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個充滿智慧的營銷小故事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有一個餐廳生意好,門庭若市,老板年紀大了,想要退休,就找了3位經理過來。
老板問第一位經理:“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第一位經理想了想,答道:“先有雞”。
老板接著問第二位經理:“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第二位經理胸有成竹地答道:“先有蛋。”
老板又叫來第三位經理,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第三位經理鎮定地說:“客人先點雞,就先有雞;客人先點蛋,就先有蛋。”
老板笑了,于是擢升第三位經理為總經理。
點評: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如果你一味地想這個問題的答案,永遠也不會有結果。以前在爭論先有物質還是先有意識這一哲學的基本問題時,就有哲學家提出過“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命題,如今,這第三位經理給出了這一命題的營銷學答案,這就是——客人的需求永遠是第一位的。
高露潔在日本島上的促銷
美國的高露潔牙膏在進入全日本這樣一個大的目標市場時,并沒有采取貿然進入、全面出擊的策略,而是先在離日本本土最近的琉球群島上開展了一連串的廣告公關活動。
他們在琉球群島上贈送樣品,使琉球的每一個家庭都有免費的牙膏。因為是免費贈送的,所以琉球的居民不論喜歡與否,每天早上總是使用高露潔牙膏。
這種免費贈送活動,引起了當地報紙、電視的注目,把它當做新聞發表,甚至連日本本土的報紙、月刊也大加報道。
于是,高露潔公司在廣告區域策略上就達到了這樣的目的:以琉球作為橋頭堡,使得全日本的人都知道了高露潔,以點到面,廣告交易十分明顯。
點評:營銷攻堅戰究竟該怎么打?一般而言,有兩種打法:正面進攻和側面出擊。當企業對戰場不熟悉,群眾基礎尚未建立之時,先建立穩固的根據地,從側面入手是一條穩健可行的策略。
網上能賣網下不行
美國有個43歲的婦女,為她姨媽向政府申請到了一個免費的輪椅。
她所做的不過是準備了一些必要的文件并填寫了一些表格。
為此,她還寫了一篇如何向政府申請免費輪椅的報告。
她在網上賣她的報告,她的成本僅是2美元,后來她每月可賺3萬美元!
簡直難以置信,如此簡單的事會有市場,會有如此的潛在利益!
隨后,她又在報刊上做廣告,這次她在賠錢。
很奇怪,這份報告只能在網上賺錢。
點評:網絡營銷和傳統營銷相比,有著其獨到的地方。網絡營銷的最大特點是:方便快捷,鼠標一點,一切搞掂。
四兩撥千斤
世界著名的利普頓公司為了使自己的產品迅速打進市場,在開業伊始別出心裁地舉辦了一次精彩的表演,他們買來幾頭小豬,用緞帶給它們精心打扮,并插上“我要去利普頓市場”字樣的小旗,然后趕著它們穿過鬧市,引起眾人的注意,達到了讓商品家喻戶曉的目的。
做廣告需要花重金,但若匠心獨運,也能四兩撥千斤,用最少的錢讓廣告有聲有色。茶葉公司與豬,風馬牛不相及,經公司公關人員策劃、牽線搭橋,小豬成了促銷功臣,企業也借此騰飛。
相比之下,我們有些企業至今仍固守著傳統的營銷模式,促銷方式習慣跟著感覺走,以致推出的促銷方式不是步人后塵,就是偏離了市場,結果普遍感到競爭激烈,生意難做。
點評:在當今的市場競爭中,除了商品質量和銷售價格的競爭之外,營銷策略也是一種競爭手段。如何以較少的投入獲得轟動效果,已成為許多商家參與競爭、吸引顧客的又一熱點。聰明的經營者不妨從利普頓茶葉公司促銷成功的經驗中得到一些啟迪,針對不同層次消費需求,搞一些別出心裁的促銷妙招,從而迅速達到銷售目的。
英國商人的圈套
一次,中國外貿人員同英國裘皮商人談判,休息時,英商湊到陪談人員身邊遞煙搭訕道:“今年狼皮比去年好吧?”中方人員隨意應了聲:“不錯。”英商緊跟一句:“如果我想買15萬20萬張不成問題吧?”陪談人員仍不經意地回答:“沒問題。”一支煙未吸完,英國商人就走了。
隨后,英商主動向中方反映,有人按低于中方的價格在英國市場拋售中國黃狼皮。直到此刻,中方談判人員冷靜分析了業務談判的前前后后,才恍然大悟。原來該商人有意遞出價高5%的穩盤,穩住中方,因為他給的價高,其他商人便難以問津了。同時在中國黃狼皮高牌價下,他則在英國市場上按原價大量拋售其幾十萬張存貨,以微小的代價先于中方出售,這樣他的積壓貨傾銷出去了。
點評:營銷談判與其說是利益的抗衡,不如說是智慧的較量。誰掌握著談判對方的底細,誰就掌握著主動權,利益的天平就會向誰傾斜。
流水聲音賣高價
費涅克是一名美國商人。在一次休假旅游中,小瀑布的水聲激發了他的靈感。他帶上立體聲錄音機,專門到一些人煙稀少的地方逛游。他錄下了小溪、小瀑布、小河流水、鳥鳴等聲音,然后回到城里復制出錄音帶高價出售。想不到他的生意十分興隆,尤其買“水聲”的顧客川流不息。費涅克了解許多城市居民飽受各種噪音干擾之苦,卻又無法擺脫。這種奇妙的商品,能把人帶入大自然的美妙境界,使那些久居鬧市的人暫時忘卻塵世的煩惱,還可以使許多失眠者在水聲的陪伴下安然進入夢鄉。
點評:留心處處皆商機。在我們抱怨生意難做之時,卻有無數的商機在我們身邊溜走或等待我們去發掘。發掘新的商機,比跟在別人后面亦步亦趨更具發展前景,因為誰是新商機的發現者,誰就是市場的獨占者,沒有競爭,任君馳騁。不過,要強調的一點就是,只有在需求存在時,營銷創新才能構成新的商機,否則一文不值。
從商人到副總統之路
1888年,美國銀行家莫爾當選副總統。
他曾是一個小布匹商人,從一個小商人到副總統,為什么會發展得這么快?
莫爾說:“我做布匹生意真的很成功??捎幸惶?,我讀了一本文學家愛默爾的書,書中的一段話打動了我,書中是這樣寫的:一個人如果擁有一種人家需要的才能和特長,不管他處在什么環境什么角落,終會有一天被人發現。這段話讓我怦然驚動,冥冥中我覺得自己應該走向更廣闊的空間去發展。這使我想到了當時最重要的金融業,于是,我不顧別人的反對,放棄布匹生意,改營銀行。在穩妥可靠的條件下進行運作,許多人和企業都愿意找我,因此我經營銀行十分成功,最終成為金融巨頭。
點評:俗話說:“有智吃智,無智吃力”。一個人立足于社會,說到底只有用智和用力兩種謀生手段,要么靠一身力氣,要么靠自身的智慧,智慧往往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1英鎊打敗10萬英鎊
在英國,有位孤獨的老人,無兒無女,又體弱多病,他決定搬到養老院去。老人宣布出售他漂亮的住宅。
購買者聞訊蜂擁而至。住宅底價8萬英鎊,但人們很快就將它炒到10萬英鎊了。價格還在不斷攀升。
這時,一個衣著樸素的青年來到老人眼前,彎下腰,低聲說:“先生,我也好想買這棟住宅,可我只有1英鎊。”
青年并不沮喪,繼續誠懇地說:“如果您把住房賣給我,我保證會讓您依舊生活在這里,和我一起喝茶、讀報、散步,讓您天天都快快樂樂的———相信我,我會用整顆心來關愛您!”
老人頷首微笑,揮手示意人們安靜下來,“朋友們,這棟住宅的新主人已經產生了。”老人拍著青年的肩膀,“就是這個小伙子!”
點評:營銷是一本大書。這書里面不僅有賤買高賣這樣的生意原則,還有著感情的溪流和人性的光輝。理性、情感和人性,共同構建了營銷世界的斑斕色彩。
營銷喻言 敵人與朋友
林肯作為美國總統,他對政敵的態度引起了一位官員的不滿。他批評林肯不應該試圖跟那些人做朋友,而應該消滅他們。“當他們變成我的朋友時,”林肯十分溫和地說,“難道我不是在消滅我的敵人嗎?”
營銷啟示:朋友和敵人是相對的,如果一個敵人變成了朋友,不正是少了一個敵人嗎?在銷售市場上,競爭對手是相對的,如果相互之間通過聯盟共同開拓市場,對于企業來說不但節省了大量的銷售成本,而且市場空間會更廣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