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棉花飛聞”——讓人歡喜讓人憂
2010年,隨著紡織行業生產出口形勢一路看好,價格回升,對價格過高對產業產生明顯的不利影響,同時國家也加大了市場的調控力度。
關于棉花的炒作,棉花價格竟然已經從10000多元/噸漲到32302元/噸,炒出了十年一遇的天價,面對2010年如此炒作的“棉花飛聞”,艾格農業分析如下:
第一,供需方面的影響是決定棉花價格的基本因素,國內棉花生產方面連續兩年保持低位水平。從國內需求來看,2009/10年國內規模以上企業的紡紗棉花消費總量達到1124萬噸,總需求達到1138萬噸,當年產量僅為724.6萬噸,產需缺口413萬噸。2010/11年度國內面播種面積同上年基本持平,生長關鍵時節再度遇到不利天氣,棉花產量僅為731.5萬噸。根據艾格農業的研究,2010/11年度棉花的總需求為1114萬噸,年度產需缺口382.8萬噸,連續兩年度供需缺口均在接近400萬噸的水平,形成強大的進口需求,中國進口需求接近世界貿易量的40%。國際市場方面2010/11年度全球的供需基本平衡,產量略大于需求,安全系數出現回升,但是,強大的進口需求決定中國市場對世界市場產生強大的拉動作用,帶動全球的棉花價格上漲。國內國際市場的相互呼應,推動國內、國際棉花價格創下歷史新高。
第二,從宏觀經濟形勢來看,世界主要經濟體的極低利率、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所帶來的全球流動性過剩,全球通貨膨脹壓力嚴重,以及中國的嚴重產需缺口,使得棉花成為過多熱錢炒作的對象,因此決定了棉花市場出現較大的波動性。2010年棉花價格的過度上漲在很大程度是由宏觀經濟的不穩定所推動的,并可能繼續影響2011年度的棉花價格出現較大幅度的波動。
第三,從中國貨幣供應與GDP增長速度來看,央行較高的貨幣發行量也是推動國內物價水平總體上漲的主導因素。作為存在明顯供需缺口的棉花,價格上漲成為必然,其上漲的幅度要超出GDP增幅與貨幣發行增幅的差距,由此決定2011年的上半年棉花價格仍將出現較大幅度的上漲。
最后,關于2011年的生產方面,由于籽棉2010年全年的價格漲幅估計在40%-50%之間,皮棉的價格可能上漲50%左右,使得棉花的種植利潤出現一定程度的恢復,全年棉花產量可望恢復至接近800萬噸水平,安全系數有所回升。國際棉花產量將會繼續增長,全球的棉花供應將會出現一定程度的過剩。
預計2011年新棉上市后,收購價格可能會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但是價格降低到22000元/噸左右時,國家可能會在這一價格水平下啟動棉花最低收購價機制,以穩定棉花價格,確保棉花生產的穩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