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都衣舍趙迎光運用鈍感力創造未來
趙迎光個子不高,看上去溫文儒雅,不像是會矯揉造作的人,胖胖的身軀顯得有些遲鈍。80后員工們私下里喜歡稱呼趙迎光“安西教練”。
安西教練是熱門日漫《灌籃高手》里的角色,帶領著并不起眼的湘北籃球隊一路沖進全國大賽。安西教練并不如熱門人物櫻木花道起眼,但他隨和、不容易煩惱、不會氣餒的個性,卻是湘北籃球隊的定海神針。日本作家渡邊淳一稱呼這種能力為“鈍感力”。
趙迎光從小就跟著做生意的母親東奔西跑。后來陰差陽錯大學主修韓語,在學校做過小商小販,倒賣過個各種小東西,他說喜歡買賣雙方的博弈;畢業后去了韓國,過著三點一線的枯燥生活,一待就是十年。
等待,堅持,發現自我,十多年來,趙迎光一直在做著同樣的事情,直到機會出現。
趙迎光要創業
1995年,趙迎光畢業于山東大學韓語系,是1992年中韓建交后,第一批韓語系學生。從大學的時候開始,趙迎光就自己做一些小打小鬧的生意。夏天,當時的大學宿舍都沒有電風扇,他便從批發市場進一批小風扇,一大一小6塊錢,他雇一些學生在山東各大高校門口賣,零售價能賣到15元左右。趙迎光笑稱,這便是那時候他的分銷模式。
畢業后,趙迎光面臨兩個選擇——當時山東省最大貿易公司(山東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的臨時工,或者煙臺外事辦的公務員。他選擇了前者,雖然只是臨時工,薪資水平低,不過,公司提供了前往韓國分公司的機會,這對于趙迎光而言,不容錯過。
1997年8月份,趙迎光等來了好消息,由于韓國分公司缺人,他可以去韓國了。
接下來十年,趙迎光一直待在韓國分公司,甚至連崗位都沒有調動過,日復一日地重復類似的工作。除了接韓國貿易訂單到中國生產,就是接待前往韓國考察的山東企業老板,扮演著司機、翻譯、導游的角色,僅此而已。
工作之余,他會隨身帶個MP3,只要一有空便會不自覺地戴上耳機聽。誰都無法想象,MP3里下載的是成千上萬小時的成功學課程,陳安之、余世維等等“成功學大師”是他每日的精神食糧。
在公司里,“趙迎光要創業”早已經是個公開的秘密,加薪升職的名單里都不會出現趙迎光的名字。每天只要他在寢室,就會不間斷地播放成功學課程,舍友常常對此怨聲載道。
可究竟有多少人是聽成功學成功的呢?寥寥無幾。
創新工場創始人李開復曾經公開否定成功學,他認為成功學作者多數只是紙上談兵,無可借鑒,偶有一些做過實業的作者,教你如何復制成功,但往往成功并不可復制。李開復的建議是讀名人自傳,不抱復制的態度,而是學習值得學習并學得會的。
抱著學習的態度,是趙迎光和其他成功學大師追隨者最大的不同,他不僅會聽成功學課程,更是和一個個成功者進行過近距離交流。
趙迎光在韓國期間,每個月幾乎都會有兩三個山東企業家到韓國考察,而他都會陪在左右,粗粗估算,見過的就不下400人。在那個年代,一旦到了韓國,國內的手機便無法接通,老板們猶如進入世外桃源,無人打擾,而且由于語言不通,顯得很放松且無雜念,會細細地告訴趙迎光自己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以及企業經營管理之道。
而趙迎光也總會把陳安之、余世維課程中的不解,一一向這些老板們求證。一來二去,紙上談兵的成功學理念,在現實中找到了一個個鮮活的案例,相輔相成。
“言傳身教的影響太大。”趙迎光說,這便是為什么會有人把“和史玉柱會談3小時”作為商品進行拍賣的原因。
機會來了
站在臺上的趙迎光,不算霸氣外露,但總能語出驚人,甚至會讓人產生“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感覺,與臺下進行互動,他的話語也總能讓人印象深刻。這和他在韓國的十年經歷不無關系。
這十年,聽成功學課程,與成功企業家聊天,是趙迎光“枯燥”生活的真實寫照。那么,“你究竟學到了什么呢?”記者忍不住對他發問。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趙迎光思考片刻后回答。
對于趙迎光而言,直至今天,他只做了三個大選擇題:“學韓語,去韓國工作,在電子商務上創業”。看似平淡無奇的生活履歷,卻囊括了他所有的人生方向。
1998年,留下了中國人記憶里抹不去的夏天,由南至北的大洪水是那一年的主題。同樣,在韓國也發生了大規模的水災,所有的電信電纜系統被沖垮。時任韓國總統金大中,剛剛制定了將韓國打造成為IT強國的戰略,把互聯網作為韓國重要產業,因此,在水災后政府重新鋪設了全球最先進的光纖。
韓國的電子商務由此開始飛速發展,eBay也把亞洲總部建在韓國,目的是在這個發展最快的市場充當先鋒。身處韓國的趙迎光,感受到了來自第一線的電子商務浪潮。很快,他也成為了新浪潮試水者中的一員。
{page_break}
2002年,趙迎光在易趣網上兼職開店,從韓國代購一些化妝品,統一發到國內,再由朋友發貨。這算是他第一次試水電子商務,并且一直持續多年。2004年的數據顯示,在韓國的4800萬人口中,有1100萬人是寬帶用戶,在網上銷售的商品幾乎涵蓋包括汽車、珠寶、家具在內的所有商品。而中國13億人口中,只有2000萬寬帶用戶,淘寶網也才剛剛初見雛形。趙迎光因而一直對國內電商處于觀望狀態。
趙迎光感嘆,當時易趣的首頁焦點圖廣告,只要79元就能掛七天,電子商務的市場太小,根本不需要花大力氣投入。
即便如此,趙迎光每次回國,都會興致勃勃地不停向朋友們灌輸電子商務的概念,“不是不做,只是時機未到”。這當中不乏如今韓都衣舍的合伙人,當然這都是后話。
雖然身在韓國,但趙迎光跟著國內的電子商務一同成長?!拔沂窃陔娮由虅盏娜靖桌锱荽蟮??!壁w迎光從易趣到淘寶,從賣化妝品到孕婦裝,從沒有錯過任何一個可能,只是結果并不盡如人意。
2006年,趙迎光已經可以感受到市場規模的擴張,雖然已經組成6人的團隊,但是店鋪發展非常緩慢。他把原因歸結為模式未想通,究竟什么樣的產品有市場,如何與競爭對手有差異化,都還在探索中。
2007年中旬,韓國tricycle快時尚女裝公司找到趙迎光所在的韓國分公司,希望能在山東找到生產廠商。接到這家公司的訂單后,趙迎光的心中不免有些納悶。
一般的公司是給生產商三四款衣服,每款都生產上萬件,而這家公司是直接給生產商700款衣服,具體生產哪些款式,由生產商決定。雖然款式多,但是單款訂單量卻少,少則數百件,多則上千件,賣得好再返單。
在當時,這家韓國最大的快時尚公司,已成為一個市值十億美元的上市公司,款式多、更新快、返單迅速,每天的訂單量在三四萬件,整個操作模式更像是目前國內的凡客,既是平臺又有自有品牌,以快時尚為核心。
趙迎光恍然大悟,他覺得自己終于找到了苦尋多年的靠譜模式。
時機到了——趙迎光告訴自己。
2007年,趙迎光向公司提出申請,以結婚生子的理由,要求回國發展。
邁出第一步
每天早上,趙迎光都會花四十分鐘,開著他的現代越野車由西到東穿越整個濟南,趕在9點半之前到單位。即使他是韓都衣舍的創始人,也和普通員工一樣,打卡上下班。他走路有些外八字,速度很快,一般人往往跟不上他的步伐。
和他的走路速度相比,趙迎光創業的準備過程有些漫長。
在趙迎光的認識中,要創業必須先解決三個要素:首先,要成為某一方面的專家,需要一萬個小時的磨練——他在電子商務嘗試已經足足7年,事無巨細一一操作,大事小事都了如指掌;其次,要進行資金、人脈的原始積累——在韓國的十年,這部分的準備也已充足;最后,便是堅持,等運氣——他把遇見tricycle看成回國創業的“導火索”。
回國后,在濟南的一家壽司店,趙迎光第一次將tricycle的錄像和資料給朋友們看,鄭重其事地宣布從兼職到全職創業,并邀請合作伙伴。
經過不計其數的討論,大家最終達成共識,先在淘寶網上進行嘗試。
{page_break}
2008年3月,韓都衣舍正式成立,以韓國服飾為突破口。趙迎光把韓都衣舍定位在“韓國代購專家”,通過代購先培養買手。
他將大部分公司資源放在買手上,組建了50人的買手團隊,從韓國1000個品牌中,每天每人挑選8款衣服,韓都衣舍一天的更新便達到400款,每上新一款衣服的成本是10塊錢。
當時,淘寶搜索是按上新時間排序,原本趙迎光只是想使產品充足,卻沒想到贏得了流量。
面對巨大的淘寶流量,較低的上新成本,韓都衣舍開始給買手培養獨立經營的意識。2009年4月,經過一年的買手培養,趙迎光抱著試試看的心理,給了買手2萬元,讓她自己決定生產件數、顏色、尺碼,一旦盈利,公司和買手分成。這就是買手制的核心。
此前,雖然買手已經能夠知道淘寶上消費者的喜好,但由于只需要選圖片上傳,買手們對供應鏈并無太多考慮,庫存積壓也是常有的事。
幾個月后,這種分成制度的優勢開始顯現了,買手積極性上來了,他們不僅可以找到韓國最新的時尚款式,還能通過找代工廠生產,從而降低成本,把控質量。
慢慢地,買手和買手之間也就產生了競爭,這種競爭又逐漸演化成為買手小組和買手小組的競爭。韓都衣舍日后為人熟知的買手小組制,就這樣被趙迎光創造了出來。
高調的趙迎光?
一直以來,人們印象中的,都是那個高調的趙迎光。尤其近年來,面對媒體,對他而言都已經習以為常。他向我解釋,2009年,韓都衣舍剛起步,需要創始人出去讓品牌有一定的知名度。
改變首先源于一次會議——2010年5月15日,廣州,派代(華南)電子商務峰會。
“一為見見仰慕已久的行業大佬,二為摸一摸電商行業溫度,三為交一交氣味相投的朋友?!泵灰娊泜鞯内w迎光決定買票進入,究竟是588元還是988元,他已經記不清了。
趙迎光掛著參會證,坐在最后一排,這是他第一次參加類似的論壇,甚至從不知道“干貨”的意思。整個上午,他仔細聽著劉強東、王峻濤、蒲思捷、葉海峰等大佬們的主題演講,多少有些熱血澎湃的錯覺,但慢慢地聽到底下也出現了不少抱怨聲,大佬們的分享往往大而空,對于草根賣家可以借鑒的少之又少。
事實上,那是一場大佬們的聚會,劉強東、王峻濤、杜家濱、葉海峰等行業大佬都去了,這是趙迎光第一次這么近距離地接觸他們。
午餐時,趙迎光聽到同桌的朋友說御泥坊的創始人戴躍鋒缺席,無法參加下午互動論壇。他想,“我是草根中的草根賣家,知道草根賣家需求,可以給大家想要的干貨?!壁w迎光找到劉勇明,讓他幫忙引薦派代網創始人邢孔育。
當時邢孔育并不相信趙迎光,但是一方面有劉勇明作背書,另一方面他覺得即使趙迎光表現不佳,其他的嘉賓也足以鎮住全場。于是,趙迎光從最后一排直接搬到了嘉賓席。
趙迎光一拿到話筒,便把干貨直接升級為“血貨”,一時間把臺下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
第一次上臺,他便提出“過河拆橋”的用人方式,這在日后很長一段時間都成為電商圈爭議的焦點?!半娚坦景l展速度太快,對于老員工不要有感情的因素,一旦不符合你成長的速度,第一速度把這個橋拆掉,不要讓他成為你發展的包袱?!笨此评淠谋硎?,卻不得不承認是對快速成長型企業的負責。
由此,電商圈里多了一個“耳熟能詳”的趙迎光和韓都衣舍。事實上,趙迎光每次有感而發的行為,總是會得到一些“意外”。
去年,淘寶大賣家被惡意圍攻,趙迎光充當“正義使者”,便讓韓都衣舍深陷“孤軍奮戰”中,褒貶不一。員工們紛紛埋怨趙迎光,為什么要蹚這渾水,不這么高調的回應就不會成為眾矢之的。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趙迎光開始頻頻接到電話,希望他能以受害大賣家的身份,接受各大媒體采訪,這當中包括中央電視臺、中國青年報、南方周末、北京電視臺等大大小小100余家媒體。
“這是一個極好的推廣事件?!泵襟w的接踵而來,讓趙迎光開始看到了“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真實寫照。
開放的趙迎光?
韓都衣舍創始團隊采取平均持股的股權架構,6個合伙人擁有數量相近的股權。如此一來,遇到問題究竟誰說了算呢?
韓都衣舍的解決方案是:快速溝通,相互尊重。他們有個QQ群,會在第一時間,對任何事情進行溝通。重大事項需要有三個以上的董事同意才能執行,接受記者采訪就在此列。
韓都衣舍的食堂專門留出了一個房間,除了出差之外,六個合伙人每天都會在一起吃飯,半小時吃飯,一個半小時聊天,快速協商公司的大大小小事情。
趙迎光不強勢,反而透露著些許守弱的氣質?;蛟S正是淳樸、忍讓、寬容、謙和,讓他成為了董事會必不可少的協調劑。
和其他淘寶原創品牌不同,趙迎光對職業經理人的需求并不強烈。因為從最初開始便按職業經理人要求創始團隊,專業迥異的六個合伙人各自負責一塊。
趙迎光習慣了放手,他把信任最大程度交給合作伙伴以及員工。韓都衣舍的品牌公關負責人陳新直白地說:“只要不會影響韓都衣舍的生命,他都愿意讓員工嘗試?!?/p>
趙迎光愿意支付試錯成本,他的理由是,“不嘗試又怎么知道呢?”
只要大方向是對的,趙迎光就讓員工試錯。根據事物的兩面性,如果成功了,對公司自然是好事,如果失敗了,員工得到了成長,何樂而不為呢?
趙迎光說自己“呆若木雞”,不屬于聰明人,他認為由弱至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等待是必須的。他以自己為標準選人,專門找那種可以自我燃燒的人,并愿意付出試錯成本等待。
雖然趙迎光曾在派代論壇上公開表示要“過河拆橋”,但更多的只是表達一種態度,其實他更希望員工能跟著公司快速成長。事實上,離職率在韓都衣舍是一個極低的數字。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