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紡織產業的發展現狀
(一)產業基礎現狀
紡織產業是我省傳統的特色產業、重要的民生產業和出口創匯優勢產業。改革開放30年來,特別是經過改革改制、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我省紡織工業發展迅猛,行業面貌日新月異。2000–2008年,全省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速達21.8%,行業綜合實力在全國由第23位躍升到第14位。
從產值規模來看:目前,全省紡織行業登記注冊的企業有7145家,擁有棉紡織、苧麻紡織、家用紡織品、服裝、化纖、產業用紡織品等10多個行業,產品門類齊全,品種豐富多樣。全省現有棉紡錠300多萬錠,織布機3萬臺,印染能力3億米,化纖生產能力9萬多噸,苧麻長麻紡錠17萬多錠,服裝生產能力2億件套。截止2009年11月,我省488家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408億元,同比增長14.73%;完成工業銷售產值401.3億元,同比增長15.03%;完成主營業務收入384.3億元,同比增長15.95%,均居全國第14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從紡織品出口來看:2009年度,我省紡織服裝出口額46287.7萬美元,其中:紡織品出口額19721.3萬美元、服裝出口額26566.3萬美元,占全國紡織品出口總量的0.28%。主要出口市場(見下圖)
我省紡織品出口排前5名的企業依次是:湖南華升工貿有限公司出口額7998萬美元、湖南省絲綢進出口公司出口額6211萬美元、益陽市泰旺紡織品進出口有限公司出口額2715萬美元、湖南省桃源杰新紡織印染有限公司出口額1815萬美元、湖南朝日五內衣有限公司出口額1483萬美元,全省無一家過億美元的企業。
從吸納就業和上繳利稅來看:全省紡織產業鏈吸納各類就業人員逾400萬。其中直接從業人員70萬、從事棉麻種植的農民近200萬、相關商業流通人員130多萬,在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緩解就業壓力、促進新型城鎮化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2009年前11月,我省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共完成利稅總額15.8億元,同比增長18.35%;完成利潤總額達78970萬元,同比增長16.07%。
從品牌和技術裝備來看:重點骨干企業紛紛把爭創品牌作為企業發展的動力,涌現了益鑫泰、夢潔等中國名牌2個,圣得西、忘不了、派意特、東信集團、株洲雪松、湖南中特等企業先后創建了湖南名牌28個(有效期內)。經過多年的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我省紡織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現有1家國家級和11家省級技術中心。新型紡織裝備比重不斷提高,精梳紗、無結頭紗、無梭布等新型紡織產品占比分別達20%、30%和20%。產業市場化水平進一步提高,99%以上的企業實現了民營化。
從產業集群和骨干企業來看:我省紡織產業集聚程度逐步提高,初步形成了常德棉紡織、益陽棉麻紡織、株洲紡織服裝等3個產業集群及華容縣棉紡織、漢壽苧麻紡織等8個產業基地,益陽和株洲蘆淞區分別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評為“中國麻業名城”和“中國女褲名城”。從2007年起,我省紡織行業共有22家企業被授予“湖南省農產品(紡織類)深加工產業化龍頭企業”,形成了1家過10億、6家過5億的龍頭企業,擁有1家上市公司。其中,棉紡織行業以東信集團、云錦集團、長沙銀太、常德銀陽等為代表,苧麻紡織以華升集團、沅江明星麻業和漢壽廣源麻業等為代表,服裝行業的重點企業有忘不了、圣得西、金鷹、益鑫泰、派意特和韶峰等,化纖產業的重點企業有湘維、湖南合力、湖南中特和瑞亞高科等,家紡行業的重點企業有夢潔家紡、多喜愛、寶麗、莎麗襪業、龍源等,紡織機械行業的重點企業有常德紡機、邵陽紡機和衡陽紡機等,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的重點企業有湘南麻業、沅江鑫海繩網和惠同新材料公司等。
根據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最新發布的各行業排名,麻紡行業前十強中,華升集團排名第2,湘南麻業排名第7,其中,華升集團在全國苧麻行業排名第一;夢潔家紡集團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家紡行業首位;東信集團位列全國棉紡行業前30強;東方時裝公司和忘不了服飾綜合實力位列全國服裝行業前70位。
(二)我省紡織產業與周邊省份相比存在的差距
1、產業投入和產業發展上存在的差距
根據測算,我省紡織行業的投入產出比在中部六省中是最高的,但我省紡織產業投入遠遠落后于周邊省份,導致發展后勁不足。2004年之前,我省紡織產業規模企業總產值高于江西省,但隨著江西省政府對紡織的重視,加大招商引資和資金投入力度,在2005年江西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總產值已經超過我省,并在2006年進一步超越安徽省,排名中部第3位。由于投入不足,近5年,我省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生產總值同比增速一直徘徊在25%左右,而河南、江西兩省增速都在30%以上,高于我省。
2、在紡織品出口方面存在的差距
我省紡織品出口在近五年占比分別是2005年0.38%、2006年0.35%、2007年1.47%、2008年0.28%、2009年0.28%,在中部六省中只比山西省略高。
2005年-2009年湖南及中部六省市紡織服裝出口統計
3、在扶持政策方面存在的差距
我省紡織行業承接沿海產業轉移缺乏政策上的扶持。近幾年江西、河南等中部省份的紡織服裝產業得到迅猛發展,主要原因就是在優化投資環境、招商引資、承接東部沿海省份產業梯度轉移上下足了功夫。如江西,省、市、縣甚至園區都有很多優惠政策和優質服務,吸引了大批投資者到當地落戶。河南鄭州市政府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快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的意見》,每年拿出3000萬元專項資金大力促進紡織服裝業發展。而我省在外來投資者的心目中,投資環境和口碑都不盡如人意。與沿海省市相比,湖南省的投資環境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有些問題還非常嚴重。具體表現為:部分干部、群眾的思想觀念依然落后,開放意識差;貪污,亂收款等腐敗作風嚴重,這既增加了外來投資者的經營成本,又損害了外商投資湖南的信心;優惠政策不透明,難以落實,且部分優惠政策已失去時效性,對招商引資過程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研究也不夠;周邊環境混亂,外資企業缺乏安全感;有些地區城市和工業基礎設施比較落后,需進一步加快能源、交通、通訊等設施建設步伐,提高生活設施、文教衛生設施等的綜合配套能力;招商引資的法律規范不夠完善,外商投資無法可依;存在著形式主義的虛假招商引資 ;一些政府官員把招商引資作為升職的“政治牌”,為了政績需要而招商引資,浪費人力物力,損害我省形象。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