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億”老板申請減少注冊金
為充面子,武昌一地產老板,以15億元注冊一家新地產公司,但等拿到執照后,由于擔心被稅務部門盯上,日前又申請大規模減資。這也讓他新注冊的這家企業成為我市實行注冊資本認繳制后,第一個向工商部門申請大規模減資的企業。
為顯“實力”填了個15億
從今年3月1日起,全國放寬了公司注冊資本登記條件,實行企業注冊資本認繳制。注冊資本有多少,由企業說了算,可以辦“一元公司”。工商部門只登記注冊資本的認繳數額,什么時候到位,由企業向社會公布,并由企業自己對自己的信譽負責。
新政策實行后,讓武昌一家房地產老板看到了機會:他自己并沒有15億的注冊資本,但是他認為既然再不需要驗資,就多注冊點,讓公司看上去就更有實力。因此他填寫了15億元的注冊資本,工商部門也依新規,不再驗資,給他發了注冊資金為15億的新執照。
但接下來,這個充面子的公司讓這位老板遇到不少麻煩。首先是到稅務部門登記時,根據15億的資本,得申報多少稅,即便按千分之一的稅來算,每年至少也要繳150萬元;還有要領取多少相應規模的發票;然后,轄區來了個15億的大公司,轄區相關部門還得重點關注;這讓他感覺十分麻煩,也有點后怕。
沒想到“吹牛真的要上稅”,最后這位充面子的老板,只好又找到工商部門,申請減少注冊資本,目前相關手續還在辦理之中。
夸大注冊資本有后患
就此事,記者昨天采訪了市工商局注冊登記局有關負責人。他稱:公司登記了15億的注冊資本,公司的車輛、辦公地點乃至老板自身形象,假如與大公司的形象不般配,也不利于經營。不僅易讓合作伙伴懷疑誠信度,更重要的是注冊15億的有限責任公司后,還要承擔15億的責任。
據介紹,如果公司成立時,兩個股東實際上真的各出了7.5億元,公司后來經營虧損了,只需要拿剩下資產抵債就完了。但如果公司成立時兩個股東各出了1億,而注冊的是15億,公司如果虧了3個億,除了用剩下的資產抵債外,還要將股東自己的房產等其他資產拿來抵債,甚至要坐牢。這是因為注冊公司時你根本沒有出到15億,等于說你在公司成立時,已欠公司的幾個億,虧損后就要用你現有的私有財產,去彌補當初欠公司的錢,公司再拿這筆欠款去抵債。
隨意亂注冊最終害自己
除了武昌這家夸大注冊資本的企業外,前些時還有一位60歲的老頭,來到工商部門的登記窗口,要求登記注冊資本為“一毛錢”的公司。
其實,注冊“一毛錢”公司,沒有一點意義。可以想像一下,誰會給只有“一毛錢”注冊資本的公司做生意呢?合作方肯定會懷疑“一毛錢公司”的合作誠意。
夸大注冊資本,或縮小注冊資本,都是不講誠信的體現。不僅違背了優惠政策的初衷,也破壞了良好的投資氛圍,浪費了國家的公共行政資源。
因此,工商部門呼吁投資者,在辦理執照時,認繳的注冊資本要實事求是,根據公司的自身實力,理性地認繳注冊資本,不要認為注冊資本由企業說了算,就隨意認繳,成為麻煩制造者,最終害人害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