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柱:用我的桑蠶業承載父老鄉親的致富夢
如果沒有他最初的執著,他也許依舊是寫字樓里朝九晚五的IT白領;如果不是他破釜沉舟的勇氣,窮困的鄉親們也許依舊靠天吃飯,艱難度日;如果面對資金、技術的雙重壓力,他喪失了那一份堅定的信念,就不會有現在每戶年收入提高30%的桑蠶養殖專業合作社。
他的夢想承載著村民致富的希望,他成就了自己,也造福了他人。
他叫李天柱,是第七屆“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是山西團省委“轉型跨越”山西青年五四(特別)獎章的獲得者。他淳樸、靦腆,像一個最普通的80后。他刻苦、沉穩,是柳林縣歷史上第一個農民桑蠶養殖合作社年輕而能干的理事長。
堅定不移創業路:只是我一個人過好沒用
1980年,李天柱出生在山西黃河岸畔的一個偏僻鄉村。貧困,是他童年記憶中抹不去的關鍵詞。“小時候家里很窮,當時最大的夢想,就是走出山區,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李天柱說,“2000年上大學那會兒,完全沒有想過會再回到農村。”
2003年大學畢業,到2005年,李天柱已經在上海的一家軟件公司里拿著七八萬的年薪。2006年春節,回家過年的李天柱卻感受到家鄉冷清的過年氣氛:“05年秋天,我們那里一連下了半個月的雨,棗樹收成很差。很多村民只有棗樹這么一個經濟來源。收成不好,他們的生活更加艱難。”李天柱回憶,“大年初一的時候,村里跑的小孩穿的都是舊衣服。我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難受,我小的時候一件新衣服過了三個年,那種羨慕和難過,我知道。后來我就想,我要回家,我要為家鄉做點事,至少要讓家鄉的孩子們過年的時候有件新衣服穿。”
在李天柱的意料之中,回鄉創業的想法遭到了父母親人的強烈反對。父母無法理解,好不容易家里走出了一個人人羨慕的大學生,可以過上城里人的生活,為什么要再回到農村。面對家人施加的壓力,李天柱只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我當時跟父母聊了很多,我說,村里窮,我一個人在外面好沒用,你們和鄉親們都還是過著這樣的日子,我一個人也不光彩。”只可惜李天柱的執著并沒有換來父母的理解,但家人的質疑沒有動搖李天柱的決心。2006年,李天柱頂住壓力,回到家鄉創業。
困難重重:用心做事就一定會感動他人
柳林縣黃河沿岸丘陵溝壑縱橫,很適合栽植桑樹。但是真正要著手做的時候,李天柱卻遇到了重重困難。
“土地的流轉是大問題,我當時挨家挨戶的跑,沒有一個人明確說,你把我家的地拿走吧。我當時真的挺郁悶的,沒有土地怎么辦?后來有一次跟村干部吃飯,我受到啟發,覺得可以采用國家退耕還林的模式。我當時想著就試一試吧,也是最后的辦法了。”令李天柱慶幸的是,這最后的辦法奏效了,終于有400多畝土地簽上了合同。
“村民還是比較保守,不太接受桑蠶養殖,我就想以小帶大,以點帶面。我給他們提供桑樹苗,教他們技術,防病治病,還用保護價收桑蠶,保證不讓村民吃虧。”在李天柱的桑蠶養殖合作社里養桑蠶的農戶,由2008年5月合作社成立初期寥寥無幾的三四戶,發展到2013年的200多人,覆蓋全村農戶數的80%。這其中,有李天柱用心的付出和汗水。
資金的缺口是另一個讓李天柱頭疼的問題。沒房沒車沒擔保,銀行就是不給貸款。托人找人到處求人,資金仍舊相差甚遠。走投無路的李天柱找到小額貸款公司,希望能夠籌到資金。“當時小額貸款公司嫌我條件太差,也不敢給我貸款。我就找到他們領導,賴在辦公室不走,一直跟他講我的創業思路,分析經濟效益。最后他也許被我說動了,說看我大學生創業也挺不容易的,沒要擔保就給我貸了五萬元,當時真的是雪中送炭啊。”就是這最后來之不易的五萬元,保證了合作社的日常運作,讓李天柱的桑蠶養殖之路越走越寬。
一波三折:守住最脆弱的關口,終將換來彩虹
2008年5月,李天柱的桑蠶養殖合作社開辦起來。新的問題接踵而至,但卻擋不住李天柱的創業熱情。養蠶桑葉不夠吃,他從陜西吳堡花高價購買,并冒著大雨拉回桑葉。桑蠶“無故”大量死亡,他幾經周折,找到山西省農業廳的桑蠶研究員,終于換來“蠶繭滿屋”。各種曲折和心酸,只有李天柱自己知道。
“當時我滿懷希望的養了一個多月,桑蠶開始老化,眼看著就能結繭,結果它們就是不結繭,滿屋亂爬,最后都死掉了。那次對我的打擊很大,我想是不是自己錯了,這條創業路是不可取的。”李天柱說起自己當時的動搖和徘徊,輕描淡寫,卻掩蓋不了他內心當時的煎熬。
“那時真有種要流干眼淚的感覺,但是眼淚流干,也不會放棄,事情還是要繼續做下去。我的人生信條是不留后路,背水一戰,再難,辦法也總比困難多。到第二年,我終于成功了。當時我看著滿墻白花花的蠶繭,又一次流下了眼淚。”家人的不解,初期的艱難,絕境的心如刀絞,那一刻,都化為灰燼,煙消云散了。
成就自己 照亮他人:我的中國夢就是鄉親夢
柳林縣普惠桑蠶養殖專業合作社的成功給李天柱帶來了許多的榮譽:2010年,李天柱被團中央、農業部評為第七屆“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2011年,他獲得了山西團省委“轉型跨越”山西青年五四(特別)獎章。他所在的合作社,也先后獲得“全國青年示范社”、“山西省省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等榮譽稱號。
榮譽沒有讓李天柱迷失自我,他依舊記得自己最初的夢想:“我一直記得自己離開上海時的承諾:我要在這個生我養我的土地上干出點樣子來。我要讓我的父輩、我的兄弟姐妹、我的子孫,不再過靠天吃飯的日子,我要讓大家擺脫貧困,過上好的生活。今后,我還會繼續桑蠶養殖,我想建一個桑蠶養殖休閑產業園,從養蠶到蠶絲棉被加工都有。我要幫助鄉親們提高整體素質,讓他們工人化,讓他們走出山村,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