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種不求變的鞋店或將被淘汰
不進則退,在移動互聯網發展極快且迭代更新的大數據時代,鞋服行業又該如何發展?下面這幾種不求變的鞋店或將被淘汰?
1、觀念落后,思維固化不思改變
目前仍有大部分的鞋店因循守舊待在自認為所謂的安全舒適區,不承認也不愿面對互聯網的沖擊和挑戰,自欺欺人地堅持著那一套最古老的管理銷售模式。
他們中不乏行業大佬,即使有的企業已經認識到這種新的商業模式,但為了眼前的利益仍然拒絕做出改變。互聯網+是必然的趨勢,如不調整運作思維,將必然會被淘汰。
2、結構單一,品種雜亂,無法形成規模化效益
優勢主導產品是每個鞋店的主要收入和利潤來源,但很多鞋企為了吸引客戶,不得不嘗試開發多種附加產品,造成生產品種多且雜亂、生產規模較小、生產成本高,嚴重拉低了企業利潤。
因此要不斷優化和調整產品結構,將生產轉向高端市場。例如一些革鞋企業經過大面積的技術改造,大批量生產高質量和高附加值的真皮產品,砍掉低端產品,大量出口歐美高端市場,且未受到國際市場變動的沖擊。
3、產能過剩,產品同質化嚴重,缺少特色
現如今各企業產能明顯過剩,最致命的是產品同質化嚴重。在如今激烈的國內市場競爭中,一些技術薄弱、產品無特色、檔次較低、勞動生產率較低的企業,在當前形勢下已無法生存。沒人任何特色的鞋店也將面臨倒閉。
4、技術投入不足,沒有創新和自主產權
創新是一個鞋店發展的根本動力,如果只是被動接單而不是主動根據市場趨勢和客戶需求投入技術進行創新設計,那么很容易受到國內、國際大環境的沖擊,壓縮生存空間。這不但利潤較低,而且抵御風險的能力也非常的弱,一旦環境惡化將會首當其沖。
5、惡性壓低價格,造成市場定價混亂
鞋店為了求生存,就得以較低的價格把競爭對手擠出市場,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付出一些代價也是在所不惜的。有的甚至已經超出正常的企業價格競爭的范疇,并逐漸演變成品牌間的惡性價格競爭,將市場搞得混亂不堪。這不但損害了各中小品牌的利益,而且嚴重妨礙鞋業的發展。
6、忽略客戶需求,遠離自身消費者
滿足客戶需求是品牌生存的唯一目的,利潤只是在滿足客戶需求過程中的結果。另外,傳統鞋廠要跟消費者建立聯系,直達終端客戶。如果一家工廠連自己服務的消費者是誰都不知道只能做代加工的話,那么將面臨隨時被替換淘汰的危險。
7、忽略大數據分析的重要性
大數據技術不在于掌握龐大的數據信息,而在于對這些含有意義的數據進行專業化處理。
換而言之,如果把大數據比作一種產業,那么這種產業實現盈利的關鍵,在于提高對數據的“加工能力”,通過“加工”實現數據的“增值”。而鞋店可以根據交易的大數據對客戶的行為、需求以及趨勢進行分析,給自身的產品方向提供一定的數據支持和預測。如果沒有大數據的支持,即無法了解客戶的需求,那么在以客戶為中心的時代里終究會被淘汰出局。
總的來講,無論傳統企業還是新興企業,都應該深刻了解到自身的短板,盡最大努力去調整自身的產品結構,把握行業發展方向,緊跟社會發展趨勢,才能利于不敗之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