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寫作要注意短和精
那么,當代公文的寫作,如何鏟除時弊、力求精短呢?
首先,力求主旨單一,切忌內容混亂
有一份××市稅務局主送××區稅務局關于免稅的批復是這樣寫的:“你區燈泡廠生產的汽車燈泡,由于引進技術和上交管理費等原因,造成虧損。同意你局意見,對該項產品19××年再繼續給予免征工商稅一年的照顧。期滿后立即恢復征稅,不得再報減免照顧。”接著,第二段又寫道:“希協助該廠采取有效措施解決生產中的問題,改善經營管理,加強經濟核算,扭轉虧損。”這個批復顯然是一文多旨。本來中心是對××區燈泡廠申請免稅的批復意見,在第一段已明確表明了市局的態度,此文即應結束。第二段與主旨無關,應該刪去。
寫作公文要一文一事,主旨單一。如果公文的內容混雜,一文多旨,必然使收文者不得要領,影響公文效力。因此,公文寫作者必須在立意、煉題上多下功夫。
其次,力求開門見山,切忌繞山彎水
目前,有些基層單位的公文套話連篇,開頭大段不著邊際,動輒“在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政策的指引下,在省、地、縣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下,在×××、×××領導的親自指揮下……”好像不這樣寫就不足以顯示政策的威力和領導的重視,簡直就象茹太素“萬言挨板子”那樣滑稽可笑。這樣繞山彎水,還叫什么公文?別林斯基說過:“假如第一行落筆太遠,那么這篇論文一定是度話連篇,離題萬里;假如第一行就接觸事件,那么這篇文章就是好文章。”這個道理,對公文寫作同樣適用。
“開門見山”是使公文寫得集中、精煉、明快的基本技法之一。“開門見山法”又叫“倒懸法”,其特點是先論點、后論據,即從公文的開始,就把結果、結論、目的提出來,然后再講過程、情況、理由。這種技法,不僅公文一開頭要用,而且凡有若干層次或段落的公文,在每個層次或段落也要使用。如果只在公文開頭用,而每個大的層次或段落卻如“十月懷胎”,經過一個很長的過程才出現結果,這樣,公文開頭的“開門見山”效果也會大為遜色。
第三,力求干明葉茂,切忌十干一葉
相傳北宋詩人王琪,年輕時很自負。一天,他來到竹園賞玩,但見青竹叢叢,枝葉翠翠,不由得望竹生意寫出一聯:“葉垂千口劍,干聳萬條槍。”寫后仔細玩味,頗覺得意,便拿給朋友看,得到夸獎后更是自鳴得意,于是將其掛于中堂,并夸下海口:“有能挑剔我一字者,愿以十金相酬。”幾天過去了,竟無一人挑剔;王琪見狀更是神氣萬分。誰知到了第八天晚上,蘇東坡突然前來串門,看完此聯后沉吟不語。王故作謙遜地說:“久仰尊師大名,如雷貫耳。晚生誠望指教一二。”蘇軾開門見山地說:“好雖好也,十干一葉。”王琪一聽,瞠目結舌,羞愧地摘下了對聯。“十干一葉”的故事雖系傳說,但蘇東坡的批評卻發人深省。
今天,在公文寫作中,仍然不乏那種空講道理、空提任務、空表決心、空下結論的文稿。類似有干無葉或干多葉少,使人看來干癟無味,不著頭腦。所以寫作公文一定要處理好“干”與“葉”的關系,做到干明,即主旨明確,脈胳清晰:葉茂,即有血有肉,富有生機。這種“葉”,應是充分顯示活力的綠葉,要對所占有的材料,無論是整體材料、典型材料、背景材料和對比材料,都下一番精心篩選、裁剪、搭配、裝點的功夫。切忌羅列現象,開中藥鋪。如能這樣,即可消除“十干一葉”之弊,達到“干明葉茂”之效。
第四,力求語言簡明樸實,切忌種種套話
在一些基層單位的公文中,令人頭痛的是套話太多。如象泛濫成災的“在……下”,層出不窮的“結合”,沒完沒了的“依據”。言過其實的“親自”,屢見不鮮的“大力”、“狠抓”、“認真”、“十分”……。某刊物上曾有這樣一則關于某電站施工指揮部工程進度簡報的《報道》的笑話:“在張指揮長的親自帶領下,整個工地熱火朝天,進度加快。工程師、技術員親自下工地,攪拌工親自攪拌灰漿,澆注工親自澆灌壩基,駕駛員親自運送物資,炊事員親自炒菜做飯,并將熱騰騰的飯菜親自送到工地……。”此雖是笑料,但在實際中類似的贅語常不乏其例。
莎士比亞曾說:“摹擬算得了什么,獵犬也會追隨它的主人,猴子也會效法它的飼養者,馬兒也會聽從它的騎師。”鄭板橋也說過:“學者自當樹其幟”。撰寫公文,不可能不參考手頭占有的各種資料,但不能照抄照搬,只能重新“組裝”,尋求文字的最佳組合方式,即自個的東西。公文寫作,就是要下一番這樣的功夫,而不是老在書報、文件、資料堆里打轉轉,爬格子,滿足于照抄照套,盡搞些“童叟談五經,白發死章句”。
第五,貴善遣詞造句,切忌疊床架屋
在公文寫作中,常見的另一種現象就是疊床架屋。重復累贅。歸納起來,大致有如下幾種情況:一是內涵不明導致的疊床架屋,如“各位同志們”、“涉及到”、“必須要”、“大浩劫”、“繼續進一步”等等;二是外延不明而導致的疊床架屋,如“反映了情況和問題”、“學習有關政策的規定”等等;三是語法意義不清導致的疊床架屋,如“最最堅決擁護”、“非常非常熱愛”、“對重大問題要盡快查處”等等;四是非語病的疊床架屋,如“通過學習以后他已認識到……”、“僅一年時間內就實現……”、“截止五月底為止已完成……”等等。這些疊床架屋現象,其病因就是在遣詞造句上欠精度和力度。
有兩句老話說:“關門閉戶掩柴扉,一個孤人獨自歸。”這話念起來上口,聽起來順耳,造句巧妙,用意幽默。但前后二句各三個詞組僅分別說明了兩個意思:“關門”、“一個”。它是專門用來諷刺那些行文疊床架屋、重復累贅的,而這種弊端實乃公文寫作之大忌。
第六,力求一字千鈞,切忌洋洋灑灑
有些文字秘書總是習慣于寫長文,一下筆總是洋洋數千言、數萬言,仿佛不長,就說得不透徹,講得不全面,不能解決問題,就顯不出自己的開闊思路和寫作才華,因而不被上級部門重視和得到領導的青睞。無產階級的革命導師列寧,對冗長繁雜的文章是深惡痛絕的。他曾給伊克葉諾夫寫過這樣一段話:“你是否可以設法,送一份關于你們機關情況的簡短報告……和你們的簡單工作計劃。請寫得短些,采用電報文體,如果必要的話,可以另加附件。寫長了,我根本不看,一定不看。”這句話,應該作為秘書工作者寫作公文的座右銘。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