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布線管理系統要理性布局
“智能布線”的概念并不是現在才受到關注,90年代中期就有以色列公司將其作為軍工產品推出,提出了布線系統采用電子配線架管理的應用技術。但當時設備成本相當高,從需求角度來說,中國的布線市場無法接受。經過近10年的發展,大家從社會倡導的智能、綠色、節能的要求出發,重新提起它,這也是信息時代發展的需要,意味著智能配線技術與產品應用成熟期的到來。
可以這么比喻,“智慧城市”是由大大小小的“智慧單元”組成的,“智能配線”在“智慧單元”中,就像一個小小的螺絲釘,但它可以服務于整個“智慧城市”,為平臺的信息基礎設施服務。為基礎設施的配線、跳線提供自動化的管理,解決與應對布線規模日益增大的壓力,使用更少的資源、更短的時間、更簡的手段完成管理任務。在計算機技術的參與和網絡的支撐下,使布線的狀態變得可跟蹤,可控制、可管理。
相比之下,傳統布線系統的管理只能依靠手工操作的方式對管理文檔的數據與內容進行記錄、生存與變更。設備端口連接狀態的變化與改動很難在第一時間反應在管理文檔中,在記錄的工作中會產生諸多的誤差,最終將會直接影響到網絡的正常運行與信息安全。
不過,智能配線管理系統適合應用于大型布線工程,尤其是數據中心機房的配線系統。有調查顯示,近70%的用戶認為電子配線管理系統在3000點以上的工程項目中應用比較經濟合理。
但是對于智能配線管理系統產品的選用仍是需要理性對待的,要從采用技術的可靠性、可用性、適用性及投資費用去考慮,更要從軟件的操作與二次開發及開放水平去衡量。目前國內的布線企業通過對國外品牌產品制造與應用技術方面進行消化、吸收、改進,已經形成具有自我知識產權的特色產品,將會與國外產品并駕齊驅。
據統計,2011年中國綜合布線市場智能布線系統產品市場規模約1億元,預計2012年將會占到布線市場3%~5%的份額。雖然市場前景樂觀,但是我們國家還沒有將智能配線管理系統列為國家的標準體系中,更加談不上著手標準編制工作的開展,只是將相關的技術要求作為一個章節的內容體現在布線系統的工程建設國家標準中。倒是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布線工作組已完成編制了《智能配線管理系統應用設計與安裝技術白皮書》,這將會成為行業的一個技術成果。
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長,總是會有一個社會正確認識的過程。這就需要我們大家共同努力,排除誤區、合理應用,真正發揮出它的“智慧”。(作者: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信息通信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綜合布線工作組組長張宜)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