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服出口訂單陷“上半年撐死 下半年閑死”窘境
海關最新公布數據顯示,我國7月貿易順差創下18個月來的最高點,出口更同比增長38.1%,遠遠高于市場預期。
然而在廣東,今年對出口企業的挑戰才剛剛來臨。昨日獲得的獨家數據顯示,相關部門日前對廣東530家外貿省企業進行了調查,結果七成以上的企業反映員工薪酬上漲,六成以上的企業預期下半年薪酬仍將上漲。記者采訪發現,不少出口企業正面臨訂單“上半年撐死,下半年閑死”的窘境。
下半年訂單大幅下挫
與上半年加班加點的熱鬧景象相比,潮州市紅陶制作有限公司的工廠最近開始清閑下來。“出口企業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該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很多國外的客戶年初都預期人民幣會升值,因此提前下單,導致上半年訂單多得做不過來,下半年訂單卻大幅下挫,比去年上半年好不了多少。如果訂單量再持續這樣下去,估計10月后工廠將無貨可出。
這種訂單全年前后段的失衡情況,不只是在一家企業發生,在潮州多家陶瓷企業都存在。東莞市電子行業協會秘書長尹建文也表示,該協會的部分會員單位也反映下半年訂單減少。
無利可圖干脆不接單
廣州市玩具行業協會會長廖燕純告訴記者,自己的企業雖然訂單還是很穩定,但是他卻不愿意接單了,因為沒有利潤可圖。“下半年出口企業面對的不確定因素太多,如原材料價格不穩定、匯率不穩定、工人成本等。本來這個行業利潤就低,加上這么多的不確定因素,接了單很大可能沒錢賺,所以就干脆不接了。有客戶再下訂單,我都以‘忙不過來’為由婉拒。”
憂慮歐美綠色壁壘
省外經貿系統權威人士透露,廣東還正面臨越來越嚴峻的國際貿易保護形勢。金融危機爆發后,針對中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明顯抬頭,發生的貿易摩擦案件無一例外都涉及廣東產品。今年6月份,歐盟提出對我國出口歐盟瓷磚產品啟動反傾銷調查,涉及廣東30萬美元以上出口規模企業就有約150家。長遠看,歐美對中國構建的以控制碳排放、防止碳泄漏為借口構筑綠色壁壘很可能成為事實,這可能將成為我們“不能承受之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