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皮行業:全球85%的毛皮來源于人工飼養
毛皮行業是一個十分令人興奮,復雜而又絕對國際化的行業。它的產業機構極其獨特。毛皮在由原產地到達消費者的途中,為許多不同的行業及部門和當地的國民經濟不斷帶來附加值。
毛皮行業生存在一個巨大的文化熔爐中。它受到地域文化,傳統工藝,生活方式的影響,從而不斷演變出新的技術和工藝以滿足時尚行業以及當今消費者千變萬化的需求。
今天,全世界有超過1百萬人在毛皮行業中從事全職的工作。
世界毛皮養殖行業
毛皮通常是通過人工飼養以及野生的毛皮動物獲得的。世界上人工飼養。
野生毛皮進入毛皮原料行業的原因通常是基于對有害動物或食肉動物的數量控制或對野生環境的管理等。
目前,世界水貂皮的年產量大約在兩千五百五十萬張左右。其中,丹麥的水貂產量達到大約年產一千五百萬張,占世界產量的大約60%。接下來是芬蘭,荷蘭以及美國,每年大約共產水貂皮兩百多萬張。水貂皮在俄羅斯及中國的產量沒有準確的統計數字,但據估計數量達到至少兩百到三百萬張。在其他少數歐盟國家,阿根廷和南非也有少量的水貂皮出產。
狐貍皮的世界產量目前大約在四百五十萬張左右。芬蘭是最大的狐貍皮出產國家。每年產量達到約兩百七十萬張。接下來的產量大國分別為,挪威,俄羅斯和丹麥,共計年產量約60,000張。
之所以說毛皮行業是一個完全國際化的產業是因為毛皮原料在到達消費者之前通常要周游許多不同的國家。盡管毛皮動物需要飼養在相對寒冷的自然條件下,但其最終產品—多姿多彩的皮草卻為全世界不同國家的人們所共同鐘愛。
每一張毛皮原料的生產都需要養殖戶的養殖網絡的協作。這種協作包括來自飼料供應商,運輸公司,專業的拍賣行,動物營養學家和季節性工人等。
在進入到拍賣環節后,整個行業變得更加國際化。世界上最大的毛皮拍賣行在丹麥的首都哥本哈根。在芬蘭的首都赫爾辛基,俄羅斯的圣彼得堡,美國的西雅圖以及加拿大的多倫多也設有專業的毛皮拍賣行。在拍賣期間,皮張被來自世界各地的買家成批量買下。然后送去專業的硝染廠家。在歐洲,先進的硝染廠家主要集中于意大利,法國和德國。接下來的成衣制作環節具有更明顯的國際化特性。在歐洲,傳統的成衣生產主要集中于意大利,西班牙,德國和希臘。現今,中國大陸地區和香港地區也已成為重要的生產基地。{page_break}
歐洲的毛皮養殖行業
毛皮養殖行業起源于十九世紀末的美國。在隨后的二十世紀初它才傳播到了歐洲。主要的養殖種類為水貂和狐貍。同時還包括少量的海貍鼠,青紫蘭,麝鼠,紫貂和貉子。
今天,在一些歐洲國家,毛皮養殖行業仍然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動物養殖管理業的分支。當今世界上85%的皮張原料來源于歐洲且出自人工飼養。
歐洲國家的水貂養殖量占全世界水貂年產量的67%。歐洲狐貍的年產量占世界狐貍產量的70%。在歐洲各個國家的鄉村幾乎都可以找到毛皮動物養殖場的蹤跡。
截至到2004年,在歐洲,大約共有6500家毛皮動物養殖場。整個歐洲的毛皮產量大約為一千九百萬張水貂皮和二百八十萬張狐貍皮,總價值大約六億兩千五百萬歐元。在歐洲,大約共有3萬人在從事毛皮養殖業。大約106,000人在毛皮產業中從事全職的工作。還有大約108,000人兼職投入到毛皮行業中。
歐洲的毛皮養殖行業主要集中于丹麥,芬蘭和荷蘭。在1998年時,毛皮原料銷售額在丹麥已達到大約三億三千兩百萬歐元。截至2002年,毛皮養殖業所創造的銷售額已經達到五億一千四百萬歐元。毛皮行業是該國家繼熏肉,奶酪和罐裝肉制品后的第四大出口創匯的農產品。在芬蘭,毛皮銷售創造的價值也要比牛肉的年銷售額高,達到兩億五千萬歐元。毛皮養殖在中歐和東歐國家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如拉脫維亞,波蘭,立陶宛和愛沙尼亞等。2002年波蘭的水貂皮年產量也達到600,000張。
通過毛皮養殖所帶來的利潤能夠作為一些農民從事其他農業生產的補充收入。因此,毛皮動物養殖業也能夠有效幫助保持農村人口比例,并且幫助許多受天氣和自然條件制約而不能選擇很多其他農業活動的農場維持了經濟收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