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menico De Sole入主蘇富比拍賣行
蘇富比公司近幾個月一直倍受一位大股東(Daniel Loeb旗下的美國Third Point基金管理公司)的多番批評。公司最終決定將董事長和總經理兩個職位分開。這兩個職位此前一直由William F. Ruprecht同時兼任。
后者在蘇富比工作已經有35年之久。在公司股東之一Daniel Loeb的猛烈抨擊之下,他于去年11月份提出辭呈。
蘇富比公司現在終于決定由Domenico De Sole兩人Tad Smith拍檔掌管公司經營業務。
Domenico De Sole此前曾擔任過古馳奢侈品集團總裁一職(集團在當時已經由開云集團持有)。他將擔任蘇富比公司董事長一職。他同時也是Tom Ford總裁,并在多間公司(其中包括Gap公司)擔任董事職務。
49歲的Tad Smith此前則擔任Madison Square Garden運動和娛樂公司的總裁。他將負責蘇富比公司的日常管理業務。
相關鏈接:
昨日,鄭永剛在參加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期間接受采訪時公開表示,他沒有當過裁縫,也不想當裁縫,他更愿意別人稱呼他為一名金融家。
當日開幕的第23屆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是首次從北京移師上海,這一改變在一個方面也透視了如今紡織服裝業的困境。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大鵬在解釋這一改變時稱,選擇上海是因為上海的資源優勢相對更為明顯。
據了解,2014年紡織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的主要經濟增長指標全面由兩位數增長進入到個位數增長,從中高速增長向中速增長轉變,幾乎所有的品牌服裝企業都在庫存的泥潭里不能自拔。
這一切,在鄭永剛看來更為直白,“依靠服裝賺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鄭永剛對記者笑言,“如果30年前我在做服裝,30年后還在做服裝,我老早 ‘死’掉了。”鄭永剛認為,目前全球消費品均處于供過于求的狀態,服裝作為一個低門檻行業,競爭激烈,難以做大。他認為,即便是已經成為日本首富的優衣庫未來也未必會基業長青。
鄭永剛稱,做成一個國際品牌,是他那一代服裝人的夢想,但是中國品牌仍有差距,不在生產和質量,而在引領時尚潮流,“世界上時尚的潮流都是人家先發布,然后我們去跟著,這就是差距,也是與他們價格的差距。”
事實上,服裝業早已不是杉杉的第一大產業。根據杉杉控股旗下的上市公司杉杉股份(600884)發布的2014年半年報,期內實現的18.72 億元營收中,服裝業務僅占6.77億元,該業務板塊當期的凈利潤還虧損了134.16萬元;遠遠不如鋰電池材料業務,后者當期的營收達到11.52億元。今年1月,杉杉發布業績預增公告,主要收益來自于出售寧波銀行股權。
鄭永剛稱,他希望能“從服裝進,在金融退”,如今他已經不再過問服裝板塊的具體業務,甚至不關心他的接任者是否會將服裝業務剝離。他直言,之所以一直保留著服裝板塊,正是念著從服裝發家的那份感情。現在,他更愿意稱自己為金融家、投資人。鄭永剛在言談之間都透露著慶幸,“接下來中國的實體經濟壓力都非常大,民營企業壓力尤其大,但杉杉沒事,因為我們早已經轉型了。”
當然,作為一個投資人,鄭永剛并不會執念已有的產業。眼下,他又看上了健康產業,并躍躍欲試,“我們一定會進入健康產業,并且是大規模進入。” 鄭永剛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