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設計師之一亞歷山大·麥克奎恩
設計充滿戲劇性及狂野魅力的新秀: 亞歷山大·麥克奎恩 Alexander MacQueen
1969年生于英國。
1991年進入圣·馬丁藝術設計學院。獲藝術系碩士學位。
1993年起相繼在英國、日本、意大利等國的服裝公司工作。
1969年生于英國的MacQueen,說起話來帶濃厚的倫敦口音。雖然他是少年得志,并成為上等人樂用的設計師,但他卻是來自中下平民階層,并以此為榮。他的反叛個性也表現于不屑中產階級的矯情造作,所以他的衣衫,總是在尊貴中隱現墮落氣質。
星路歷程:
1992年,自創品牌。
1993年,在倫敦成立自己的設計工作室。
在倫敦的一次時裝展中被《Vogue》的著名時裝記者IsabellaBlow采訪報導,使他從此走上國際舞臺。
1996年,為法國著名的“紀梵希”(Givenchy)設計室設計成衣系列。
1997年,取代約翰·加里亞諾擔任Givenchy這法國頂尖品牌的首席設計師。
1998年,他設計的“紀梵希’99春/秋時裝展”在巴黎時裝周上獲得一致好評。
他在1998年里為影片《泰坦尼克號》的女主角扮演者萊溫斯莉設計了她出席奧斯卡頒獎晚會的晚裝。
近日,他在法國巴黎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時裝展示會,以大膽的戲劇性的設想震動了世界服裝設計界。展示會上出現的景象像是打開了潘多拉魔盒,各種動物圖案、裁剪講究的和服、全息技術制造的絲綢表演等,讓人耳目一新。展示會上還展示了各種華麗的服飾,如帶有金色絲綢翻領的黑色條紋女裝和用鸛毛制作的淡黃色絲綢長袍等。
連續兩次獲得英國時尚獎(BritishFashionAwards)最佳設計師獎
畢業于名牌時裝設計學院Central St. Martins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有英倫壞男孩稱號的Alexander McQueen 于一九九二年創立了自家品牌Alexander McQueen。McQueen把過去于Anderson & Sheppard (英國一有名傳統服裝裁剪公司)及舞臺服飾制造商Bermans & Nathans工作時學習到的英倫傳統剪裁手工溶入了其個人設計系列,令其配合了細膩剪裁的后現代時裝系列贏得外界一致好評。另外,McQueen更把于日籍設計師Koji Tatsuno及意大利名設計師Romeo Gigli擔任設計師時得到的啟發混入其設計上,并配合其傳統英國裁剪手藝,令作品更多完化及極盡完美。一九九七年McQueen便曾用上日本和服手袖(Kimono Sleeve)于設計上,令時裝界出現了一陣亞洲傳統服飾熱潮。
Alexander McQueen 出品的設計往往令人驚喜萬分。一九九六年,當McQueen推出其首個正式的系列,其超低腰牛仔褲(“bumster pant”),便成為翌日多份報章的時裝報導之頭條。McQueen大膽創新的設計,很快便令其品牌與”Punk后”Vivienne Westwoord 相提并論,成為英國年青人追棒的對象。McQueen的設計往往溶合兩極的完素,如傳統與時尚,強力與柔弱,使其憑別開生面的設計贏得一九九六,一九九七,二零零一及二零零三年度“最佳英國設計師”的美譽。另外,Alexander McQueen充滿創意的時裝表演,更被多位時裝評論家譽為是當今最吸引的時裝表演。
作為九十年代其中一位最有前途的年輕設計師的自家品牌,Alexander McQueen現于美國,英國及意大利均開設了旗艦店。McQueen首間旗艦店于二零零二年七月于紐約開設,而其余兩間也在翌年三月及七月分別于倫敦及米蘭成立,令McQueen的名字于三大時裝之都立下。雖然Alexander McQueen尚未于其他城市開設專門店,但多國的名牌代理商已引進其產品,如香港的I.T. Limited, Joyce Boutique和 Lane Crawford均引入了McQueen的產品。而I.T.于中國的分店亦有銷售McQueen的女裝,以滿足喜歡新晉年輕品牌及衣著前衛的消費者。
為了增加自家品牌的創作空間,二零零零年十二月,McQueen把其品牌于LVMH的股權轉賣給給予其極高創作自主權的Gucci Group,以維持其以創作為先的概念。雖然近年Alexander McQueen要分任Gucci Group的藝術總監,其對自家品牌的愛護之情并未冷卻,依然致力品牌的創作及發展。一如多個國際品牌,除了男女時裝外,McQueen也開發了多款產品,如二零零三年發表的”Kingdom”香水系列及太陽眼鏡系列。今年五月,McQueen便宣布與Puma合作(Crossover) 一系列的男女裝運動鞋,并已在九月于倫敦舉行的二零零六春夏時裝節發表。姑勿論最后的銷售如何,此舉足令Alexander McQueen的名字更廣為人知,并為打進運動時裝市場奠下基礎,以挑戰一眾憑與其他品牌Crossover而名氣日升的時裝設計師,如與Addidas合作的Stella McCartney 及 Yoji Yamamoto。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