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命企業的十大癥狀
創辦一個企業容易,做好、做長一個企業難,吸取前人教訓,打造自己的企業。
癥狀之一:盲目跟風
商家在市場上的表演,常常使人目瞪口呆。由此引發的商戰也越來越激烈。白酒大戰,口服液大戰,飲水機大戰,熱水器大戰,VCD大戰……戰火連綿,硝煙不斷。如今白酒市場疲軟,眾多白酒廠、飲料廠,乃至個體戶紛紛上馬生產葡萄酒,葡萄酒大戰烽火又起。低層次的重復建設,只能重復低層次的價格戰。而盲目跟風的結果是,10個跟風9個賠。
癥狀之二:一味造名
造名可能會產生轟動效應。但造名往往需要大把大把花錢。隨著人們成本意識的提高,消費者對花錢買的產品中幾滴是血幾滴是水心中當然明白。商家造名謀利而讓消費者出廣告費這等好事一旦敗露,企業也該歇業了。
癥狀之三:雞頭情結
這從中央電視臺“標王”競標中略見一斑。一些企業為了在中央電視臺黃金時段露露臉,孤注一擲,高額搶標,雞頭情結表露無疑。但廣告標王不等于市場稱雄。雞頭情結的誘因很多,企業能抗拒誘惑嗎?
癥狀之四:貪大求全
有的企業一旦做出一點規模,便耐不住寂寞頭腦發熱。要么進行收購,要么低成本擴張,要么涉足新領域。這樣做的目的,一是想把企業做大;二是想把企業做全。有些老總到一起時就愛比自己手下有多少企業,好象誰比誰少一個就很沒面子。事實上,進行收購本想收購到面包,而得到的往往是石頭。低成本擴張的成本也不低,進軍新領域大多是出師未捷身先死。
癥狀之五:愛走捷徑
一些企業連合法的途徑都不想走,只想摘桃,不愿種樹。更有甚者,空手套起白狼來。遠的不說,近的如爭食“偉哥”就是一例。“偉哥”雖是輝瑞公司的無意插柳之作,它畢竟耗費了35億美元的研發經費和10余年光陰。它在中國尚未上市,國內已有30余家“偉哥”廝殺一團,搞得“偉哥”黑白不明,真假難辨,惹得國家藥監局只好下發一紙禁令。
癥狀之六:押寶經營
有的企業把經營企業作為押寶行為,看準一個行當或抓住一個機會狠賭一把。贏了,繼續賭,直到賭輸為止;輸了,再賭一把,如果沒贏,血本無歸也只好認了。
癥狀之七:重心失衡
核心能力是企業立足市場的根本。所謂“一招鮮,吃遍天”就是這個道理。西方許多中小企業因其擁有某種核心技術使一些大企業想吃卻吃不掉。與此相反的是,我國許多企業根本沒有核心能力,有的企業不知道自己的核心能力在哪里,有的企業雖有核心能力卻疏于精心呵護。
癥狀之八:戰略危機
戰略危機一直是影響企業進一步發展的大問題。這一方面是由于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不完善所致,另一方面與經營者的經營思路密切相關。
經營者自身的局限性如不突破,再好的企業也會毀于一旦。有些企業的發展戰略就是“摸著石頭過河”,河里一旦沒有石頭,只有被河水沖走。有的企業只知埋頭拉車,不知抬頭看路,走一步算一步,到頭來往往是車到山前,方知此路不通。而那些靠拍腦袋尋求發展的企業,最后連拍腦袋的機會也會失去。
癥狀之九:管理滯后
良好的效益來自杰出的管理,向管理要效益是現代企業的共識。管理水平低導致經營成本暴漲,致使企業陷入發展規模越大,企業虧損越嚴重,虧損越嚴重企業負債就越多,負債越多經營成本就越高的怪圈,直至把企業拖死。
癥狀之十:創新乏術
曾在改革開放中率先導入CI戰略的太陽神集團,曾于1993年創下10億元銷售額的驚人業績,如今卻風光難再。一個致命的因素,就是創新乏術。據上海一零售業經理說,在他的柜臺上,能連續擺上10年的產品,只有太陽神甘菊型和猴頭菇口服液。這一方面說明太陽神品質優異,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太陽神產品更新換代和技術開發上的嚴重滯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