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拍賣行:中國買家讓拍賣價5年漲一倍
擁有著奢華和時尚的皮草行業,一家名為哥本哈根皮草公司的皮草拍賣行牢牢掌控著全球貂皮價格的定價權。作為全球最大的皮草拍賣行,哥本哈根皮草公司每年舉行5次拍賣會,拍賣量占全世界通過拍賣銷售的水貂原料的六成以上。
來自國際毛皮協會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毛皮貿易價值已經超過400億美元,2010年~2011年度的數據顯示,全球皮草零售總額為150億美元,中國占了四分之一份額。
諸城市大森林特種動物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孫萬紅告訴筆者,雖然現在我國皮草市場零售額占到全球市場四分之一,但國內高端毛皮仍是大量進口。“咱們國內貂皮質量在國際上屬于最低檔的,根本上不了丹麥的交易平臺。”
近年來,國際貂皮價格持續走高,哥本哈根皮草公司的600家國際客戶里,350家是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地區。哥本哈根皮草拍賣會的價格,也因為中國買家的到來,在此前的5年間漲幅近100%。
而在中國市場的強勁需求下,養貂大國丹麥的毛皮出口量,占到中國毛皮進口總量的三分之一,世界毛皮產業加工中心和消費中心正向中國轉移。但由于發展歷史及產品質量等因素,皮草成衣一線品牌仍在國外,國內相關企業產業利潤空間遭到嚴重擠壓。
業內人士表示,皮草原料拍賣制度對企業影響非常大。一件裘皮時裝,原料成本高達80%,而原料價格上漲直接推動成衣價格的上漲。海寧中國皮革城董事長任有法稱,從價格波動看,只要中國市場好,各路資本進入,拍賣價格馬上就會提高。
相關鏈接:
從諸城市前往辛興鎮公路兩旁,每隔百十米就有一處“收貂”的招牌,然而多數收貂處非常冷清。
諸城人王守寶5年來一直幫著河北地區過來的客戶收購貂皮。他告訴筆者,現在諸城收貂皮的多數都是河北省唐山市過來的,“諸城都是養貂的,從事加工的很少,只能賣給外地人。”
在中國最大的生皮毛交易市場河北尚村,主要交易來自山東和東北的生皮。來自山東的貂皮大多為低檔皮。市場行情顯示,國內貂皮價格在2002年達到最高,每張為800元,2003年猛降至每張200元;之后呈震蕩走勢,2010年曾達到每張400元。
與尚村相隔200多公里的唐山,是國內較大的貂皮加工企業聚集地。來自唐山的貂皮加工廠老板常發今年在諸城設了好幾處收購點。去年他在諸城收貂皮時,一天能收600來張,今年每天能收1000多張。“今年諸城這邊養貂的太多了,產量非常大。”他認為,正是諸城的貂皮產量太多,致使今年的貂皮價格上不去。
常發打算趁今年貂皮價格處于低位,收購一些儲存起來。雖然今年加工成本上漲,但貂皮價格暴跌對處于皮草行業產業鏈中端的貂皮加工企業影響不是很大,“今年廠子效益不錯,唐山很多大的加工廠趁著今年生皮價格暴跌,都在儲備貂皮。”
海寧中國皮革城一位負責人表示,雖然今年國內貂皮普遍降價30%~40%,部分地區甚至達到50%以上,但中間加工環節以及成衣設計環節成本沒有下降,“現在還不到銷售旺季,貂皮大衣會降多少并無法預計,但今年肯定是這幾年買貂皮大衣最合適的時候。”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