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內心強大的職場領跑人
一個公司的女副總,為了一件很令她苦惱的事來找我。她剛跟下屬發過脾氣,因為要寫份報告,她要求下屬必須按她的意愿去寫,而下屬是個很有主見的人,跟她的想法不一致,因此吵了起來,鬧得不歡而散。她的內心充滿了對下屬的不滿,“當下屬的,就應當完全按照我的意愿行事,讓你干啥就要干啥,不要有自己的想法才好。”雖然充滿著理直氣壯的憤怒,但還是有糾結在心:“我怎么樣才能讓他完全聽我的呢?”
很多職場上的領導者都會遇到這類事情,讓整個部門的人如同一個人的頭腦一樣,指揮到哪,執行力就到哪,這是領導們最期待的事。
曾經遇到過這樣一位控制型的領導,她所帶的團隊力量很大,人員雖然層次有別,能力參差不齊,但做起事來很協調,步調一致,重要的是大家心甘情愿一起走。我探究了這里的原因,后來發現,這個領導的方式很有意思。遇到問題,她本來心里是想好了的,但一定會征求大家的意見,“你覺得這樣怎么樣?”“我有這樣的想法,如果你是客戶,你的感受是什么?”“嗯,好,你的這個想法好。”她的下屬都有一種被尊重的感覺,不管是在任何事情上,這位領導都會有些痕跡地采用大家的一點意見,讓大家感覺到是因為自己的參與公司的業績才蒸蒸日上的,榮耀感、自豪感總是在心頭。
也遇到過很“另類”的領導者,另類到令人瞠目結舌。他所在的公司是做廣告策劃的,每次下屬提交設計方案,他都會大張旗鼓地加以肯定,甚至在例會上,他會將設計方案投影到屏幕上,大談特談這個方案的優點,之后才稍稍提出困惑,或者談談自己對這個問題的思考。他也會激發其他人發表自己的意見。
結果,他的下屬都對他很佩服、很尊重,自覺向他的思想靠攏,自覺學習并修改自己的方案,各個都成了精兵強將,團隊的戰斗力也與日俱增。這樣的領導才是個真正內心強大的人。
在1971年舉行的倫敦國際園林建筑藝術研討會上,迪士尼樂園的路徑設計被評為世界最佳設計。而這條路徑不是設計者設計出來的,而是設計者有意讓游玩者踩出來的。他尊重了人們的自然選擇,在完成設計工作與尊重人性上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平衡點,因而獲得了成功。有時信任和放下的力量更強大!
中庸之道講:中庸即中和,不是平庸碌碌無為,而追求的是不虧不盈,可進可退,不急不緩、不過不及、不驕不餒,得人生大智慧與為人處世中較為完美的平衡點。
尋找一個恰當的平衡點,于己有利,于人有利,方能身體康健、眾人相扶,真正地自信、信任他人,才是內心有能量的人,才能領跑在前、領軍一方!
大多數人在和老板有矛盾時,花了太多的時間來抱怨,卻用了太少的時間來思考、解決問題。其實,無論什么樣的老板,都值得尊重,都值得你去學習。適應和理解老板,是職場生存的最基本能力之一。
有些人在職場摸爬滾打幾年之后,會仰天發問:好老板究竟在哪里?其實,不是沒有好老板,而是自己沒有擺正心態罷了。
對于所有職場中人,“老板”是一個永恒的主角,而“罵老板”更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晚上下班之后,幾個同事一起吃個晚飯,話題自然離不開公司的種種事情,這種談話里,肯定會有對老板的“品頭論足”。
有人抱怨老板脾氣火暴、難以溝通,也有人抱怨老板難以捉摸、深不可測,也有人說老板自負、孤傲,聽不得反對意見。這樣的抱怨,可以適當地作為情緒發泄的出口,但過多沉迷于這樣的抱怨,那只能說明你缺乏最基本的職業素養。
著名暢銷書《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作者史蒂芬·柯維告誡說:“別讓自己在抱怨老板弱點時,也失去了工作效率。”在員工與老板之間的博弈游戲中,以非暴力不合作為代表的消極、陰暗的態度只會讓你越來越偏離企業與個人共同發展的奮斗目標,而陷入與老板之間相互怨恨、抵制的不均衡對抗之中。因為你的老板同時也是這場游戲的裁判,所以對于你來說這是一場始終處在劣勢、沒有勝利的戰爭。
在工作中,我們身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抱怨:抱怨薪水與付出不相符,抱怨績效考核不公正,抱怨領導不識才,抱怨公司制度不規范。唯獨沒有人抱怨自己:我為什么有這么多抱怨?把抱怨變成善意的溝通,把抱怨變成合理的建議,把抱怨變成積極的行動。
更多相關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