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業:跟漲考驗應對智慧
目前做得好的服裝企業利潤率只有10%左右,大部分服裝企業,凈利潤只有5%~7%,漲薪壓力很大。
杭州蕭山的朱先生是當地一家服裝企業的老板,他的公司擁有幾個自創的中高端品牌,且代理一些歐洲的小品牌。最近一段時間,他在上海開出了自己品牌的第一家門店。
距離開張還有數月時間,但朱先生的店員還沒招齊。他為店員開出的薪資標準是底薪2000元。按銷售額1.5%到2%提成,一個班的兩名店員平分。
朱先生告訴記者,最近幾年,店員的薪資一直呈快速上漲的趨勢, 一方面是店員對漲薪的預期,另一方面是企業面對市場環境不景氣,經營壓力巨大的局面。朱先生采取的做法是,保持員工基本工資不變,給員工更多的激勵性獎金。
比如,一天之內的銷售額達到2萬元之后,或原來要打6折的產品,店員以8折的價格賣了出去,則給員工一些激勵性的小額獎勵。
Carrie是一位海歸,回國后她代理了一個東南亞的服裝品牌。她告訴記者,給店員漲薪,有時并非自己的意愿,甚至店員也沒有提出要求,但是市場環境將勞資雙方不斷推著走。
由于同在一個商場工作,不同品牌專柜的店員之間非常熟悉,薪資也就非常透明,一旦有幾家品牌漲薪,其他品牌就不得不逐漸跟進,不然店員情緒就會受到影響。此外,Carrie在好幾家商場都有專柜,不同商場薪資標準不同,公司內部并不能采取多重標準,造成所有專柜的薪資都向最高端專柜看齊。
去年年底,Carrie給自己的員工每人加了200元的底薪。“加100元底薪是沒什么效果的,現在行規是要加就至少加200元。一年就多了好幾千,店員還是很高興的,對維持銷售穩定性是很有幫助的。”Carrie說。
每人每月加薪200元,對小企業來說,成本的上升是顯著的。為了消除給員工漲薪帶來的壓力,Carrie想出了一個辦法:“找更便宜的貨源。”
遠卓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裁李放告訴記者,在服裝零售行業,員工的轉換能力比較強,所以也比較容易流向薪資更高的相近行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