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行業如何突出重圍?
在近日舉辦的“首屆時代文化產業高峰論壇”上,眾多文化產業人士、媒體界和學術界等權威人士,共同探問傳統媒體轉型路徑和中國本土文化企業走出去之路。
論壇上,廣東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副局長錢永紅指出,在受眾已經適應了免費信息供應的環境下,傳統媒體真正要突圍,就要分眾化操作,就是點對點、點對面地定制信息,而且必須要整個產業鏈上全覆蓋。
而安徽出版集團董事長王亞非則認為,文化傳媒企業最重要的作用是“平臺”。現在出版、傳媒應該是三種業態的融合,包括一種是閱讀和欣賞,像廣電和報紙,包括圖書;第二種是創意延伸,由內容創意衍生出來不同類的產品和載體;第三是信息化服務,因為衍生過以后,隨著科技的發展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業態和信息化的東西。
江西省出版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曾少雄認為傳統媒體,包括出版企業,都是由創意者、消費者、推廣者和生產者組成。你打造的核心競爭力是看誰對誰有整合能力。像馬化騰的微信,什么都沒有做,他就是用消費者整合了創意、整合的推廣、整合的生產。
廣州美院教授楊博欣則指出,拇指時代在技術上已經全部準備好了。人們只是由于慣性還在閱讀紙媒,所以傳統媒體要馬上行動來面對這一現實。在信息視覺化的時代,傳統媒體的“內容為王”要轉變成今天的“體驗為王”。
而在圓桌論壇的下半場,《經濟觀察報》社長趙力先生指出,傳媒變革有4個主體——市場、法人、媒體人、投資者,正在發生重要變化。具體而言,傳媒的“管道”功能已經被互聯網的“平臺”功能所逐步代替,從而帶來傳媒市場的變化;傳媒“法人”,也即傳媒企業在這個時代還沒有找到如何重建影響力的方法;而曾經以“記錄者”身份獲得存在價值的媒體人,則需要重新找到角色定位;而處在變革時代的傳媒,需要投資者這個“救星”,因為就像互聯網變革,就是因為有資本的推動。
《新周刊》雜志社社長孫冕認為,傳統媒體現在就是要玩跨界、混搭去做事情,不能把積累的社會資源浪費。他進一步指出,互聯網到今天已是勢無可擋,媒體要趕快行動起來,要趕快迎接這個時代給媒體的挑戰,這是挑戰也是機會,危機之中要找到出路。
盛大網絡高級副總裁張瑾則盛大業務模式為例,介紹了如何通過UGC,用戶創造內容來盈利。形象的說就是“一魚多吃”,通過讀者付費閱讀、文字衍生品(如電影劇本等)、廣告等來進行盈利。
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院長吳飛則指出,反應每個國家的人都要面對的問題的作品,就能夠走向世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