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免抵稅額占比 明辨稅務風險
生產企業出口貨物免抵退稅中的免抵稅額是計算城市建設維護稅和教育費附加的計稅依據,它的大小直接影響到生產企業的稅費負擔。
免抵稅額占比的影響
(一)出口貨物內外銷比例的影響
●內外銷售收入比例按7:3
例1:某生產企業出口健身器材征稅率為17%,退稅率為13%。2015年4月,該企業從國內購進原材料,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的進項稅額為13.6萬元并已認證,出口健身器材FOB價30萬元(人民幣)單證與信息齊全,內銷不含稅收入為70萬元,上期無結轉的留抵進項稅額。
應納稅額=銷項稅額-(進項稅額-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上期結轉的留抵進項稅額=70×17%-(13.6-1.2)=-0.5萬元<0,產生留抵稅額0.5萬元。
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匯率×(出口貨物適用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30×(17%-13%)=1.2(萬元)。
免抵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匯率×出口貨物退稅率=30×13%=3.9(萬元),由于留抵稅額0.5萬元<免抵退稅額3.9萬元,則應退稅額為0.5萬元。
免抵稅額=免抵退稅額-應退稅額=3.9-0.5=3.4(萬元),免抵稅額比例=3.4÷3.9×100%=87.17%。
●內外銷售收入比例按3:7
接例1:在其他數據及條件不變的前提下,調整內外銷售額的比例,出口健身器材FOB價70萬元(人民幣)單證與信息齊全,內銷不含稅收入為30萬元。
應納稅額=30×17%-(13.6-2.8)=-5.7萬元<0,產生留抵稅額5.7萬元。
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70×(17%-13%)=2.8(萬元)。
免抵退稅額=70×13%=9.1(萬元),由于留抵稅額5.7萬元<免抵退稅額9.1萬元,則應退稅額為5.7萬元。
免抵稅額=9.1-5.7=3.4(萬元),免抵稅額比例=3.4÷9.1×100%=37.36%。
從以上兩種情形得知,免抵稅額所占比例是隨著內銷收入的增大而逐步增大,直至免抵稅額比例達到最高值。
(二)出口退稅率高低的影響
●17%全額退稅
例2:某生產企業出口健身器材的征稅率為17%,出口退稅率為17%。2015年4月,該企業從國內購進原材料,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的進項稅額為17萬元并已認證,當月出口健身器材FOB價70萬元(人民幣),單證與信息齊全,內銷不含稅收入50萬元,上期無結轉的留抵進項稅額。
應納稅額=50×17%-(17-0)=-8.5萬元<0,產生留抵稅額8.5萬元。
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70×(17%-17%)=0。
免抵退稅額=70×17%=11.9(萬元),由于留抵稅額8.5萬元<免抵退稅額11.9萬元,則應退稅額為8.5萬元。
免抵稅額=11.9-8.5=3.4(萬元),免抵稅額比例=3.4÷11.9×100%=28.57%
●15%差額退稅
接例2,在其他數據及條件不變的前提下,調整出口退稅率比例由17%下調為15%。
應納稅額=50×17%-(17-1.4)=-7.1萬元<0,產生留抵稅額7.1萬元。
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70×(17%-15%)=1.4(萬元)。
免抵退稅額=70×15%=10.5(萬元),由于留抵稅額7.1萬元<免抵退稅額10.5萬元,則應退稅額為7.1萬元。
免抵稅額=10.5-7.1=3.4(萬元),免抵稅額比例=3.4÷10.5×100%=32.38%。
從以上兩種情形得知,免抵稅額所占比例是隨著征退稅率之差大小變化而變化,在征稅率、退稅率之差越大時免抵比例將達到最高值。
(三)出口貨物增值率的影響
●出口貨物增值率在20%時
例3:某生產企業出口健身器材的征稅率為17%,出口退稅率為13%。2015年4月,該企業從國內購進原材料,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的進項稅額為13.6萬元并已認證,產品完工入庫金額為100萬元。當月出口健身器材FOB價120萬元(人民幣)單證與信息齊全,上期無結轉的留抵進項稅額。
應納稅額=0×17%-(13.6-4.8)=-8.8萬元<0,產生留抵稅額8.8萬元。
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120×(17%-13%)=4.8(萬元)。
免抵退稅額=120×13%=15.6(萬元),由于留抵稅額8.8萬元<免抵退稅額15.6萬元,則應退稅額為8.8萬元。
免抵稅額=15.6-8.8=6.8(萬元),免抵稅額比例=6.8÷15.6×100%=43.59%。
●出口貨物增值率在40%時
接例3:在其他數據及條件不變的前提下,調整出口貨物增值率由20%~40%,則當月出口健身器材FOB價為140萬元。
應納稅額=0×17%-(13.6-5.6)=-8萬元<0,產生留抵稅額8萬元。
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140×(17%-13%)=5.6(萬元)。
免抵退稅額=140×13%=18.2(萬元),由于留抵稅額8萬元<免抵退稅額18.2萬元,則應退稅額為8萬元。
免抵稅額=18.2-8=10.2(萬元),免抵稅額比例=10.2÷18.2×100%=56.04%。
從以上兩種情形得知,免抵稅額所占比例隨著產品增值率的增加而增大,直至免抵比例達到最高值。
免抵稅額占比風險預控
(一)進項稅額防止人為虛抵
生產企業進項稅額虛抵對免抵占比影響較大。因此,在實務中企業應分析進項稅額對原材料、能耗等重要指標的影響,熟悉進項稅額不予抵扣的各類情形,稅務風險防患于未然。
(二)內銷收入不可隱瞞
內銷隱瞞收入,增大進項稅的留抵稅額會導致免抵比例下降。對此,企業應綜合分析產品單位增值率,合理測算產品理論稅負,排除正常指標對企業稅負帶來的不利影響。
(三)企業自覺維護稅法遵從度
生產企業要了解出口退稅政策帶來的利好,注意違規操作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認識發生隱瞞收入、進項虛抵和虛報出口等情形帶來的嚴重后果,從而提高自身的稅法遵從度。
更多相關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