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營銷逢此必敗
不客氣地說,目前中國服裝企業的老板中存在一些現象的客觀存在,理應引發我們更多的思考。
現象1:四兩撥千斤
營銷就是一個企業的生命力,更是企業的核心動力,就好比汽車的發動機一樣??捎行┢髽I的營銷部門只有兩三個人,而其他部門加起來有一兩百人之多,結果出現賺錢的人少、花錢的人多的現象,長此以往,企業何來利潤?因此,企業是不是應該建立四缸、六缸、八缸的好比發動機的營銷中心呢?這才是企業家要考慮的重點。“四兩撥千斤”看上去很有道理,而成功的機率是很小的。企業的老板們,您何不“千斤撥四兩”呢,這樣成功不就是概率效應了嗎?
現象2:紅海拼“刺刀”
服裝品牌的渠道建設已經從招商過渡到品牌價值投資分析。很多企業通過人海戰術招商,使品牌招商工作變成了肉搏式地拼“刺刀”,結果找到了一大批客戶來到招商會現場,卻不能說服代理商為什么要做這個品牌。招商代表也只有通過熱情招待、展示企業實力、參觀工業園,以及吃好、喝好和住好的“三好”政策來感化代理商。試問這種沒有市場規劃的品牌,即使代理商加盟,又如何立足于未來的市場?
現象3: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前幾天,我連續聽到3個企業的業務經理在聊天時跟我說,最近他們所在企業的招商獎金大幅提高,高到招一個省代有3萬獎金。我一聽嚇一跳,便笑著說:“算了算了,我也去招商!”其實一個服裝品牌的成功是依靠品牌、營銷和產品三駕馬車同時趨進,這樣品牌的整合就沒有時間差了。這幾年,隨著互聯網的擴張和專業培訓老師的熏陶,大部分代理商也懂得品牌運營了,也知道什么樣的品牌有發展,什么樣的品牌沒前途了,所以招商就越來越難。試問一些企業家,“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招商模式下,即使這些代理商加盟了,可你們的產品市場在哪?品牌的發展空間有多大?你們花去的招商成本還能賺回來嗎?真的可以“千金散盡還復來”嗎?{page_break}
現象4:“砍掉”的成功
有一個溫州企業老板做品牌,早上一起來,就在想今天的員工有誰是多余的,是否“砍掉”。我問他為什么要這樣,他說,他去上海聽了某老師《砍掉成本》的課,課上說,企業家要做到:今天沒利潤,就得砍成本。我聽完哭笑不得,我不懷疑某老師的課,我在想這位企業家一定是沒有理解“砍掉成本”的真正意圖,他不是在砍掉成本,而是在砍掉成功。當然,開源節流是企業家必須做的,只是我們在“節流”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考慮如何“開源”。
現象5:服裝“庸才”亂世
福建有一個企業,這個企業的營銷總監的業務水平真讓我“刮目相看”。他派出的業務員幾個月回來一次,都安排在兩次訂貨會前回來,但一到訂貨會前該回來的時候,業務員馬上提出辭職。為什么會這樣?原來業務員在外久了,對他來說,企業的向心力、團隊的組織力等等都沒有了,甚至他早就在那里找到了另外一份工作,做一份工作,拿兩份工資。其實,業務員出去招商的時間最好是20天左右,每次出差前必須要進行充分的培訓,制作招商計劃書,簽訂指標責任狀。否則出去后,夏天怕熱,冬天又怕冷,這樣一來,業務員出業績談何容易。突然我想到一首歌的歌詞:“借我,借我一雙慧眼吧……”企業家們,您最重要的就是選人,而更重要的是要選對人。
現象6:店鋪80%直營
福建的“分公司”模式引發了大部分企業老板反思:企業要做大,是否真的要大力發展分公司?我服務了一個品牌,跟老板一談,就知道完了,都是直營店鋪惹的禍,200家店里就有140家直營,現在被庫存壓得資金大缺,每天想著賣股份。“分公司”模式是否成功,還有待驗證,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不通過總代理來完善二級店的發展,直接通過直營就使其品牌壯大是不可能的,有些品牌二級店還沒建立完善就直接砍總代理,聽說這些品牌現在也搖搖欲墜了。其實一些成功的企業家提出的“代理制50年不變”,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page_break}
對策“王道”模式和“聚變”模式
以上這些現象值得我們深思。中國的服裝資源有限,原材料成本又不斷上漲,代理商“十年磨一劍”地辛勤勞作才賺得第一桶金。作為服裝企業的老板,如果您今天的蠅頭小利是建立在代理商的痛苦之上,如果您憑著自己的喜愛,每天毫無方向地“試驗”,最后只能給自己創造出一個“土匪”品牌。“土匪”品牌這個詞出現在服裝洗牌的時代,我想是時候值得我們去探討了。如果你們今天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處境,再過10年你們的市場在哪里?我想你們的一部分二級店已被冠軍、亞軍、季軍品牌所搶占,另一部分也會被新一類趨勢品牌所取代了。
同時我建議,作為二級加盟商,也應該擦亮眼睛,不要被一些“土匪”品牌的業務員騙走你們辛苦得來的第一桶金,應在你們的門口貼上“禁止XX‘土匪’品牌業務員入內招商”的字條。
而那些“土匪”品牌如何才能找到新的趨勢、新的品類,締造出新的財富傳奇呢?安杰智揚營銷策劃機構的“王道”模式,以趨勢、定位、模式和溝通四大策略來支持品牌從紅海當中找到藍海。我們有一句很好的俗語來形容這一“王道”模式:找對趨勢坐電梯,選錯趨勢爬樓梯。
今天,只有在“王道”模式的基礎上,我們的企業才能奮勇向前,發揮營銷渠道的“聚變”模式。“聚變”模式以架構、工具、峰會和爆破等實戰手法讓企業的渠道快速崛起,締造招商傳奇。一個品牌成功的每一招都必須是企業文化和品牌靈魂的結合體,只有在品牌的“王道”模式和營銷的“聚變”模式下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