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羊絨產業向深加工轉型的步伐日益加快
世界羊絨看中國,中國羊絨看清河。清河羊絨制品市場的建立和助推,使當地企業的專業化分工體制逐漸建立起來,產業向深加工轉型的步伐日益加快。
改革開放之初,依托運河文化和商業思維而起的清河搶占發展先機,羊絨產業逐漸發展壯大。上世紀90年代,清河羊絨產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期,全縣有200多個絨毛分梳專業村,形成了山羊絨、綿羊絨、駝絨全面發展的格局。然而,由于羊絨分梳處于產業鏈的最底層、利潤率低,清河羊絨產業發展進入瓶頸期。
面對這一困境,清河縣委、縣政府通過深入調研,提出建設專業化市場,推動產業升級。2008年,清河投資10億元建成中國清河羊絨制品市場,目前入駐商戶已達300多家,銷售規模逾10億元,輻射山東、山西、河南、北京等國內羊絨制品主要銷售區域。縣委書記冀東書說,依托專業化市場,清河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整合各類資源,引導企業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向羊絨深加工要效益。
隨著羊絨科技孵化園的83家省內外中小企業初步實現專業化生產。一個企業負責一道工序,有專攻“織片”的,有搞“縫合”的,有專門從事“后整理”的,整個產業鏈條嚴整有序。做銷售起家的臧國良,一開始和大家一樣辦起了加工廠,但很快他就在市場銷售中發現了紡線這個“缺口”,于是轉型專門生產紡線,成為幾家大集團的供應商。河北衣尚羊絨制品公司,是由多個投資者興辦的聯合體,他們購置了30臺電腦橫機,專門進行織片加工,年加工織片達20多萬件,收入超過400萬元,將一道小小的工序做成了規模。清河重點引進的浙江雀屏公司,添置了國內一流的專業化后整理設備,從而使眾多羊絨加工企業在后整理工序上有了依托。企業發揮比較優勢,進行專業化分工,每個企業專注于某個環節,越做越精細,不僅減少了投入,而且產品質量穩步提升。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