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顏值”外貿成績單看江蘇“氣質”
“十三五”開局之年,外貿大省江蘇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打響外貿穩增長攻堅戰。今年前4月,累計實現進出口10431.9億元,同比增長0.8%,占同期我國進出口總值的14.6%。
在國內外形勢異常嚴峻復雜的當下,收獲這樣一份“高顏值”的成績單實屬不易,折射出江蘇干部和企業“逆勢企穩不放松、因勢促變不動搖”的狀態,以及力保外貿難中有進、實現經濟整體轉型升級的堅守,盡顯江蘇理性判斷、奮力擔當、科學轉型發展的“氣質”。
今年1-4月,江蘇外貿增幅擴大,較一季度增幅高出0.4個百分點,4月同比增長1.9%。其中,電子信息業和汽車業進出口分別顯著增長6.7%和14.4%,傳統優勢的紡織業增長5.4%。這些數據反映出江蘇產業轉型升級向好態勢。
“對一貫以基數大、增幅高著稱的江蘇外貿來說,在國際市場需求疲軟態勢下能夠逆勢微增,得益于改革政策的精準落地、外貿業態的持續創新、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江蘇省商務廳廳長馬明龍說,江蘇外貿依然潛力可期。
簡政放權為市場清障,為企業減負。南京海關深入推進通關無紙化改革,無紙化率近96%,貨物通關時間平均縮短10小時,8成符合條件的報關單一次放行。加快推廣上海自貿區創新制度,其中,“批次進出、集中申報”辦理制度,為每家企業每年節省成本5萬元以上。
創新業態,對接“一帶一路”戰略,帶動后發增長。海門疊石橋作為“市場采購”貿易試點從零起步,短短數月外貿呈幾何增長,一季度出口6.2億美元,環比增長近10倍。蘇州啟動江蘇首家跨境電商綜試區,企業可通過“單一窗口”實現海關、稅務等數據共享,有效激發跨境電商活躍度。連云港與哈薩克斯坦在“霍爾果斯-東門”特區合作共建、相互投資,遠期效益相當于江蘇在哈國建立一個經濟特區。
海關特殊監管區領跑外貿轉型效應顯現,不斷擴大江蘇外貿增量。江蘇海關特殊監管區眾多,僅綜保區一項即占全國一半。一季度,全省海關特殊監管區內保稅維修業務進出口貨值達5.5億美元,未來增勢不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