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2010年上半年棉花價格飆升隱情
棉農—任何一個環節的缺失都會導致我國棉花產業鏈的斷裂和崩潰。
瘋狂的棉價
2010年1~6月,我國棉花市場上演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價格飆升大戲。以江蘇鹽城主產銷區為例,春節之后429級皮棉公檢到廠價在14500元/噸左右,而到6月底,大豐、射陽等地429級皮棉價格已越過18000元/噸,漲幅達到3500元/噸,且資源偏緊。如此瘋漲,令眾多業內人士措手不及。
我國紡織服裝業的復蘇也帶動了對棉花的需求。隨著金融危機后全球經濟的回暖,2010年一季度以來,我國紡織產業平穩運行,增加值同比增長13.4%,出口保持較快增長,且內銷市場持續旺盛。但棉花的供應并未跟上。在金融危機中紡織品服裝的需求急劇萎縮,導致棉花需求下降,棉花市場大起大落,2008~2009年度棉花平均價格僅為12159元/噸,為近幾年來的最低價,嚴重打擊了棉農的種棉積極性;加之農資價格上漲、人工費用增加都抬高了棉花的生產成本,導致2009年棉花種植面積、產量雙雙下降。同時,棉花進口量以往占國內產量1/3份額,目前也大幅下降;且我國主要產棉區陸續遭受低溫、凍害、沙塵、冰雹等災害,導致棉花播種延遲,棉苗長勢偏弱,2010年4~5月中旬的苗情相比2009年同期差了近40%。特別是5月中旬,西北棉花主產區遭遇雪災、冰雹天氣,給棉花生產造成極大威脅,新疆巴州、阿克蘇地區棉花絕收面積達14萬畝。同時,種棉比較效益降低導致農民的種棉積極性逐年下降。中國棉花協會的最新調查數據顯示,2010年全國植棉面積為7710萬畝,比上年度下降0.93%,導致2010年我國棉花增產形勢嚴峻。
我國本年度(2009/2010年度)棉市呈現以下4個特點。第一,產需缺口520萬噸,缺口率達45%左右。2003/2004年度棉花產量486萬噸,與當年625萬噸消費需求相比缺口約為139萬噸,產需缺口22.2%,因而誘發棉價暴漲。由于后期擴大棉花進口(該年度進口197.9萬噸),供需逐步趨于平衡,5月后棉價開始高位回落。本年度棉花產量640萬噸(統計公報數據),比上年度減少110萬噸,下降14.7%,預計全年度消費1160萬~1190萬噸,產需缺口520萬噸以上,缺口率達45%左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