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物流成本初探
我國企業要向“第三利潤源泉”——物流領域要效益,首先必須開展物流成本的核算和評估,這是物流成本控制和管理的基礎。為優化電子商務配送系統和物流網絡,提高電子商務效率,就必須減少物流環節,簡化物流過程,減低物流成本,改善物流服務水平,因此,認識與掌握現代物流成本核算是問題的關鍵之所在。本文從核算標準、其本質內涵及模糊方法三個角度展開討論。
一、統一現代物流成本的核算標準
物流(Iogistics)即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根據實際需要,它是對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施的有機結合。現代物流作為一種先進的組織方式和管理技術,應包括:物流活動(logistics activity),指物流諸功能的實施與管理過程;物流作業(logistics operation),指實現物流功能時所進行的各項具體操作活動;物流技術(logisticstechnology),指物流活動中所采用的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方面的理論、方法以及設施、設備、裝置與工藝的總稱等等。大量數據表明,現代物流可以降低流通費用,降低物流消耗。比如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物流成本平均相當于GDP的13.7%,1989年為11.1%,到1996年降到10.5%.根據全球物流費用的市場規模,物流產量占GDP的比重約為11-15%,全球每年用于物流的費用高達3.43萬億美元,所以一些發達國家把降低流通費用,特別是物流費用作為第三利潤開發的源泉,更作為提高整個國民經濟效益的重大措施。
但要使現代物流真正能為企業乃至社會帶來效益,首先必須明確這些問題:什么是物流成本?物流成本應包括哪些內容?怎么核算?核算的標準是什么?只有回答與深入分析了這些問題后才能達到減低物流成本的目的。例如,日本于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從美國引入現代物流;至1977年,日本運輸省流通對策部根據流通理論和經濟活動制訂了計算物流成本的基本方法,公布了《物流成本計算統一標準》;1992年日本通產省政策局流通產業課又編寫了《物流成本計算實用手冊》,使得日本企業能清楚地了解公司在物流業務方面的費用開支,從此為日本現代物流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這里之所以要對物流成本如此關注,就在于物流成本具有模糊性,主要反映在物流成本具有顯性成本和隱性成本之分,使得我們對現代物流成本的理解發生偏差。比如,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得到目前“我國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為16.7%或20%或25%”:“物流費用占生產成本的35%至40%”:“物流開支占銷售額的5%-35%;而對于一些特殊產品如冷凍產品等物流費用比例更高,達到40%左右”等數據。但誰也不能給出一個確切的數字,更無法說明這些數字的核算標準與方法。原因在于:我國大多數企業還沒有真正計算過物流成本,并不知道物流成本占總成本多大比重;即使個別企業曾經計算過,也會因為采用計算標準不統一,顯性成本和隱性成本各自內涵的確認不統一,區分依據的不統一等,造成核算結果千差萬別,致計算結果間缺乏可比性。因此,在我們還不明確我國現代物流成本的大小及其本質的情況下,就難以對它控制,也就更談不上用什么方法控制以及如何控制了。換言之,發展我國現代物流,必須認識物流成本的本質,統一物流成本核算標準,才能使我國現代物流起到“開源”、“節流”的作用。
二、我國物流成本的本質分析
迄今為止,我國企業基本上是根據會計報表的分類方法,將成本分為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將物流成本與銷售成本混在一起。根據我國2001年8月頒布的《物流術語標準》的概念,物流應包括供應物流、生產物流、銷售物流、回收物流、廢棄物流等環節,每個環節都有相對應的物流成本。而銷售物流只是物流的一個環節,其物流成本充其量僅是整個物流成本的一個部分。在我國現有會計報表中所能體現的“物流成本”是屬于可視成本開支,可稱之為顯性成本,它們包括包裝費用、裝卸費用、倉儲租賃費用、流通加工費用等。而且這些部分在現代物流中所占比重不會很大。企業物流成本應該綜合反映在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中,但是,由于在確認、分類、報告等方面,這兩張報表都必須遵循現行會計準則的要求,導使物流成本的“剝離”缺陷和“不完全”缺陷。以庫存成本為例:第一,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在庫存成本中不要求確認及分配有關庫存維持的費用,諸如保險、積壓物降價處理、呆滯產品成本等未在會計報表中體現的隱性庫存成本部分,導致了物流成本的模糊和低估。這是由于庫存成本的不完全造成。第二,對于投入到原料、生產工藝過程及產成品等的各種資產,并未從企業發生的其他形式的資產成本費用中剝離出來,確認為物流成本,這是另一類隱性成本。而這些隱性成本在物流成本中占較大部分,如產品損失、退貨、缺貨損失等都屬于隱性成本。這里將物流顯性成本與隱性成本歸納如下:
物流顯性成本:倉庫租金,運輸費用,包裝費用,裝卸費用,加工費用,定單清關費用,人員工資,管理費用,辦公費用,應交稅金,設備折舊費用,設施折舊費用,物流軟件費用等。
物流隱性成本:庫存資金占用成本,庫存積壓降價處理,庫存呆滯產品成本,回程空載成本,產品損壞成本,退貨損失費用,缺貨損失費用,異地調貨費用,設備設施閑置成本等。
從上可看出,物流成本是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消耗在物流業務方面的顯性成本與隱性成本之和,大部分的顯性成本可以通過原始憑證反映和計算。目前,在企業運營中,只是加強了這些費用的計算,以進行物流成本的核算和控制;而對于隱性成本,既要加強成本控制,還需要深入探討其核算標準和方法問題。
三、隱性物流成本的模糊分析
1.對于上述“剝離”缺陷形成的隱性成本,可用模糊聚類分析法,從相關成本、費用中將物流成本分離出來。聚類分析是一種新興的多元模糊統計方法,它最早被運用在分類學中,形成了數值分類學這個學科。以后,隨著統計軟件的發展,聚類分析被引進到統計分析中來,形成了聚類分析這樣一種多元分析方法。
聚類分析主要用于辨認具有相似性的事物,并根據彼此不同的特性加以“聚類”,使同一類的事物具有高度的相同性。說得簡單一點,就是把事物按其相似程度進行分類,并尋找不同類別事物特征的分析工具。在對物流成本分析時,聚類分析可以按物流過程細分,尋找不同的成本控制目標。聚類分析也可以對變量(統計指標)進行聚類,或對樣本進行聚類。聚類時,可以把變量按距離遠近分成若干類,并能通過變量與變量(樣本與樣本)的連接狀況揭示在同一類別中,反映不同變量或樣本的遠近程度。
聚類分析應用在物流成本分析時,涉及到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的各個層面。在微觀層,企業可以通過聚類分析掌握物流成本細分的原則,了解不同物流環節的成本特征,也可以借此確定主要控制策略;而在宏觀層,聚類分析與因子分析等相結合,可以統一隱性物流成本的概念,進而統一核算標準。
物流成本聚類分析大體可分為以下一些步驟:(1)數據收集并且收集相應的變量;(2)產生一個相似矩陣;(3)決定把物流成本控制目標總體細分為幾類,及其對每一種類別的相應定義;(4)實施聚類分析;(5)產生結果。
2.對于“不完全”缺陷形成的隱性成本用模糊集合來描述。根據模糊數學理論,集合依其是否具備明確的內涵和清晰的外延邊界,又可分為普通集合和模糊集合。前者對應的是一個明確的概念,概念具有明確的內涵和清晰的外延;后者則是對應一個模糊概念,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都是不確定的。如未記入會計賬戶,但屬于物流成本的隱性成本和費用,其內涵和外延一般都難以確定,因此對于這類模糊概念,只能用模糊集合來描述。模糊集合是用隸屬度的大小程度來說明的。隸屬度是用來度量“亦此亦彼”模糊程度的指標。它的取值介與(0,1)之間。如果等于零,說明完全不屬于物流成本;等于1,說明完全屬于物流成本,也就是顯性成本的概念。如果僅取這兩個值,就是“非此即彼”的普通集合的研究了。
例如假設庫存產品超過半年以上降價處理的隸屬度為1(即表示100%屬于壓庫產品,以下解釋類似),庫存5個月為0.9,4個月為0.8,3個月為0.7等,以隸屬度為權數,以產品品種為元素求和,來確定物流成本。
元素和集合的關系摒棄了“非此即彼”的確定性,而表現出“亦此亦彼”的模糊性。因此當我們核算物流成本時,就能將這些模糊的模棱兩可的隱性費用準確地說出它們屬于“物流成本”的程度應該是多少。
當前有關我國物流業的狀況特別是物流成本統計資料還是一片空白的情況下,更需要用模糊集合來描述,以獲得第一手數據資料,為準確地反映我國物流業的發展趨勢,促進物流活動增加,提高物流效率,打好基礎。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