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職場天花板 職場人該何去何從
在職場中,有太多的人一路狂奔,努力向上。但跑著跑著,奔著奔著,卻突然發現前面已然是方向全無,路無向前。就如抬頭向上,卻總是被天花板碰得生痛。于是,源于天花板的疼痛就產生了……坦誠地說,升職、加薪固然是職場上不能不追求的東西,但“天花板”所擋住的更本質的,其實是對個人自身能力的提升、眼界的開拓以及工作內容往更高層次上的發展。建議職場人士:與其去想“天花板”是不是在級別上限制了你,不如想一想在工作內容上是否還有向縱深發展的拓展空間。
35歲到40歲的精英最易遭遇
會遭遇職場天花板的那類人群,工作經驗很豐富,工作能力也得到了相當程度的認可,職位和薪酬在待遇上也有了一定的回報。固守現狀并非絕對不能接受,但如果有較嚴格的自我要求,或者有較激進的職業理想,想要更進一步,獲得更大的事業發展卻也具有相當的難度。
雖然說職場上的每一個層級都會遇到晉升的壁壘—三個前臺小妹,也只有一個能升成秘書文員。但不可否認的是,越往高層發展,人群的組成就越趨向于精英化,能發揮的空間相對越小,競爭的壓力也就更大。很多時候,中層以上的職位提升,并不完全取決于一個人的工作能力,還取決于各種方方面面的機會和關系。而大多數行政構架都是金字塔式的,能夠得到提升機會的永遠是少數人。
因此,最容易遭遇玻璃天花板的人群當屬35歲到40歲,在公司擔任總經理、總監這類職位的人群。這個年齡的人,生活基本都安定下來了,如果再重新找一個機會的話,機會成本特別大,所以對于選擇就會感到猶豫。
職場生活不進則退
但不管是基層員工、還是中層干部,每個人在職場里都努力奮斗,希望能攀上事業的高峰。可是,當我們走到某個位置的時候就難以再往上走,這個位置被喻為“職場天花板”。
什么情況下會出現職場天花板?當一個人感覺工作失去了前進的動力和激情,自己創業又顧慮重重的時候,就碰到了天花板。碰到了天花板,通常的反應會出現消極工作的態度。
小王剛剛進一家公司的時候,工作狀態是非常積極的,如果工作需要,隨時可以加班和出差。可是工作三年之后,他感覺自己變了,出差往往是以出差為名,旅游為實;以前忙起來沒時間概念,現在公司規定5點半下班,多一秒鐘他都不在公司里呆著;甚至還不關心自己的工作業績,只要情況基本穩定,在這個標準上做多做少都無所謂了。
這對于職場人來說,是一種很可怕的現象。很有可能在天花板下,進入職場“安樂死”的后果,職場生活不進則退,不努力創造條件升職或發展自己,一味滿足于現在的生活,混日子,混時間。有一天,職場人就會發現,除了工齡較長外,找不到更突出的優點。而且,手頭的這份工作,新人們花點時間與精力就可以取代,所以,這樣一定會“被淘汰”。
當你面對“職場天花板”的時候,你該怎么辦呢?此時就需要搞清兩個問題:首先,你的職業規劃夠清晰、夠戰略高度嗎?今天你管1個項目,理想是明天管10個項目,那么你設立的只是一個量變的職業規劃;如果有人今天管理10個項目,可他設定的目標是明天管理3到5個資深人士,其中一個就是你,那么他很快就能為你鑲上一塊透明天花板,任你管到10個項目也還是只能在下面游泳。
再者,你的職業定位是主動成因,還是被動成因?很多職場新人在初涉職場伊始,都沉迷于“工作輕松、高薪高福利“的追求中,直到周圍同齡的同學朋友陸續升職,才開始迫于壓力制定職業目標,這種成因多半是不健康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