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斤4.2元的收價棉農嫌低 棉企收高了怕賠本
持續的連陰雨苦了秋作物,更苦了棉農。
夏津縣棉花種植大戶王瑞升守著一堆爛棉桃,一臉無奈。
“連陰雨影響太大了,不光爛桃,同樣一個桃子,一進水就不開了,就成了瓣棉,瓣棉一斤1.5元,全開棉5元一斤,價格差大了!”王瑞升邊向記者倒苦水,邊向夏津縣供銷社主任邱立昌詢問棉花行情。
9月14日,記者來到夏津縣北城街道管莊村王瑞升家的棉田。王瑞升今年種了80多畝棉花,是遠近聞名的種棉能手。“現在中期棉正開著,每畝減產50-100斤是定了,本來每畝能摘500斤籽棉,這次也就能打400來斤。”一筆賬算下來算得王瑞升心痛。
冒著小雨,記者隨王瑞升走進棉花地。壟下已見積水,撥開枝杈,地上有些落桃。
管莊村另一位植棉大戶韓富紅在家里掰瓣棉。“不能等,得抓緊把桃子摘下來,要不棉花一發黑就更不值錢了。”
在祥順棉業,3位棉花收購商正在冒雨售棉,棉廠人員正在給收購的棉花加雨蓬。祥順棉業一位值班經理告訴記者,他們9月12日開始收棉,開秤價格4.3元一斤,一天平均收5000多公斤,但沒有本地新棉,全是河北等地棉商送來的棉花。本地棉沒有上市,一是因為連陰雨,無法采摘,二是棉農惜售,等著再漲點價。
此次連陰雨持續一周,覆蓋全省,棉花損失巨大。省棉花生產技術指導站站長趙洪亮介紹,全省1150萬畝棉花幾乎全遭受陰雨天影響。不光山東,河北南部、河南東部產棉區也遭受了連陰雨。
“賣不上5元一斤都是賠本”
棉花價格牽動各方神經。
夏津縣供銷社主任邱立昌介紹,全縣85萬畝耕地,今年種了55萬畝棉花,人均1畝多棉花。全縣有大大小小棉花加工廠二三百家,加工能力強,當地棉花吃不飽,就吃河北等周邊地區的。夏津已成為棉花集散地和加工中心之一。
邱立昌說,夏津植棉歷史悠久,是全國優質棉紗生產基地,素有“銀夏津”美譽,但由于棉花價格忽高忽低,對當地農民和棉花生產帶來巨大沖擊。
雙廟鎮棉花加工商范玉柱說,9月5日棉價是每斤3.9元~4.1元。棉農在觀望,收購商也在觀望限,棉紡企業也在觀望。去年棉價從開始3元多一斤,后來一直走高,最高達6.9元一斤,但高價時間很短,絕大多數棉農沒賣到高價。自今年正月十五棉價開始下降,最低到了3.4元~3.7元一斤。
現在夏津棉農沒有賣新棉的,都在等。一些收購商告訴記者,多年來,棉農有存棉惜售的習慣,不管貴賤,一開始一律不賣,摘下來先放放等等。棉農們說,如今啥都漲價了,農產品農資都漲了,棉花也得漲啊,不漲就賠了。
邱立昌說,棉花企業開始收購時也比較謹慎,收高了怕賠本,收低了棉農不愿賣。去年高價位時收購的棉花,讓不少棉企賠了不少。預計收購期同往年一樣比較分散,集中交售的可能性不大。
王瑞升感覺近幾年種棉效益還可以,去年3月份他最高賣到5.8元一斤。但同村的韓富紅家賣的比他好,3萬斤籽棉全是6.3元一斤出的手,賣了18萬多元。說起這事,韓富紅幸福寫在臉上。但全村170多家種棉戶也就4戶賣到這個價,其他都是5元左右,高價棉對絕大多數棉農只是一個傳說。更讓不少棉農惋惜的是,因為去年棉價好,就存了一些棉花,等的結果是越來越低。
韓富紅說,“今年棉花價格不好說,但至少要到4.5元以上才賣,不奢想去年的6.3元。”
韓富紅家棉田因是承包地,每畝還要交400元承包費,200元采摘費,打頂、殺芯、打杈都要用工,下花時最多用30個工,費用是每斤0.5元。“賣不上5元一斤都是賠本,賬都在這里擺著哩!種棉花成本高費時費工費力,最多要打24遍藥,5天打一次,藥錢90多元,一畝地膜40元,種子50元,化肥、復合肥250元,還有澆地、除草劑等,總成本在1100多元。但平均畝產400斤,按4元一斤,也就1600元。平均一畝掙400元,技術好的產量高的掙1000元到天啦!”韓富紅的小賬本清楚得很。
糾結的棉花收儲價
盡管山東等地棉花受陰雨影響,但新疆等主產區形勢不錯,另外棉花市場已經全球化,山東局部棉情對全局影響有限。省棉花協會負責同志如是說。
省棉花協會負責同志介紹,今年全球棉田面積增加,棉花資源充裕;國內面積增長,普遍長勢良好,總產將高于去年,國內供需缺口將有所減小。目前紡織企業生產經營困難,而且見不到好轉的跡象,今后幾個月棉價大幅上漲的可能性很小。
今年國家首次出臺的棉花收儲價格,讓棉農既心安又迷惘。
根據《2011年度棉花臨時收儲預案》,中儲棉將按照標準級(3級)皮棉19800元/噸的收儲價格,敞開收儲。
折合成每斤籽棉4.2元的收儲價,許多棉農并不領情,感覺低了。來自白馬湖鄉的一位棉農告訴記者,這個價格只是讓我們感覺心理有底了,但如果好棉花也是這個價格,我不會賣。范玉柱覺得,這個價讓棉農、棉企都很糾結。
由于有國家收儲價作支撐,目前棉價企穩,新棉上市后,棉價繼續下跌的可能性很小。但國內棉花價格漲幅不會太大,原因是國內需求仍不足。
目前紡織產業發展形勢并不好,紡織服裝產品的出口形勢還沒有明顯好轉,邱立昌認為,紡織產業不穩定因素明顯增多。一是國家調控政策發生重大變化。主要表現是銀行利率提高、準備金增加、人民幣升值、國家對落后的中小棉紡織企業的優惠政策取消。二是新勞動法的實施,使企業用工將受到更加嚴格的控制,勞動保險金的強制交納,勞動力漲價,工人待遇提高,招工難、留工難的現狀將進一步加劇。三是能源、原材料漲價,紗錠不斷增加,原棉供應短缺,后續產品漲價緩慢,導致棉紡織企業資金占壓增大,企業成本大幅上升,獲利空間明顯縮小。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