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企業家必備的九大素質
所謂人往高處走,企業家本應有做大做強誓拔頭籌力爭世界五百強,或成為行業老大的雄心壯志,否則就有愧于“企業家”一職。然而,要成為一位合格的、真正的企業家應具備那些素質哪。膽識、睿智、忘我、人格、胸懷僅僅是一個優秀企業家所應具備或必不可少基本素質。并不是說一個經營者具備了這些素質就有望成為一位優秀的企業家。在經營者中具備膽識、睿智、忘我、人格、胸懷的并不少見,但這些經營者中能化繭為蝶蛻變為優秀企業家的卻不多見。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熊彼特把企業家稱為市場經濟的“原動者”,那么民營經濟發展的“原動者”就應該是民營企業家。民營企業家的隊伍建設順理成章就應該成為各地貫徹落實十六屆三中全會關于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政策精神的核心。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茲在《經濟學》中提出,發展中國家固然是許多經濟要素都不足,但是最缺乏的是能夠參與市場競爭的企業家,最缺乏的是企業家才能。
我國企業家調查系統2003年4月12日在北京金臺飯店舉行了“第十屆中國企業家成長與發展調查結果發布暨研討會”,公布對3539位企業經營者問卷調查結果。其中關于我國企業家數量和素質調查結果顯示,目前企業家隊伍“數量充足”與“素質高”的認可率分別只有13.3%與10.1%,而認為企業家隊伍“數量缺乏”與“素質低”的分別占62%與40%。相比之下,缺乏系統的教育背景和先進管理方法與理念的民營企業家的素質可能更讓人擔憂。
就我的接觸而言,中國企業家的整體素質是高的,但仍有個別企業家素質不高,有的利益至上,利欲熏心;有的心胸狹窄,搞一言堂,容不下優秀人才;有的心態浮躁;也有的目光短淺,循規蹈矩,企業發展原地踏步。這些雖然是極個別現象,但也不容輕視。
著名企管專家譚小芳老師(官網www.tanxiaofang.com)表示,企業家的素質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生死興衰。據統計,世界上1000家破產倒閉的大企業中,有850家與企業家決策失誤有關。美國研究企業倒閉問題的學者阿樂德·曼曾指出,從30年代到80年代的日本企業倒閉的原因在管理者方面的占90%。可見,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民營企業家隊伍是保證民營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的前提。
一個企業的成敗,70%取決于經營決策人的作用,企業領導人的素質對企業興衰成敗起著決定性作用。拿破侖說:“一頭獅子帶領的一群羊可以打敗一頭羊帶領的一群獅子。”由此可見企業家之重要性。而企業家素質是指作為企業的領導者的企業家要管理好企業應具備的素質。如果企業家缺乏管理企業所具備的素質,企業的效益上不去,整個國家的經濟就會隨之衰落,這樣說來企業家的素質能力并不是一個小問題!
譚小芳老師了解到,目前關于企業家素質內涵的闡述有不同的見解。遠大公司總裁張躍先生在北大的一次演講中指出,企業家素質應該包含:一高、二強、三多、四穩。一高:境界高;二強:欲望強、耐力強;三多:多才、多藝、多興趣;四穩:原則穩固、方向穩當、作風穩健、情緒穩定。
中國內地富豪榜的開創者胡潤,向全球發布“2003中國財富品質榜”中推出的財富品質分析報告認為企業家素質應該包括:誠信、把握機遇、創新、務實、終身學習、勤奮、領導才能、執著、直覺、冒險。
而且其對中國內地100名頂級企業家的調查結果顯示,中國企業家認為誠信是最主要的品質,把握機遇是第二重要,創新和務實也很重要,而領導才能則排在第七位。可見,企業家的素質中品德修養是比才能更重要的因素。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提出企業家必須具備以下十大能力:創新能力,決策能力,指揮能力,控制能力,協調能力,組織能力,交際能力,表達能力,計劃能力,學習能力。經濟學家熊彼得則將企業家素質概括為:具有能完全勝任不勝其煩的會議和交涉的特殊的體力和魄力,善于說服他人并能獲得支持及具有通過巧妙的交涉操縱他人的謀略和膽識等。
馬云則表示:腦子里整天想錢的人成不了企業家。道理簡單,又很深刻!心胸決定格局,眼界決定境界。某種程度上,掌舵人的胸襟和格局怎樣,決定了市場能否做大,企業能否做強。但現實生活中,大家一提到商人,就跟利、跟奸聯系在一起,確實這是不公平的,因為人皆可以為堯舜,為什么我們做企業家,為什么我們做商人的就不能夠去行道德,不能做圣人呢?
所以我們講仕農工商,仕者排在首位,他們有倫理道德有仁義。現在的社會確實反過來,商往往是被人最受尊重的,因為有錢,所以商人的理念和價值觀對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導向是非常舉足輕重的,因此我們在現在惟有寄望于企業家、寄望于商人來帶動價值觀的導向,幫助構建和諧社會。{page_break}
那么,如何影響企業家的價值觀導向呢?話說,儒學作為中國古代最有影響力的學派,在思想上形成了“仁”與“禮”的一種張力結構,運用到國家政治實踐中,成為指導性的原則,曾取得卓越的管理成效,深受儒學影響的國人,從思想上具備認同的基礎,筆者強調說可以治理國家的思想,肯定是可以管理企業的。所以,不管是國學,還是禮儀,我們最終的目的是提高素質——那么,企業家應具備怎樣的素質?東西方文化的國家各有相近或相異的看法,譚小芳老師認為,作為中國式的企業家,以下條件和素質供參考:
◆知識素質
◆競爭素質
◆能力素質
◆心理素質
◆身體素質
◆社會活動素質
◆政治思想素質
◆道德情操素質
◆個性、氣質修養
從以上可以看出,考察一個企業家素質高低,應該有比營業額及短期利潤水平更豐富的指標。最近,《財富》雜志評選出美國歷史上最杰出的十大CEO,其評價標準包含以下四個方面:一是他留給企業的“遺產”,即在他離開CEO職位多年后,公司仍能興旺發展;二是他的“影響”,即他在技術與經營方面的創新能力所產生的影響力已超出公司的范圍;三是他的“恢復能力”,即領導公司渡過危機和推進改革的能力;四是公司股票的長期收益程度。按照這四個標準來衡量,企業的持久增長能力才是衡量企業家是否成功的根本標準,而《財富》選出來的十大杰出CEO恰恰滿足了這些要求。
目前,民營企業家素質提高緩慢的原因之一就是對民營企業家的素質現狀缺乏正確的評價。
沒有一個客觀科學的評價標準,素質提高的方向就不明確,民營企業家的素質差距也就不明顯。一個不正確的評價標準還可能帶來錯誤的導向。經濟生活中一些通過不誠信行為獲得暫時利潤而受到政府表彰的企業家并不少見。這對于提高民營企業家素質是非常不利的。因此,譚小芳老師建議國內應盡快建立專業的人才素質測評機構,建立正確的民營企業家績效評價機制,合理評價民營企業家的素質與經營業績,統一對民營企業家素質的認識,樹立正確的高素質導向。
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國內有一些發展起來的民營企業開始擺脫家族管理,聘請優秀的職業管理者走上企業的重要管理崗位。這既是民營企業家素質提高的一個反映,又有助于民營企業家素質的進一步提高。應該大力倡導民營企業家的職業化建設,拋棄民營企業所有者必然是企業管理者的狹隘觀念。發展社會支持體系,明確職業身份,拓展職業化空間。加快人才評價和人才流動市場的建設,讓民營企業家的素質適應民營經濟發展的形勢,也讓快速發展的民營經濟催生更多高素質的民營企業家。
總之,成功的企業家絕大部分是高素質的企業家,而高素質的企業家也大部分能夠取得成功。譚老師強調:只有具備現代企業家的素質,才能使企業家真正成為:事業的探險家、經營的戰略家、腳踏實地的實干家、管理的藝術家、學術淵博的科學家和頗具風度的外交家。
最后,譚老師表示:如果你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一項激動人心的創業事業中效果會更好,受益會更多。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做企業家的,而即使你恰好具有這種素質,在前行的路上也需要別人的幫助。打開自己的視野,記錄下自己的夢想。機會無限,就看你如何把握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