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周健康出游指南
旅行中的吃與喝
“病從口入”這話是一點也不假,飲食健康無論何時對我們來都是十分重要的。盡管出門在外一切都不可能象在家里那么講究,但在吃方面絕對馬虎不得,片刻的放松造成的損失卻可能是巨大的,下面就介紹一些關于旅行中“吃”的要領。
1、瓜果一定要洗凈或去皮吃。吃瓜果一定要去皮。瓜果除了受農藥污染處,在采摘與銷售過程中也會受到病菌或寄生蟲的污染。
2、慎重對待每一餐,饑不擇食要不得。高中檔的飲食店一般可放心去吃,大排檔的可有選擇地吃,攤位或沿街擺賣(推車賣)的不要去吃。旅行中雖然饑腸轆轆的情況不少,但小攤小販的食物不能去碰。如果饑不擇食,則等于拿生命開玩笑。
3、學會鑒別飲食店衛生是否合格。合格的一般標準應是:有衛生許可證,有清潔的水源,有消毒設備,食品原料新鮮,無蚊蠅,有防塵設備,周圍環境干凈,收款人員不接觸食品且錢票與食品保持相當距離。
4、在車船或飛機上要節制飲食。乘行時,由于沒有有運動條件,食物的消化過程延長、速度減慢,如果不節制飲食,必然增加胃腸的負擔,引起腸胃不適。
說完了吃,我們再來談談喝,從某種意義上講,喝水對于人來說也許比吃飯更重要,因為人體中的水分占人體的60%,在外旅行難免會遇見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情況,沒有水喝對人健康的影響絕對是很大的,嚴重的時候還會造成脫水現象。就算是有水喝,也要做到健康飲用,現在就介紹一下每天喝水的“六訣”。
1、未渴先飲--早晨出游前盡量多喝水,包括早餐的牛奶和稀飯。
2、小口慢飲--旅途中口渴時只能間歇含飲幾小口清水或茶水,切忌“牛飲”,以免破壞體內水鹽平衡。
3、以漿代飲--途中饑渴時不妨以綠豆湯、八寶粥之類漿液代替喝水,這較符合生理要求。
4、不貪冷飲--身熱口渴時勿貪冰淇淋、冰汽水之類冷飲,否則越吃越渴,還易傷脾胃。
5、尋泉為飲--盡量不喝野外自然水,萬不得已時只喝山林間的泉水,勿飲河水、融雪水、路邊溪水。
6、歸來暢飲--傍晚回宿地洗澡前先靜心慢飲茶水,晚飯后繼續喝到排尿為止。
旅行“催眠術”
外出旅游,夜晚失眠,怎么辦?教你幾招“催眠”方法,可能管用。
避免過度緊張
旅游時,不宜把行程安排過緊,緊張容易在夜間失眠。正確的做法是自我放松,臨睡前喝一杯稀釋的醋。
保持睡眠環境的舒適
出游也應維持原上床睡覺時間,并保持平時睡覺方向;有人喜歡臨睡前,吃一些面包、牛奶,這是好的催眠夜宵。
溫水洗澡
晚上用溫水洗澡可使勞累的肌肉和神經放松。按摩疲勞的四肢,足底的涌泉穴和頭部,頸項部的一些穴位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催眠作用。
服用鎮定藥
如果上述辦法都不足使你入睡,可以服用舒樂安定、棗仁丸,一般在臨睡前服1粒即可。
如果在旅行過程中真的出現一些突發性疾病,也不要著急,冷靜的判斷和處理才能順利的解決問題,另外,掌握一些處理緊急疾病的小方法也是
必不可少的。
旅游徒手治病5法
〔指壓太陽穴止頭痛〕 一般頭痛,患者自己可用雙手食指分別按壓頭部雙側太陽穴(太陽穴在眉梢與外眼角中間向后一寸凹陷處),壓至脹痛并按順時鐘方向旋轉約一分鐘,頭痛便可減輕。
〔按揉足三里穴止胃痛〕 胃痛時,用雙手拇指揉患者雙腿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在膝蓋下三寸,脛骨外側一橫指處,待有酸麻脹感后三至五分鐘,胃痛可明顯減輕至消失。
〔掐中指甲根緩解心絞痛〕 當心絞痛發作,一時無法找到硝酸甘油片時,旁人可用拇指甲掐患者中指甲根部,讓其有明顯痛感,亦可一壓一放,堅持三至五分鐘癥狀便可緩解。
〔捏壓虎口治暈厥〕 暈厥即面色蒼白惡心欲嘔,出冷汗甚至不省人事。此時,他人可用拇指食指捏壓患者手之虎口(即合谷穴),捏壓十余下時,一般可以蘇醒。
〔點壓天樞穴治便秘〕 便秘者在大便時以左手中指點壓左側天樞穴上(位于肚臍旁三厘米下方一厘米處),至有明顯酸脹感即按住不動,堅持一分鐘左右,就有便意,然后屏氣,增加腹壓,即可排便。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