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電商張太的財富故事
鬧著玩的
16歲開網店,既當老板又當客服
2005年,張太16歲,還是學生的他在網上注冊了自己的第一家網店。“剛開始也不懂,就是鬧著玩。”
由于家人在鄭州做皮鞋批發生意,張太便利用自身資源,解決了貨源問題。
“那時候主要賣國內二線品牌和其他三線品牌的女鞋,剛開始的利潤空間還是很大的。那時候網店也比較亂,不規范,我一個人既當老板又當客服。這一狀況持續到2008年,網店生意很火時,廠家不讓賣了。”因為網店與實體店的差價太大,廠家接到實體店投訴,張太面臨第一次轉型。
“父母的生意主要在皮鞋皮具方面,經熟人介紹,我認識了做皮具的老板。”就這樣,張太開始在網上賣男士皮具,經營模式跟以前相同。
張太說:“開始時賣出去一件產品真難,當時100多元的包最后砍到50元,10元錢的利潤我都賣。”
隨著網店逐步走上軌道,張太忙不開時,便找來三四名“客服”,“剛開始的客服就是同學,我給他們提成,當時推廣、倉庫發貨,都是客服去做,什么都干。現在越走越規范、越細化。”
轉型蛻變
專做男士配件,細分市場找利潤
張太是比較幸運的,他與好友蔡雯潔合伙從個體進入淘寶商城,“當時進入淘寶商城是1萬元"手續費",一年后就賺了10倍。”
但張太也是不幸的,“網站上不斷打假,雖然我們這里仿貨很少,但是只要有一個還是會被打假。”
2010年,不愿等待的張太又一次做出選擇。“想要在網店做自己的品牌。當時也很糾結,雖然做別人的品牌輕松很多,但還要簽合同,貨源開發也不管,感覺還是做自己的品牌好。”
張太南下廣州,走訪市場,通過拜訪商戶,并總結以前的經驗,他選擇了一個小眾化的路線,專做男士配件產品。
“我還是做皮具產品,但沒經營皮包,因為競爭不過大品牌,我們做了很小的一個類目,男士配件,像錢包、皮帶、名片夾之類的產品。”
糾結之后,張太說干就干。首先,他注冊公司,再到商城里注冊。“其中審批要等三個月,其間可把其他事情同期完成。”
三個月審批期間,打品牌logo、設計產品、拍圖制作、整理、裝修店鋪。“關于公司經營方面的內容,需要提前寫好方案。”
三個月網站審批后立即開始經營。“盧比亞”皮具品牌誕生。
經驗
1.初開網店
賣貨轉化率很重要
對于初開網店的創業者,張太介紹說,他們最想做的肯定就是賣產品,即把網店流量轉化成實實在在的購買力。
“現在我是為了品牌而賣,而不是為了賣貨而賣貨。比如LV,買的是包還是牌子?大部分人是沖著牌子才買。我做了品牌,更想培育品牌,不可能說被砍到利潤只剩10塊錢也賣,現在更多的想掌握主動權。”張太強調說。
他認為電子商務越往后越難做,看你是要發展,要市場占有量,還是要賺錢。為賺錢,可以少投資,少做廣告,利潤就很高。而更多的網商是長期做,看的是市場占有量。”
2.關于客服
流程化與標準化是根本
現在的客服職業也慢慢走上正軌。張太有員工30多人,其中客服10個。“一個售前配上一個售后,比以前細化,流程化和標準化最重要。網店到后期經營,靠的是推廣和回頭客,傳統的聊天客服意義已經不大。”張太說,很多公司都采用專門設計好的快捷回復短語來應對客戶咨詢。
對于客服的績效考核,也從開始單純地依靠提成拉升銷量,改變到現在以培養為主。“我們之前是底薪+提成+獎金,現在增加一項綜合測評,提成的比重很小很小了。”
開店初期的老板,尋找客服時,客服更多的是復制老板的經驗,但客服有才還要有德,要踏實能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