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白領辭職養孔雀做成產業 賺最美麗的錢
一把這樣的扇子,能賣六百多塊
美麗的孔雀讓人賞心悅目。不過,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孔雀也可以養殖,而且還有著非常可觀的經濟效益。孔雀難養嗎?南京女白領婁霞說:“養孔雀比養雞還容易!”
把孔雀當寵物遭鄰居數落
5年前,她與孔雀結下了不解之緣。“以前就是在動物園里看過,所以當朋友帶來了3對孔雀,我第一眼就好喜歡它們,它們的羽毛很豐滿,毛色很鮮亮,”2006年4月份,在南京市麒麟門一家玩具公司做設計師的婁霞,見到了朋友從福建帶來的3對孔雀。朋友因為房子拆遷沒地方養,所以便送給了婁霞。
婁霞將這3對孔雀帶回了江寧鄉下的老家,當寵物養了起來。這消息很快傳遍了十里八鄉,平時只有動物園才能見到的孔雀如今來到鄉下,周邊的村民很稀罕,紛紛前來看熱鬧。
確實,孔雀飼養起來不難,它們嘴不刁,每天只吃3兩食物,不用精心給它們“做飯”,它們吃的是雜糧,用玉米和小麥攪拌一下,再吃點菜葉子就好了。可后來,麻煩事接二連三地來了,首先是孔雀很能“生兒育女”,一下增加到近60只,這下可把婁霞急壞了,原本也就是打算養著玩玩的,沒想到竟然無法收拾了。更讓人頭疼的是,不僅孔雀的糞便需要及時處理,每到春天,孔雀就到了求偶季節,它們“嘿歐嘿歐”的叫聲在一大清早還特別響亮,周圍鄰居都受不了了,婁霞開始不斷接到農林局、衛生防疫站等部門有關群眾投訴的電話。實在沒有辦法,那就送人吧,婁霞準備將自己一手養大的孔雀都送掉。
可是,孔雀畢竟不是小貓小狗,這么大一只,城里人放家里養也不現實,結果很長一段時間才送走三四只。“既然送不掉,干脆就繼續養著吧,說不定還能賺錢呢。”好在當地街道將一個廢棄的小學借給婁霞,這才暫時解決了孔雀的“蝸居”問題。
偷師動物園成飼養專家
“我學的是服裝設計,和養孔雀一點也搭不上。”婁霞說,她從“門外漢”開始,一邊養一邊學,除了看書外,碰到急的問題,就會向動物園求助。
成年孔雀好養,可孵孔雀蛋讓她嘗了不少苦頭。婁霞說,現在買了機器,不用擔心這個問題。記得第一次孵化,孵出10只孔雀就死了9只。婁霞不知道孔雀的孵化溫度比家雞要高,家雞孵化要28天,而孔雀只要25天左右就行了。就在婁霞為孵化問題煩惱時,她偶然從書中看到山雞蛋的孵化溫度和孔雀蛋的孵化溫度相同,她就買來幾只山雞按照書上的方法進行摸索試驗,沒想到30枚山雞蛋竟然孵出了28只小雛雞。婁霞馬上精心挑揀出34枚孔雀蛋,經過26天的細心孵化,有30只小雛雀破殼而出,這讓她興奮不已。
雖說孔雀比雞好養,但是它們也會生病。2008年的梅雨季節,當時已養了400只孔雀,可是我發現它們有一天萎靡不振,翅膀也耷拉著,我以為是腸炎,就配了點藥,可是沒用,每天都有十多只的孔雀死掉,才3天,就死了50多只,拿到動物園一解剖,才發現腸道里有蟲子。后來有經驗了,每到這個季節,就給孔雀吃點預防蟲子的藥。
說好養但也不輕松,一定要摸索它們的脾氣。別看孔雀個頭大,但膽子特別小,由于養殖場附近修水泥路,施工過程中汽車一鳴喇叭,竟將孔雀驚得四散狂逃,最后有幾只因逃跑撞墻導致內臟出血死了。孔雀還很愛打架,經常發瘋似的打斗。針對這些情況,婁霞現在也有了自己的對策,那就是每天上午和下午,打開孔雀各圈舍內的廣播,給孔雀聽兩小時的輕音樂,“這一招,我是從動物園學來的,很管用,孔雀特別喜歡抒情的鋼琴曲。”
辭職養孔雀要做成產業
為了專心養孔雀,婁霞辭去干了十多年的設計師工作,這讓父母很不理解,女孩子放著好好的工作不干,搞養殖也沒什么希望呀。倔強的她,拿出家中所有積蓄,又借錢,先后投入了160多萬,蓋了一個占地2000平方米的孔雀舍,又花了大價錢引進一批藍孔雀進行繁殖。還請了4個村民當工人,請了一個技術員。由于有創業帶動效應,當地政府又在農業大觀園里為她建起了4000平方米的孔雀養殖圈舍。有了場地和人手,養殖場里的孔雀數量也是突飛猛進,如今孔雀存欄數已經由過去的6只變成了2000多只。
為了更好地進行養殖,婁霞申請了國家重點野生保護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現在我養的孔雀60%是食用的,我與浙江、山東和安徽等地多家飯店簽了供貨合同,每斤售價六七十元;每年有10%的孔雀是賣給公園用來觀賞的,低的賣1000元,高的能賣到2800元;養了3年以上的孔雀,它們每次掉下來的羽毛,我用來做扇子,瞧,這把扇子賣出去680元一把。”婁霞說,現在靠她一個人的力量是不行的,每年的訂單高達2萬只孔雀,而她今年預計最多養4000只,“我已經和村民成立了合作社,由我提供技術、種苗,負責銷路。”
專家點評
城里人下鄉創業
要激情更要冷靜
南京熱情創業服務中心主任王偉表示,目前,國內孔雀養殖企業不多,孔雀飼養與家雞相似,設備簡單,養殖容易,具有較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市場前景較好的養禽業之一。不過,孔雀分綠孔雀和藍孔雀兩種,綠孔雀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不允許私人養殖,藍孔雀有50余個品種是可以養殖的,不過養殖藍孔雀首先必須要辦理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此外,還要注意場地,以及衛生防疫問題。
養孔雀、養黑天鵝、養山雞、養豬、種菜……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城里人想到鄉下“淘金”。對此,王偉提醒,下鄉創業是利用了城鄉空間和經濟的差異進行創業,是一條很好的途徑,但在創業之前,創業者們應該做好資金、關系、知識及思想等多個方面的積累和準備,否則很可能一無所獲。到農村創業選擇項目,一定要選擇自己所熟悉的,經過自己審慎市場調查摸底后的項目,絕不能憑一時的激情“拍腦袋”倉促上馬;管理方面一定要搞“市場反推型”創業,無論搞什么項目,先考察市場,將供應和銷售環節先做好,爭取進行“產供銷一條龍”的生產方可立于不敗之地;另外,還要搞好和周邊村民和當地政府部門的關系,不要讓自己創業路出現障礙。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