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職一月公司被兼并“試用期滿”職工遭辭退
上班僅一個月,公司就被另一家公司兼并了;半年試用期屆滿,職工又被公司辭退。日前,職場路頗為不順的韓先生向本報求助,希望了解企業的這些做法是否正確。
據韓先生反映,半年多前,他在網上看到一則招聘啟事,一家公司招聘工程師,工資10000多元。他便拿著自己的履歷等前去應聘,經過初試、復試,最終被公司錄取。上班第一天,公司就與他簽訂了三年期的勞動合同,并設置了半年的試用期。公司負責人告訴他,試用期工資打八折,等試用期滿,再發給他約定工資。他當即就簽訂了勞動合同。他想在新公司好好干,留個好印象,因此他不但工作積極主動,與同事相處也十分融洽。誰知,就在他入職僅一個月時,公司開了個全員大會,通知他們公司已被另一家公司兼并了。雖然剛聽到這個消息,他和同事們都覺得有些突然,大家心緒有點不穩。
好在公司一再表示,一切不變,勞動合同由新的公司繼續履行,大家這才松了口氣。新公司業務不少,所以他們更忙了,加班加點更是常事。可是,幾天前,就在他的試用期滿后,他卻被叫到人事部談話,人事經理稱公司業務等要調整,要減掉一些人員,他也是被辭退的人員之一。人事經理還告訴他,當天就可以收拾東西走人了,當月工資會發到他的銀行卡上。他找了部門經理,經理竟然透露:這次辭退他主要是因為他不主動加班。他想起來了,確實有幾次他沒有留下來加班。可是,他的工作都已完成,干什么非得待在辦公室做樣子呢?
上海陽光卓越律師事務所尹維耀律師對該公司的做法表示質疑:首先,公司解除勞動合同的理由要合法。根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規定,如果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用人單位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用人單位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減人員的等等,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
但是這些情況不是人事經理口頭說說的,要“確有其事”,也就是說只有遇到法律規定的情況,單位才能解除與職工的勞動合同。至于“不加班要辭退”的理由更是荒謬,是違法的。其次,合法解除合同需要支付補償金,違法解除要付賠償金。如果公司確實出現了法定的解除情形,需要支付給職工經濟補償金,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按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
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如果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最后,公司應當出具書面的規范的退工證明。《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明確,用人單位出具的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應當寫明勞動合同期限、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日期、工作崗位、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
尹律師認為韓先生沒有錯,其對于公司的解除可以不接受,若單位執意解除,他可以嘗試法律途徑討說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