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工商注冊登記實施“全域通辦”新模式
記者今日從成都市工商局獲悉,企業登記“局所聯動,全域通辦”新模式已于近日起在全市各區(市)縣范圍內推開實施。根據《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關于推進“局所聯動全域通辦”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凡在各區(市)縣轄區內涉及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工商登記(含核名、受理、核準、打照、發照全流程)等多項審批服務事項,不再受地域限制,辦事群眾可根據自我意愿、距離遠近和服務體驗等不同情況,選擇到該區(市)縣政務服務中心或得到授權的工商所(市場和質量監管管理所)辦理的“B2G”(記者注:企業到政府)服務新模式。
成都市工商局負責人介紹,該工商登記注冊模式的創新改革是全市工商(市場和質量監管)系統落實全市經濟工作分析會精神,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新舉措,也是成都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簡化優化公共服務流程方便基層群眾辦事創業的通知》在工商部門的體現。
“局所聯動、全域通辦”工商登記制度改革,使過去集中在區(市)縣政務服務中心的工商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登記權限有效延伸和“稀釋”到了受其委托的基層所登記服務窗口,為企業辦理工商登記事項提供了辦理地點的可選擇性,更落實了“放管服”的要求,實現了一個區市縣范圍內從“獨此一家”向“多點服務”的轉變,實現從“企業找上門”到“圍著企業轉”的轉變,尤其是有效解決了初次創業者因不了解登記注冊業務、登記注冊地不清而多跑腿等實際問題,最大限度方便群眾享受工商登記“一站式”服務。
同時,記者了解到,考慮到各區(市)縣在地域特點、社會需求、登記業務數量、登記工作人員及設備配置等方面的不同情況,通知中也明確提到各局要在當地黨委、政府領導下,根據本轄區情況推進“局所聯動、全域通辦”登記制度改革,將設于當地政務服務中心工商窗口的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業務部分或全部延伸至轄區內符合條件的基層所登記窗口。
為確保該項改革落到實處,市工商局要求基層所窗口嚴格按照當地政務服務中心服務流程和行為規范,實行首問責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嚴格執行著裝、用語、服務規范等標準;并指導申辦企業按照“三證合一”要求做到企業登記申請文書規范、提交材料規范,以確保“登記事項名稱、法律依據、申請材料、辦理流程、承諾時限”與當地政務服務中心工商、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窗口的“五統一”,確保工商登記工作的高質量。
據悉,這一企業注冊新模式自2015年11月在金牛區試點以來,目前已經在金牛、青白江、新都和邛崍4地推開,取得明顯成效。不僅減少了企業排隊等候時間,最大限度方便了辦事人員就近辦事少跑路,節約辦事成本,進一步推進了工商注冊登記便利化,構建了新型的“B2G”政企關系。
另外,促進了創業創新的“最后一公里”,疏導和分流了商事登記制度改革紅利帶來的小微“雙創”企業登記高峰。三是“全域通辦”使企業可以自由選擇最方便、最滿意的工商登記窗口接受服務,大大降低了時間、費用、人工三大成本。同時,還化解了區縣政務中心工商登記窗口事項多、壓力大、排隊長的問題,推動基層工商所(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所)擴展服務范圍、提高服務效率。統計數據顯示,在試點單位金牛區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主動前往其下屬的15個市場和質量監督所試點所辦理登記的申請人日益增多,截止2016年7月31日,15個試點所共受理企業預先核準、登記、變更、換照等企業登記業務6500余項。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