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經費升高多因公車
前日,95個中央部門單位“曬”出了2013年度的“三公”決算。對比2012年,其中25個部門的“三公”決算有所增高。幅度最大的國家郵政局,2013年的“三公”決算比2012年高出7807.22萬元。
兩部門實際費用高于預期花銷
95個部門中,全國工商聯、中國法學會、國家行政學院、中醫藥管理局、婦聯、僑聯6個部門的“三公經費”預算數與決算數持平,即“三公”按計劃開支。
只有兩個部門“超支”,實際費用高于預期花銷。國家信訪局,決算高于預算23.14萬元;國家郵政局,決算比預算高6521.53萬元。
其余87個部門的決算數均低于決算數,即去年“少”花了三公經費,初步統計,“少”花的金額達70685.63萬元。
但是,如果翻出各部門的2012年度決算報告,橫向對比各部門兩個年度的“三公”實際開支,則有25個部門的“三公”開支“上漲”,包括民政部、司法部、交通運輸部等五個國家部委。
這25個部門中,國家郵政局“上漲”的幅度最大,達7807.22萬元。國家能源局、團中央、國家民委、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的幅度也在500萬元以上,交通運輸部也超出30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由于“樣本框”不同,2012年度的決算報告只包括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本級和8家直屬事業單位,而2013年則納入了人民銀行系統2121家機構,所以2013年的“三公”決算比2012年多48233.25萬元。
“三公”升高多因公車開支
各部門的決算報告中都有“說明”章節,但“說明”的內文主要是分析決算與預算的數據差,也就是“三公”的實際開支與計劃開支,并未提及上一年度的數據,因此,為何這些部門的“三公”實際開支升高,報告沒有直接說明原因。
但從“三公”實際開支與計劃開支的“說明”中,也能發現“三公”升高的原因,多由于公車開支。
如國家郵政局解釋稱,2012年財政部批復國家郵政局新增357個省以下機構車輛購置預算6957.57萬元,受采購周期較長等因素影響結轉到了2013年支付。這表明,國家郵政局“多”出的7807.22萬元“三公”開支,這筆車輛購車開銷就占到了89.11%。
團中央也解釋稱,所屬的全國青少年井岡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管理中心于2012年批準購置教學及公務用車預算173萬元,因購車事項需履行政府采購程序,當年預算未支出,結轉在2013年支出,相應增加財政撥款支出。
此外,在各部門的決算報告中,還有一些一直備受關注的開支。
如國家民委就在報告中列出了“工資福利支出149634.37萬元”、“對企事業單位的補貼4120萬元”。
農業部則在報告中列出了石油價格改革補貼,“石油價格改革對交通運輸的補貼(款)財政撥款支出50.89萬元”、“石油價格改革補貼其他支出(項)財政撥款支出50.89萬元”。
查詢其他國家部委的報告,均未發現石油價格改革補貼。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