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熱搜”基金非理性追逐:爆款基金的“投資陷阱”?
“有哪些年輕人千萬不能碰的東西?”
看到這個問題,你可能想的是毒品、賭博,但在知乎上,這個有27.8萬關注度的問題下面卻出現了另一種回答。
“諾安成長混合”“銀河創新成長”……不少用戶這樣回答。
在幾年前,可能都想不到有一天某只公募基金會引發這么大的市場關注度,甚至諾安成長混合還幾度登上微博熱搜榜單。
讓人在感嘆今年公募基金火爆的出圈程度之時,又多了點魔幻意味。
諾安成長混合是去年業績排名在全市場第9位的主動權益基金,該基金2019年全年回報達到95.44%。
而近期諾安基金之所以頻上熱搜成為網紅,這與投資人在市場火熱之時買入爆款后卻突遇市場變化遭遇基金虧損、“過山車”般的投資體驗不無關系。僅靠這一只基金,連帶著并不火爆的公募行業也頻被關注。
事件背后一方面是投資者教育不足的問題,一方面還有公募基金爆款熱潮之下的“冷思考”。
在年輕群體逐漸成為市場投資主力后,如何正確認識基金投資,公募行業的責任邊界又在哪里?
頻繁上熱搜的諾安成長
12個交易日里有11個交易日在下跌,9月2日,諾安成長混合又登上了微博熱搜。
9月2日,諾安成長混合凈值下跌2.13%。近一個月,這只基金的跌幅近15%。
事實上,諾安成長混合今年以來截至7月14日的回報達到80.45%,業績亦排在市場前列。
但在7月14日凈值創下新高后則出現了大幅下滑,7月15日至9月2日,諾安成長混合收益下跌了24.3%。
這個收益跌幅排在同時段全市場基金的首位,排在第二的則是同樣由蔡嵩松管理的諾安和鑫。
諾安和鑫在這個區間收益下跌了23.9%。
從熱搜上網友的反饋來看,大部分投資者均在近乎高點時買入了諾安成長混合基金,轉眼市場調整基金收益下跌,投資者也持續虧損。
二季報數據顯示,諾安成長混合的前十大重倉股為圣邦股份、北方華創、卓勝微、兆易創新、韋爾股份、滬硅產業、三安光電、長電科技、中微公司以及聞泰科技,基本集中在半導體芯片個股。
不僅僅是行業集中,諾安成長混合對單一個股的持倉亦十分集中。
二季度諾安成長混合持有圣邦股份的基金資產凈值占比達到12.64%;第二大重倉股北方華創的倉位比例也達到9.71%,整體上,諾安成長混合前十大重倉股的合計占比超過80%。
持股集中帶來的問題就是,在市場調整、板塊輪動的行情下,基金凈值如“過山車”大起大落。
從二季報展望來看,基金經理蔡嵩松這種極致的風格仍未動搖。
在其看來,醫藥消費等疫情受益行業都已經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漲幅,下半年看好科技成長修復性行情,且后續同樣會維持高倉位。
“這類比較激進風格的基金經理并不是不好,只是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沒有把投資基金看成一個長期投資行為,也不了解每個基金經理的風格不同,投資者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風格。因此帶來的投資體驗肯定也是不好的,有點像坐過山車。”華南一家公募基金市場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事實上,隨著諾安成長混合基金業績一路走高,規模的增長亦十分明顯。
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末諾安成長混合的規模達到161億元,相較年初的基金規模增長了近100億元。
二季報數據顯示,諾安成長混合的持有人戶數達到近115萬,有92.64%的份額均為個人投資者持有。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這其中大部分是來自互聯網銷售渠道的個人投資者。
投資者教育的尷尬
諾安成長混合被投資者瘋狂追捧,只是今年公募基金權益市場火爆的一個縮影。
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7月末,我國公募基金規模為17.69萬億元。這是公募基金規模在今年4月末達到歷史最高點17.78萬億元,5月末、6月末略有回調之后,7月又一次出現上漲。
首募規模超過百億的主動權益基金更是頻繁出現,疊加資本市場賺錢效應刺激,吸引了眾多投資者。
但市場總有波動,不少新手投資者一旦遭遇基金下跌,就會出現類似諾安成長混合這樣的事件。
“網絡時代,很多投資者在各種平臺討論基金產品,我們也有基金經理在一段時間下跌的時候被罵,但轉眼凈值漲上來投資者又開始夸。”北京一家公募基金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投資者沒有把投資基金當做一個長期投資行為。”該人士表示。
事實上,很多互聯網基金銷售平臺會把基金近三月、近半年、近一年的業績排名來陳列產品,因此很多一段時間內業績表現突出的基金就會吸引投資者追逐。
“類似諾安基金這種事情很難講是投資者的問題還是基金公司的問題,可以理解為我們在提高全民金融素養,引導居民財富之錨從房地產轉向資本市場上的必經階段吧。”某大型公募基金人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坦言。
實際上,身邊很多案例都指出,對于投資者而言,當前所受到的投資者教育嚴重不足,金融素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譬如前兩天本報記者和一個朋友打電話聊起基金投資,作為名校碩士畢業的高學歷人士,其投資基金也是聽從了銀行理財經理的建議,個人對于這只產品的歷史業績、投資風格、主要投資領域等一無所知,甚至說不清基金全稱和基金經理姓名。
“凡是對行業有責任感,對行業有長遠打算的基金公司,實際上都是樂于做投資者教育的,讓更多的人了解基金,從投資基金中獲益,最終也會讓整個行業受益。”前述公募基金人士表示,“但基金公司做投教,最大的困難就在于我們沒有客戶資源,無法直接接觸到客戶,投教只能通過線上或者說與渠道合辦等形式進行,覆蓋面十分有限。這段時間行業都在熱議尾傭占比很高的現象,這背后其實就反映了基金公司在客戶資源方面的短板。”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此前諾安基金亦曾針對蔡嵩松管理的諾安成長混合以及諾安和鑫混合做出風險提示,提醒投資人選基金應與自身風險相匹配。
值得一提的是,易方達的明星基金經理張坤,在今年二季報中“苦口婆心”的教導投資者如何選擇基金。
“基金有不同的風格,對于持有人來說如何選擇?我的建議是問三個問題:第一,這個管理人的投資體系是否自洽?第二,這個管理人的投資體系是否穩定?第三,我的投資體系和價值觀是否與這個管理人的投資體系和價值觀匹配?”張坤表示。
除了投資者加強認識之外,基金公司和銷售渠道,亦需要明確責任。
“對于基金經理而言,只要他的投資行為符合法律監管的規定,符合基金合同的約束,哪怕彈性很高,實際上也無可厚非。”前述公募基金人士表示,“但關鍵的問題在于基金公司在宣傳推介這只產品的時候,有沒有給大家講明白這是一只高彈性的產品,在列明業績收益的時候,有沒有同時說明產品有可能面臨的回撤風險;問題在于銷售渠道有沒有充分理解這只產品的特性,是否推薦給了合適的人。”
被“神化”的爆款
新發基金瘋狂受捧,但過往不少爆款基金的業績,卻似乎并不令人滿意。
譬如曾經的大爆款興全合宜,發行總份額超過320億份,是當年的市場明星。該基金在2018年1月成立,在成立三個月之后,基金凈值仍低于1元。
今年以來,權益基金爆款則更多。
在市場熱衷于打破紀錄的同時,卻也有可能埋下行業隱患。
由于爆款基金大多成立于市場火爆的牛市,一旦遭遇市場調整,短期基金表現或并不盡如人意。
就如諾安成長混合、銀河創新成長這類在業績表現增長時被投資者大手筆買入的基金,在遭遇調整后出現大幅虧損也是可能的。
“投資者在選擇一只基金的時候一定要了解基金經理,了解基金經理的風格。做資產配置的時候不能把所有的身家都放在波動性很高的產品上,一定要看基金風格是否適合自己。”北京一家公募基金人士受訪表示。
“其實對于基金經理來說,管理大規模基金難度也是比較大的。”華南一家公募基金投資總監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其指出,“一是選股難度加大,公募基金投資存在‘雙十限制’,即買入單只股票的市值不得超過股票流通市值的10%,不超過產品規模的10%,如果產品規模過大,受限于此規定,一些市值較小的好股票就有可能會被大規模基金排除在外;二是調倉難度加大,買入賣出會對單只股票的價格造成一定的沖擊,對于基金來說也就增加了交易損耗;三是追求超額收益的難度加大,特別是在基金經理試圖通過集中持股獲取超額收益時較難實現。”
事實上,由于年內市場表現較好,不少去年業績排名靠前的基金經理都迎來了所管基金規模的快速增長。在規模快速增長的同時,基金經理的能力也在經受考驗。
“市場上一些成長風格比較鮮明的基金產品,優秀的業績帶來了規模的快速提升,當規模超過一兩百億時,由于雙十規定等一些法律法規的要求,這些產品的持股集中度自然也就會降下來。規模增長也會倒逼基金經理拓展自己的能力圈,尋找那些承載容量更大、符合自己投資策略和選股標準的標的進行投資。”前述投資總監表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