個挑戰,也是一種機遇。他認為,在這過程中,考驗的正是投資者的眼光,即對經濟、企業、行業的分析和預測能力。在這一點上,陳繼武比較看好傳統產業,“傳統產業跟國外的差距,尤其是高端制造業間的差距顯著,空間很大。”他說,“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要在全球范圍之內進行產業的國際比較,找出中國真正的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進行長期投入,一定會有很不錯的回報。”
話管理傳承:探索創新力求管理平穩交接
面對正朝著百年企業努力的雅戈爾集團,如果說還有什么是讓已進花甲之年的李如成放不下的,就是這個企業的發展和傳承問題。李如成曾說過到60歲一定退休,但現在看來顯然已不現實。
雅戈爾要如何傳承下去?是效仿聯想的“分家模式”,還是尋找合適的接班人?在李如成看來,像雅戈爾這種非公非私的企業要解決發展和傳承,“并不是一個接班人的問題,關鍵是一個團隊。”
現在的李如成希望能65歲淡出江湖,而在余下的五年里,他希望可以是一個平穩過渡的傳承期,“我們要成立一個監理機構,對企業進行監管,把有創意的那些創始股東,吸納進來,建立一個‘賽馬育馬’的機制。把年輕人放到崗位上,去鍛煉,去競爭。用五年時間來培育一批人。”
李如成認為最佳的方案是所有者跟經營者結合,“自己管自己的錢是最好的”。但是面對三十幾萬的股民,這么大的企業不可能由他們來管理,怎么辦?李如成說:“這就需要我們有一個一體化的激勵關系。我們的企業是股東的,只能由創始股東來代表社會股東進行管理和選擇,培育新的經營團隊。”
李如成坦言,像雅戈爾這樣的企業規模,要讓新人來領導,無論是外聘,還是從內部提拔,都是一個比較難的課題。他認為,中國企業未來的發展問題,不單是社會問題,也是政治和經濟問題,要讓第一代創業者能夠順利地安享晚年,同時承繼者要做得更好,中國企業才會有希望。“所以要靠我們一步一步鍛煉出來。”他說,“雅戈爾企業的傳承是個很大的課題,如果成功了,將會給中國類似的企業帶來很多借鑒。我們正在探索中,能不能成功,請拭目以待。”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