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百集團與永輝超市共拓零售市場
10月13日,兩家公司同時對外公告稱,雙方已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計劃在建立采購競價體系和聯合采購團隊、開展物流基地和重慶地區經營合作、建立交流學習機制等方面構建互為優先、互惠共贏的戰略合作模式,充分發揮雙方在區域龍頭、市場網絡、信息物流等方面的優勢。
“這也是武漢商業企業首次與同行的公開戰略合作。”一位長期關注武漢商業的券商分析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武漢商業起步時間早,發展成熟,武漢本土三大商業企業鄂武商、武漢中商和中百集團長期駐扎競爭,形成了極強的區域壁壘。在以往的市場競爭中,雖有其他外來同行想進入武漢市場,但最終成績均不理想。
中百集團和永輝超市之間,在外界看來其關系一度有些尷尬。
2013年11月底,永輝超市正式對外公布其增持中百集團的計劃。此后的半年多時間里,其通過不斷增持,到目前為止,持有中百集團16.91%股份,成為中百集團的第二大股東。
面對這種局面,武漢國資系采取的方式是:通過增持的方式,力保控股權。中百集團的控股股東武商聯集團,及其關聯方武漢華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陸續增持公司股票,截至今年5月29日,占中百集團總股本的29.99%。
“這拉開了與永輝超市間的持股差距,也表明武漢國資系保住控股權的決心。”上述分析師坦言,這種局面下,永輝超市即便真的有爭奪中百集團控股權的決心也需要謹慎考慮。因為零售業與其他行業不同,其對本地的供應鏈體系、品牌等各方面都有極強的依賴性,這也是零售商業區域性特征相對明顯的原因之一。此前,銀泰集團曾與武漢國資系爭奪鄂武商的控股權,但從最終的實際情況來看,既沒能拿下控股權,也因此喪失依賴當地資源的條件,錯過在湖北發展的機會,至今,銀泰系在湖北的發展并沒有預期的好。
永輝超市的做法則相對巧妙,其通過增持的方式,證明其自身的實力和對中百集團的誠意,當其具備與武漢國資系談判的條件后, 再與中百集團的合作也就顯得更加順理成章。
另一位武漢本土商業人士指出,從市場大環境來看,無論是傳統的百貨業,還是超市和倉儲業務,如今已受到互聯網行業的沖擊,雖然中百集團在電子商務方面早已涉足,但從實際的運作中來看,其成績并不明顯。而永輝超市作為一個民資企業,在近些年的發展中,其在資本運作和全國性發展中相對成功,其自身積累的諸多經驗對中百集團來說可以互補。
而對武漢國資系來說,其另一個任務則是體制的變革。如今,經過了公司管理層的變更后,武漢國資系面臨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任務也在加緊推進,與永輝超市的合作,或許可成為混改的試點,為武漢商業重組提供新的思路。
此番,雙方在戰略合作中明確,將開展在重慶地區的經營合作。“這一點對中百集團的誘惑力很大,”上述分析人士指出,除了主戰場湖北之外,中百集團曾試水重慶拓展省外市場,中百集團在當地布局多家倉儲門店,但因水土不服,經營業績很差,中百集團先后將部分倉儲門店關閉,改建部分超市門店,但從實際的運作來看,重慶區域目前仍然呈現虧損態勢。若能與永輝聯手,對中百集團在重慶市場止損是有好處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