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棉價掉得快秋裝漲得猛?
立秋剛過,秋裝已經早早悄然就位,跑在了季節的前面。不少品牌都在柜臺最醒目的位置上貼出了新款秋裝上市的標識,大部分夏裝卻已轉入折扣區,而國內棉價從今年6月15日開始,一直呈下跌狀態,但是商場里剛剛上市的秋裝價格,不但沒有和棉價保持“同步”,反而不跌反漲。
服裝紡織行業的產業鏈是由棉農、棉紡織企業、印染企業到服裝廠商四個主要環節構成,棉花價格和服裝價格正好是兩個端口,原材料價格下降,為何成品衣價格上漲呢?中投顧問輕工業研究員朱慶驊指出,棉紗需求旺季一般在春節過后的3-4月份以及新花上市的9-11月份,而淡季是7-8月份,今年2月份國內328級棉價達到每噸2.9萬元左右的最高價。
在棉價高企時正是棉紗的需求旺季,棉紡織企業不得不高價購進原料維持生產,而服裝廠商此時購進的原材料價格也處于高位,然而棉價上漲勢頭卻并未維持多久,棉市經過多個月向下調整降至8月初的1.9萬元左右,棉紡織企業面臨著高價庫存的問題,一般來說,棉紡織企業會保持1-2個月的庫存量,而下游服裝廠商則要求低價購進原材料,高價庫存和低價產品的矛盾使棉紡織企業出現惜售心理而致使供給減少,價格進一步上漲。
值得注意的是,服裝廠商一般是提前進行下個季節服裝產品的設計和生產,因此購進的原料主要是用于生產下個季度的產品,春夏季服裝所使用的原料大多是去年采購的原料,而棉價最高價位時采購的原材料則是用于秋季服裝的生產,加上當前人力資本、物流成本的上漲,季節性用電的緊張,多重因素推高了當前的秋季服裝價格。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強調,除此之外,服裝中所蘊含的品牌附加值也使終端成衣價格維持高位。
中投顧問發布的《2011-2015年中國紡織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指出,服裝紡織行業的產業鏈在價格傳導過程中存在時滯性,原料價格上漲效應傳導至終端成衣需要一定時間,這就需要各環節企業具有很強的市場洞察力和預測能力來把握原料采購量。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