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獲得晉升的軟硬件
有些人一直工作勤勤懇懇,卻沒有取得期望中的成就;但有些人和別人一樣工作,看起來貢獻似乎更大,這又是為什么?調查發現,原因是待人處世不同。
重在解決問題
我在公司曾實行“開門辦公”,就是除非我在開會,否則任何人可以隨時進來和我交談。 有一天,負責顧客服務部工作的A君跑進我的辦公室,她說這幾個星期以來,顧客的投訴電話響個不停,他們抱怨我們的貨物逾期不到。鑒于這種情況,她要求我出面向顧客解釋,否則她將辭職。 “可以,”我像往常那樣回答,“我先去看看。” A君來找我的目的基本達到了,得到了一點安慰和支持。實際上,A君所講的一切,暗示一個意思:“我不愿意承擔責任,我來工作是希望一切都順利。” 還不成熟的雇員,一般都會向他的雇主明確表示不愿意承擔責任。假如A君這樣說:“我剛接到顧客的電話,知道他們正向其他供應商訂貨,我有幾條建議,僅供參考。” 這就完全不一樣了,A君給我帶來了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來提問題的,顯然她在為自己創造提升機會。 每人都會遇到問題,處理問題的方法相當重要,應該從尋找問題著手,因此,“問題沒出現就不用管它”的格言,應該被改為:“在問題出現前就把它解決”。問題就是你施展才華的機會。
太完美反而不可信 一家大公司總裁告訴我,他最近打消了提拔一位眾人稱贊的候選人的念頭,盡管這個人很稱職。 “我覺得一個人能受到眾人推薦,這當然重要,”總經理說,“但這人也太完美了,使人覺得不可信。”許多人都以為,如果上司發現了自己的弱點,他們的提升機會就會化為烏有,于是他們說話謹慎,害怕把自己的缺點暴露出來。 如果一個雇員從不出差錯,那只說明他沒有創造力,他只知道機械地重復昨天的工作,卻不會為將來打算,安于現狀的職員肯定不會有發展。
提升不是獎勵過去 為什么愈來愈多的雇員認為,只要做好本職工作就能獲得晉升? 老板希望每位下屬勤勤懇懇,腳踏實地,對于雇員來說,最重要的是他們的工作表現能超過老板的要求。 老板從來不會由于雇員過去工作積極而提升他,老板提升雇員,是希望他將來能干得更出色。如果老板認為你不能勝任新工作,那么,過去的一切努力對于你的晉升都是徒勞的。
勇于毛遂自薦 一個好的雇員只會提建議是不夠的,他有責任以自己的成就、才干、技能和潛力來吸引老板,因此,只要自己有能力,你可以大膽自薦,這樣老板不會小看你。 B君是一位年輕雇員,他要求見我,他信心十足地對我說:“先生,不謙虛地說,我覺得自己有能力承擔更大的責任,現在,我一切都準備好了。” 他的話言簡意賅,還恰到好處,他強調自己愿意承擔更多的工作,這也正是老板所期待的。正是借助這種方法,B君后來一步步地升到公司副總裁的職位,現在他有了自己的公司。 你肯定聽說過“機會只有一次”的格言,別信它,機會在不斷出現,問題是它瞬間即逝。除非你確實知道自己力所不及,否則,就應該樂意去承擔更多的責任,相信自己會得心應手,不要期待事情會變得完美無缺。 你可能心里很害怕,暗自說:“我真的不行,現在都已經很吃力了,怎么還能承擔新任務呢。”對于那些將要承擔新任務的人來說,有這種想法很正常。試想,只要你會游泳,壯膽跳進水里,兩腿狗刨式地蹬水,你很快就能學會蛙泳。
廣交良友 我不再重復強調搞好同事關系的重要性,最好的辦法是廣交朋友,別把關系限制在與自己層次相當的同事之間,如果你這樣做,表明你已形成偏見,就是把管理人員當一派,把雇員當另一派。同時盡可能少發牢騷,牢騷只會消磨意志。即使真有怨言,也最好一次性發泄完畢,不要整天不停地嘮叨,否則只會令自己終日悶悶不樂。 你不必為提升而變成工作狂,但也不要把工作時間限定在“朝九晚五”的框子里。有時,如果老板有很多事,他希望雇員能全力以赴,夜以繼日。“一日之計在于晨”,老板希望雇員每天早晨能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以完成當天的任務。
能遵循上述幾條建議的職員,一定能在企業站穩腳跟并且容易獲得晉升。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