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分析:人民幣升值對化纖紡織行業的影響
由于化纖產品的原料大多來自于石油,因此,國際原油市場的變化對化纖市場將形成直接影響。談人民幣升值對化纖行業的影響,自然要從產業鏈的源頭說起。
在國際原油市場上,中國與日俱增的進口量一直是國際熱錢炒作的重要因素。人民幣升值,無異于美元的貶值,而原油是以美元計價的。因此,人民幣升值對國際原油價格將形成直接有利的影響,降低中國原油進口成本,就此所帶來的利益將主要被處于壟斷地位的流通和生產環節,以及跨國公司轉移定價等策略所截取,而下游環節受益則非常有限。
一是從化纖企業本身來講,直接影響到出口;二是從化纖企業下游紗線、面料和服裝出口歐美的企業來講,由于這些企業對近期人民幣快速升值感到恐慌,他們只會接小型訂單,或完全停止接單,使得下游對化纖產品的需求量銳減,化纖企業自然也間接受到影響。
如果企業用提價的方法來轉移人民幣升值壓力,則可能適得其反。由于化纖行業出口產品以消費品為主,并不屬于石油等壟斷行業,企業提價容易被買方“倒逼”,就算能小幅漲價,能接受提價的國外客戶仍不多。
總體而言,人民幣升幅在2.5%之內,對化纖企業的影響不是很大,至少在年內不會有太大影響。一般認為,如果人民幣在一年內升值超過10%,那對化纖行業的影響就非同一般了。而此次人民幣匯率變動雖然波動幅度不大,但時間之短、頻率之快始料未及。至于后期匯率還有多大的升值空間,目前都很難講。這里還未牽涉到化纖行業自身產能的擴張、上游原料(棉花)暴漲、減排限電因素的影響;國內政策上存貸款利率、準備金率調整;宏觀上的通脹、自然災害;對外貿易上的保護主義、地緣政治等各方面的綜合因素。
人民幣升值對化纖紡織業的具體影響如下
1、利潤影響
中國是目前世界紡織大國之翹楚,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不但出口下滑,人民幣匯率升值壓力更使這個傳統出口行業舉步維艱。上半年一位資深的行業內老總坦言,中國的紡織行業,一般講現在的產品利潤也就是在5%左右,這還是管的比較好的,大部分能控制在3%。如果說現在人民幣升值1%,將近20%的企業已經到了利潤平衡點的極點。如果人民幣升值5%,他估計將近有一半以上的企業面臨倒閉。
其次,人民幣的升值削弱了紡織產品的出口競爭力。在人民幣升值情況下,我國紡織產品國際市場相對價格隨之上升,與外商簽單愈加困難,出口銷售收入下降,導致部分出口企業轉向內銷,從而加劇國內紡織企業的競爭。同時,價格上升,也導致訂單的流失。目前已出現不少外商訂單流向越南、柬埔寨、印度等競爭對手國。
2、出口影響
2009年,我國紡織服裝出口總額為1713.32億美元,在我國出口總額中的占比為14.26%,紡織工業作為國際競爭優勢明顯的產業,其產品出口一直是我國貨物出口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對紡織出口的增長顯得尤為重要。上半年商務部做過一次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測試。結果顯示,在其他生產要素成本和價格不變的情況下,人民幣升值1個百分點,紡織服裝出口企業利潤也將減少1%。匯率方面帶來的損失是剛性虧損,無法通過與客戶協商、改善供應鏈管理等方法消化。
3、就業影響
去年中國整個出口紡織業少了將近180億美元。一般來說而每減少一億美元可能就有幾千名工人失業,如果人民幣繼續升值,行業的承受能力可能越來越低。紡織服裝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至少有超過2500萬個工作崗位,且其中80%為農民工。這還不包括其它規模以下企業,以及紡織服裝行業以外企業。同時,紡織工業年消化農業提供的棉、毛、麻、絲天然纖維近1000萬噸,惠及1億農民。就業問題直接關系到社會穩定,這是人民幣升值對紡織業帶來的最大威脅。
五、預測與展望
人民幣快速升值,就如同向行業內投下了一顆“原子彈”,其影響力是長期的,其殺傷力波及的范圍將是深遠的。中國目前的匯率走勢或多或少都有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爆發時美日德三國的影子,其中日本1920-1929年大蕭條時期,歐美各國以貨幣貶值形式大量傾銷商品至日本,當時日元沒有升值,就已經導致日本國內大量商品滯漲,直接摧毀了本國的生產力,我覺得日本的例子很值得讓中國回味。個人認為任何一個國家的匯率應該是互動的,一成不變或大變特變都是不可取的。{page_break}
回到當前,隨著人民幣匯改的深入和歐美等國利用政治施壓、金融博弈等連番的沖擊之下,四季度人民幣匯率將會在膠著和反復拉鋸中逐漸走高,年底之前很有可能觸探到6.55-6.60關口附近,全年累計升幅將超3%。行業人士要提前有一個心理準備。
總之,在紡織行業剛剛呈現恢復回暖,尚有諸多困難和壓力需要應對的關鍵時期,國家應該維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就算要升值也應該是緩慢漸進式的,給企業有一個逐步消化利空的時間。這樣既有利于緩解紡織行業面臨的各種壓力,確保實體經濟不受到較大沖擊,又能維持紡織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鞏固中國在國際市場份額,穩定社會充分就業,真正夯實紡織行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回升向好的經濟基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