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私募資管“排名戰”幕后:中信1.1萬億規模雄踞同業 中金主動管理占比“另類”趕超
券商私募資管主動管理規模增長持續。
11月11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基協)公布了2020年三季度各項資管業務月均規模排名。
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排名在前20名的券商私募資管月均規模合計達到6.33萬億元,相比二季度下滑2679億元。但其中主動管理資產月均規模相比二季度增長了1985億元,至3.37萬億元。
僅從管理規模靠前的20家機構數據來看,其私募主動管理規模占比進一步提升,達到了53.19%。
在數據背后,行業發展趨勢呈現出系列新信號。
行業“二八效應”凸顯
從中基協披露的數據來看,券商私募資管行業“二八效應”仍在。
截至今年9月底,券商及資管子公司私募業務規模約為8.36萬億元,而三季度,排名在前20的券商私募資管月均規模合計就達到6.33萬億元,雖然環比下降了2679億元,但粗略統計排名在前20的券商私募資管規模就占到整個行業的約75%。
同樣的“頭部效應”也在私募資管規模排名靠前的券商中得以體現。
數據顯示,中信證券三季度私募資管月均規模就達到1.1萬億元,牢牢占據行業第一的位置。
排在其后的招商資管則較中信證券銳減5000億元,月均私募資管規模僅有6061.9億元。
除此以外,排在前20的券商中,僅有國泰君安資管、華泰證券資管月均規模超過5000億元,分別達到5721.58億元和5522.28億元。中銀證券、申萬宏源證券和中信建投月均規模則均超過4000億元,排在上述券商之后。
相比之下,排在第20位的華福證券,其私募資管月均規模尚不達千億,僅有990.12億元。僅在行業前20名中,券商私募資管規模差距就被顯著拉開。
而對比二季度數據,剔除新進入前20名的長城證券,其余19家機構中僅有5家私募資管月均規模呈現正增長,分別是中金公司、廣發資管、國信證券、海通資管和中泰資管。其中又以中金公司增長最多,達到440.01億元,增長幅度也達到了28.03%。
剩余14家機構中,下滑規模過百億的就有11家。其中申萬宏源證券下滑規模最大,為551.48億元。三季度私募資管月均規模排在行業第一的中信證券,也環比下滑了513.1億元。另外,排在末位的華福證券私募資管月均規模下滑幅度也最大,達到33.44%。
在2018年資管新規落地后,去通道、提升主動管理能力已成為券商資管的“必修課”。
開源證券分析稱,2020前三季度上市券商資管業務收入265億,同比增長24.7%,業績增速有所提升。其中三季度資管業務收入96億,環比增長8%,行業資管收入保持擴張,去通道影響則逐漸在減弱,券商資管規模降幅逐漸趨緩。另外,券商主動管理規模也呈上升趨勢,2020年二季度末集合資管規模2.0萬億,較年初增長2.4%,同比增長4.0%。
在此背景下,相比整體資管規模,三季度券商資管主動管理規模排名更值得市場關注。
從中基協公布的數據來看,中信證券私募主動管理資產月均規模依然占據行業第一,達到6138.56億元,國泰君安資管則以3586.39億元排在其后。在兩家頭部機構之后的則是招商資管、華泰證券資管和廣發資管,其主動管理規模均在2000億元以上,分列行業第三、四、五位。
全面轉型大勢所趨
不過僅僅是龐大的規模并不能完全彰顯機構實力,主動管理規模占比也是關鍵的考慮因素。
僅從管理規模靠前的20家機構數據來看,私募主動管理規模占比進一步提升,達到了53.19%。
而其中,中金公司主動管理規模占比就達到了86.76%。另外,華融證券、中泰資管和廣發資管,主動管理規模占比也均超過了70%。
“中金的資管業務相對比較深厚,旗下的中金基金是首家由單一股東發起設立的基金管理公司。2019年合并中投證券后成立的中金財富,也直接提升了公司的資管規?!薄S腥谭倾y分析師介紹稱,中金公司也是國內最早提供境外投資管理服務的機構之一,早在2005年即通過中金香港全資成立了中金香港資管。
華創證券也表示,中金公司資管主動管理占比較高,無轉型壓力,在居民投資理財標準化產品需求日增的情況下,資管業務還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而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僅在2020年中金公司就發布了資管業務相關的25個崗位招聘啟事,其中超過一半為一線業務崗位。
“券商資管在主動管理能力上相比基金公司還是比較欠缺,招聘人才提升投研能力肯定是手段之一”。上述券商非銀分析師表示。
隨著銀行理財子公司、外資公募基金加入行業,行業競爭態勢日趨激烈,對券商資管主動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華泰證券即表示,對于大型綜合性證券公司而言,資管業務應在把握客戶需求和結構變化的基礎上,依托全業務鏈協作及一體化專業優勢,整合資源,加強創新,完善產品布局,持續提升投資研究能力和資產配置能力,全面向主動管理等內涵式增長方向轉型。
今年9月新轉任國泰君安資管副總裁,兼任投資研究院院長的李少君也曾表示,會將此前擔任國泰君安研究所副所長時期形成的自上而下的研究體系和框架帶到資管公司來?!皣┚操Y管未來要加強權益投資能力,不只是加強自下而上的投資策略拓展,還要進一步強化自上而下的研究框架搭建”。
華寶證券則分析指出,券商全面轉型主動管理是大勢所趨。證券公司憑借投研和團隊建設方面的多年積淀,在股票、債券、衍生品等證券的研究和投資領域具備較強的競爭優勢,有利于券商資管主動管理的全面轉型。在轉型過程中,券商資管依托證券公司,在資金端、產品端和資產端與其他業務形成的協同效應優勢,有助于券商資管在競爭中突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