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引導消費回流“沒那么簡單”?
春節長假已消悄悄的走完,中國游客在日本“爆買”的文具、保溫杯、指甲鉗、食品、藥品、保健品、化妝品等日用商品成了新標的。與去年受到“爆買”的智能馬桶蓋、電飯煲等耐用家電相比,今年受到中國游客青睞的商品,價格較低,需求量較高,但相同點都是在國際上具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
向全世界輸出小商品的“制造業大國”,在日用商品領域沒能滿足本國消費者的全方位需求,發人深思。
中國游客出境愛“爆買” 日本受益“主要看優質”
據報道,春節期間,600萬出境過年的中國游客“刷出”了境外消費900億元人民幣的新紀錄。
以熱門目的地日本為例,今年春節期間, 訪日游客同比增長52%,高島屋大阪店甚至創出免稅品銷售額同比增至2.6倍的紀錄。
可見,日本制造的品質受到中國游客的認可。大到藥品保健品的研發,小到文具的設計,日本制造的標準、工藝,對國內制造業企業而言,仍需下大力氣趕超。
除了商品的供給,日本的服務供給也對拉動中國游客消費形成了有力的“配套”。為吸引中國游客,日本商家大面積“過起”中國的春節、國慶節。不少日本零售商不但聘用中國店員,更引入了支付寶、微信支付等中國特有的支付媒介,讓中國游客“無障礙”消費。
此外,2015年中國游客的購買熱情,并未遭遇日本的“冷屁股”。日本商家與民眾對中國游客做到了“來者不拒”,而且鮮有“黑導游”事件,相比國內一些旅游熱點地區,中國游客在日本的旅游體驗較佳。
加之日元匯率處于低位和針對外國游客的免稅、退稅政策,中國游客在日本感覺“拿啥啥便宜、買啥啥賤”,岡本、花王等具有一定國際知名度的日用品制造商業績大增,“過了一個肥膩膩的大年”。
海外“爆買”凸顯供給側改革的必要性
據商務部和國家旅游局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出境旅游達1.2億人次,在境外消費約1.2萬億元,出境人次和消費均列世界第一。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表示,隨著經濟發展的積累和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更多百姓能夠較為輕松地承擔出境旅游的花銷。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研究員趙萍表示,富裕起來的中國消費者對所購買商品的品質、品牌產生了更高的需求,一些國內既有的小商品制造商在追求品質的卓越和打造品牌的國際知名度上,還無法滿足這樣的需求。
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消費外流在透露出中國消費者巨大購買力的同時,也揭示出國內商品供給與消費者需求之間的不平衡。
然而,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巨大,國內諸多行業面臨嚴峻的產能過剩問題,新生供給更加需要在消費中實現生存發展。巨大的消費外流使化解過剩產能和培育新生供給面臨更大的困難。
此外,創業創新遭遇資本寒冬,一些地區不少孵化器已經停業,眾多傳統制造業企業縮減產能后未找到有效的新增長點,通過新生供給拉動國內消費、引導境外消費回流,更顯艱難。
但也要看到,雖然海外爆買所體現出的“消費升級”鮮明地將國內制造業與先進水平的差距凸顯出來,但這同樣揭示了中國制造業化解過剩產能、升級產業結構的必經之路。
2015年11月11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曾指出,“必須要以民眾消費需求升級,促進國內消費品產業升級。”
中國引導消費回流“沒那么簡單”?
就國內的商品供給和服務供給而言,趕超發達國家水平的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郭田勇認為,各級政府可從深化簡政放權入手,優化企業經營環境。繼續通過減免稅費,降低中高端制造業企業的生產成本,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扶持,提升國內商品的品質競爭力和價格優勢。
趙萍表示,從工業設計角度提升產品品質和使用體驗,以營銷定位中國品牌的國際形象,是供給側改革中提升中國制造品牌競爭力的兩大途徑。而減少代理層數和加價環節、降低流通成本,則是增加其價格競爭力的必要手段。
“更重要的是建立完善社會信用體制”,郭田勇說,讓失信的生產經營者無處遁形,倒逼國內的生產經營者提升產品和服務的品質,打造讓消費者放心、滿意的市場環境。
而就進口商品而言,加入WTO后,我國逐步調低進口產品關稅,但綜合匯率與境外旅游免稅退稅等因素,在境外銷售的中高端商品仍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
趙萍表示,以跨境電商為代表的國內渠道,正在以“短環節、低加價”的姿態為中國消費者提供越來越多的進口商品,在保障好消費者權益的前提下,跨境電商規模將持續上升,或能使出境游客“開心去、輕松回”。
記者梳理發現,自十八屆五中全會以來,中央在消費升級與供給側改革上頻頻發力。
不到4個月的時間里,國務院常務會議已6次研究部署市場需求與改善供給。
2015年11月22至23日,國務院連續兩日發文,針對以“消費升級”推動供給側改革作出部署。
2015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明確要求,“要提高有效供給能力,通過創造新供給、提高供給質量,擴大消費需求。”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