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企業如何利用合理的管理制度提高效率
什么是效率呢?效率的含義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發展的。最初的效率概念就是傳統意義上的勞動生產率的意思,因為在勞動力作為主要生產力的時候,勞動生產率基本上決定了整體的生產力。隨著工業革命的深入,生產者的體力勞動逐步被機器設備所代替,而要購買機器設備就需要大量的資金,因此,資金也被作為生產力因素之一來看待。當資金被作為生產力因素之后,人們逐漸開始把資金的投入和產出的大小作為企業效率高低的標志。
一般意義上講,效率概念的基本含義指的就是投入與產出或成本與收益的對比關系。投入或成本從一般意義上來說就是利用一定的技術生產一定產品或提供一定服務所需要的資源,既包括物質資源,又包括人力資源;既包括有形資源,又包括無形資源。產出或收益指的是人們利用一定的技術、投入一定的資源生產出來的能夠滿足人們需要的或具有—定使用價值的物品或服務,既包括有形產品,又包括無形產品。
但從管理的角度來看,管理是一個投入收益的過程。管理者依據計劃決策,將人、財、物等資源條件投入生產或服務運轉之中,經過管理主體和管理客體的相互作用和創造,產生出一定的收益。
如果用公式來表達效率的概念,那么,效率=收益/投入。從該公式不難看出,提高效率所考慮的內容只有兩個,即收益與投入。對組織而言,由于總的投入水平一定,收益愈多就是效率愈高,反之亦然。而組織中收益的增加,是以某些投入(如勞動、原料、管理費用等)為前提的,相對投入越少,說明生產成本越低,因而利潤額就越大。如果沒有這部分投入的相對減少,那么增產就只是生產規模的擴大,一點效率意義也沒有了。效率的提高,實際上就是相對投入的降低。因此,相對投入的減少成為組織最為關心的問題。
任何一種管理理論或技術革命,無一例外是為了達到相對投入的減少。相對投入的降低可以兩條途徑,一是在一定的投入下收益的增加,—是在—定收益上投入的減少。而收益的增加,歸根到底,也就是為了減少相對投入,或者說降低成本。組織系統是由組織目的、組織環境、管理主體、管理客體四要素構成,對于組織而言,減少投入,或者降低成本就是在產出一定的情況下,減少管理客體的投入。
在組織系統中,管理客體是人、財、物。管理學一般把人、財、物作為三個平行的要素加以探討,認為管理就在于通過組織、計劃、協調、控制等手段,對人、財、物進行合理的配置,使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其實,人是一類因素,財和物則是另一類因素。因為,人是有感情的,人在多大程度上是被動地接受管理,完全取決于管理者在多大程度上調動了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能動性。管理者越是能夠調動起被管理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能動性,被管理者也就越是愿意接受管理。在人的管理中,管理和被管理、主動和被動是統一的。對財和物的管理和對人的管理是不同的,因為財和物都是一種客觀的、完全由人支配的物質因素。所以,在組織系統中,被控制對象分為兩類:一類是對資金、物資的控制,另一類是對人員、組織的控制。前者主要表現在物資的籌措、供應、使用、保管方面的合理安排,以提高物資、裝備的使用效率。后者多表現為計劃、組織、制度、體制的科學制定,以提高人員的工作效率。
一、提高人的效率
人是組織系統中最主要的因素,管理歸根結底是對人以及人的行為的管理。這是因為,只要把人的因素管好了,其他因素也就管好了。人是生產力和整個管理中最活躍、最能動、最積極的因素,組織活力的源泉在于腦力和體力勞動者的積極性、能動性和創造力。所以,管理的首要任務是對人的管理,通過對人的組織、指導和調節,充分調動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做到人盡其才。
提高的人效率還需要明確個人責任,通過建立工作制度和法規來保證。管理者必須使自己建立的組織機構的每個崗位都有非常明確的責任,并通過制度和法規把組織人員的行為納入一個有利于實現組織目標的工作秩序,才能使整個組織有機而協調地運動起來。
二、提高物的效率
物是管理系統中的基本要素,與人相對應的客觀存在,是管理活動所必需的物質條件和物質成分的總和。它不僅僅是指管理中的物質生產資料,而指在管理系統中除人之外的那些作為管理對象的一切物質成分。我們把財也看作物,即看作物的價值表現。
現代管理要求,任何組織都不能再通過高消耗來獲取組織發展的機會,而應當把降低生產成本和管理成本作為挖掘組織發展潛力的基本途徑,從而使組織更適于在嚴酷的環境中生存和發展。所以,管理好、使用好資金、物資設備和物質設施,是提高管理效益、降低管理成本的重要途徑。科學的管理和合理的使用物資資源將會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